或許,我們離開校園太久,漸漸忘記了學習是什麼一回事。
陪兒子做功課,曾經是一種煎熬。明明上面已經寫了五個同樣的字,為什麼到第六個,就歪左歪右,寫極都寫不好?曾經,我在他旁邊,督著他的一橫一直,一撇一捺,如有差錯,橡皮擦馬上出動。有一段時間,『 捺』對兒子來說是個頗大的挑戰,他的捺,不是直了,就是太彎,功課紙都快被擦穿窿,還是寫不好。我動氣,他挫敗。
即使再努力仍然彈出絕世魔音
直到我開始學起鋼琴來。五線譜上的「豆豉」對我來說是外星語,十隻生硬的指頭配上幾廿歲的腦袋,學習的進度可想而知。即使是我自己挑選的流行曲,即使是簡化了的琴譜,在我手上彈奏出來的,卻是節拍亂飛,歌不成歌的音階。
我勤力地練習,一首歌,練上百次都未能彈好,是等閒事。在這一百次裡面,偶然有一、兩次我能完美地、沒錯漏地把歌曲演繹,但那不代表往後練習同一首歌時不再出錯。我才學琴沒多久呢,可以理解吧!等等……那不就和兒子寫字的情況一樣嗎?他才學字幾個月了?我怎能要求他字字都工整無缺?原來,我曾經對他那樣苛求。兒子,真對不起,媽媽錯了。
不動氣,不苛求
有一次上堂,我要彈A Chord,其中一個音要彈黑鍵,我錯彈了白鍵,老師在旁提醒;我重彈,又錯了;再彈,再錯。單單一個音節重複彈了五之後,還是錯。那一刻,我心裡只想,老師你不要再看著我彈了,我想獨自慢慢練,練好才彈給你聽。
那次之後,我再沒有坐在孩子旁邊看他做功課,更不會擦他的字。
看見孩子事情做不好時,不用動氣。或許,是時候找點新事物,讓自己重返學習的狀態。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