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日,出席活動時有人跟我說:「你做咗POPA十年,小朋友一定好乖!」
我明白這除了是客套話之外,同時也顯示出不少人對Parenting有種誤解,以為教養是為了讓小朋友變「乖」,所以想借機會解開呢個天大嘅誤會!
這或許也是每位家長都需要深思的問題:到底教養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正向教養要培育的並不是乖孩子
我們花了十年想要推廣正向教養,並非以「孩子乖巧」為目的,反而我們希望培育孩子:
- 有成長心態,遇到困難會勇於接受挑戰;
- 有高自尊,即使在逆境中,也會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 對世界好奇,從而推動他們自學,會去尋找自己所喜歡的事物和生活;
- 有責任感,明白自己的行為會為周遭帶來影響,並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 有高情緒智緒,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並懂得調適,滋養他與別人的關係…
正因為要培養孩子這些性格特質,我們得放手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挫敗時懂得如何面對,跌倒時能再次站起來,而非要他們事事服從,聽教聽話。因此我們的孩子一樣會有犯錯、失敗的時候,也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刻,有時甚至會作出與父母意願相違背的決定,與「好乖」簡直南轅北轍。
教養路上的木匠 VS 園丁
這讓我聯想到學者 Alison Gopnik 的比喻:家長有兩大類別,一種像木匠一樣,將材料按自己喜好,切割剪裁出稱心的傢俱;另一種則像園丁,深明無法控制植物的品種長相,因此只會為植物提供最合適的環境和土壤,然後由得植物按自己的步伐成長,因為他們相信,這是對植物最好的安排。
你希望自己是木匠還是園丁?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