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圍爐】都會由一些很實際嘅問題,傾傾下傾咗去一啲核心嘅親子議題。上星期同家長們分享「有關興趣班的迷思」,就變咗做討論如何「陪伴」孩子。
「陪伴」呢個字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做到並唔容易。好多人都會講「陪伴」期間要放低手機專注孩子,先係優質嘅親子時間,但我哋想借當日一位媽媽嘅分享,再延伸講下「陪伴」嘅另一啲面向。
珍惜仍能陪伴孩子身旁的時光
席上有位媽媽分享,在孩子還在初小的階段,她寧可多點「陪在身旁」(Accompany),連孩子上網課,媽媽也會在旁留意著。聽上去可有點像直昇機家長?非也,這位媽媽說她身在,於是能靜靜在旁觀察孩子,發現到孩子原來上課會有時不專心,有時有自信心。她深明隨著孩子長大,她要慢慢放手,但因應孩子年紀,她暫時還是會珍惜這種「陪伴」。
有時我們真的能放下手機,卻沒有放下批判的目光,於是即使陪伴時不是專注於孩子,而是專注於孩子還未做得好的地方。這位媽媽的分享,提醒了我們,不帶批判的觀察,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孩子,更甚是學會去欣賞孩子本來就有的特質。
談到「陪在身旁」,很自然地會勾起部分雙職家長的無奈,因為他們不是不想陪伴在側,而是無法做到。你可能都會問,我真係無法做到時常陪伴,咁點算?
好的陪伴就是能讓孩子安心依附
我們想重提一個父母都應該要知的概念: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根據這個理論,幼兒時期的BB會跟主要照顧者(多數是父母)建立依附關係從而得到溫飽,並且保護自己免受外在威脅,這可說是人類生存的本能,同時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全成長的基石。這生命原初的依附關係的品質,亦會影響一個人如何理解世界,以及他將來與他人和世界互動的方式,影響十分深遠。
一般來說,依附關係可以分成「安全依附型️」、「迴避型」、「焦慮型」及「混合型」。不同的依附關係類型在人際互動中,會有不同的表現。其中,屬於「安全依附型」的孩子通常有較穩定的自我價值,能夠與他人建立健康平穩的關係。這是因為這些孩子在成長時,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都能在他們有需要時,給予適當、可預期的回應,讓孩子對世界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就像在孩子的內心也同時築起了一個「安全基地」。
這有點像我們老土的說法:家應該是孩子的避風港。
給孩子一個能安下心的避風港
即使我們無法時刻待在孩子旁邊,我們也可以在有限的優質相處中,協助孩子建構出這個安全基地,讓孩子知道無論他遇到什麼事,我們都會聆聽他、回應他,給予他所需的支持,他會因而感到心理安全,更勇於向外探索。
這種心靈上的連結,不需要和孩子日夜糖黐豆,超越空間時間,卻能讓孩子心安。當然,要做到這點也不見得比陪伴在側容易,但也沒有想像中困難。嚟緊有場圍爐會談到親子溝通,也會涉足到這些部分。
希望大家為孩子築起的避風港,就算孩子年紀多大,在外有多少風浪,仍是能為他帶來平安的家。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