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總是思考什麼最適合我的孩子?
還常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告訴你,會煩惱的不僅僅是你一個人
「為人父母狂熱症」是早在1980年代就觀察到的現象
這群人通常是教育程度良好的都市人,有些年紀稍長才想懷第一胎
依照不同的教育程度以及成長背景,其育兒資訊來源從科學期刊到教會傳單都有
為什麼呢?
因為對這群人來說
生孩子,是一個讓自己再次成為人的決定
養孩子,是自我選擇,一份無法回頭的責任
「我們的社會過於強烈以個人化方式形塑生活風格。小孩唯一剩餘價值乃是情感上的:重要的是責任感,能照顧另一個人覺被需要,尤其是在下一代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再次成為人。」(頁188)
「為人父母狂熱症」的五大可能原因
德國社會學家 Ulrich Beck 與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合寫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提出「為人父母狂熱症」的五大可能原因(頁209):
- 不安全感:科技的進步與日新月異資訊,使得父母不再因為年紀而具備足夠的育兒知識和信心
- 責任的原則:為孩子創造安全的成長環境完全成為父母的責任
- 矛盾的建議:父母的不安全感、責任與日益險惡生活環境,導致不信任傳統觀念,四處尋求專家意見與科學證據但眾說紛紜的資訊反而增添父母的不安全感
- 回歸自然的嘗試:父母想要自然的養育孩子,但卻無法擺脫對科學新知的信仰,以及紛雜各家百派的專家建議
- 愛好似一個擴大器:每個人都說「如果你愛孩子,就應該……」好像不照著「正確」的育兒手冊養孩子,就等同不愛孩子,會有不可逆的滔天後果。
被育兒氣氛籠罩的父母
於是,從懷孕開始,甚至是從開始準備懷孕,爸爸和媽媽就籠罩在上述的育兒氣氛;(準)爸媽慢慢被其他父母與專家學者訓練教育,應該要小心、仔細並謹慎的,尋求最新正確的育兒資訊,還要知行合一的的不斷透過內在對話與自我反省,成為「更好的父母」。
於是,父母紛紛成為「為人父母狂熱症」的輕重度患者。
近期,台灣大學社會系藍佩嘉教授也以「做父母,做階級」一文,描述台灣「為人父母狂熱症」的病症:
通常經濟狀況、時間許可,以及能接觸到跨國與新潮教養經驗的中產家庭,會傾向用講道理跟協商的方式跟孩子溝通,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期許自己不要重蹈上一世代的覆轍;勞工家庭雖然也會思考教養方式是否妥當,但是常透過孩子身旁的重要他人(如老師或其他家長),來評鑑自己是不是好爸媽,並藉由體罰表示有「嚴格管教」,避免被指責教養失職。
在反思的過程中,無論哪個類別的父母,也都永遠在問同樣的問題:到底怎樣做才是最適合我的孩子?我這樣教孩子對嗎?
這些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所以(被迫)染上「為人父母狂熱症」的各位爸爸媽媽也別太擔心,患病的不只你一人,這病也不一定得治。換個方式想,成為「更好的父母」可以是一個努力的目標,雖然目標不明確也沒有確切達標的一天,但我們可以跟孩子一同享受嘗試與摸索的過程,讓對未來的焦慮轉成求知的動機,並在親子共學的氣氛中和孩子一同成長!
延伸閱讀
書名:《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作者:Beck , Ulrich、Beck-Gernsheim, Elisabeth
出版:立緒文化
參考資料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投稿人:
張毛,來自台灣;懷個孕發現大家都能輕易對孕婦指手畫腳,生個仔發現自己變成孩子的大玩偶。不斷的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究竟發生什麼事的女子。
圖片來源:投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