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管教,停止辱罵孩子|唔打唔鬧,點樣教?(下)
早前我們用上整整一集去解釋體罰的害處。無非都是想讓大家知道,即使打可以即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效果短暫,而且此舉無異就等於教導孩子只要心有不滿,就可以傷害比較弱小的人。既然「動手」不行,那麼「動口」應該可以了吧?
好多人誤以為辱罵是指用粗暴的語言謾罵,但兒童心理學家Dr. Haim Ginott認為,大多數父母都低估了語言的破壞力,完全不自覺自己有時候衝口而出的一句話,其實變相是漫罵、羞辱、嘲笑、恐嚇,會為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辱罵的日常例子
舉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下雨天,同事下班時忘記拿走雨傘,我們可能會好心提醒一句:「喂,阿明,你把遮呀!」但我們絕不會跟他說:「提你幾多次喇?我唔係你菲傭呀!你可唔可以好似妹妹咁有啲記性?你究竟有冇用腦?你試吓再唔記得拎,我下次就扔咗你個iPhone!」
聽起來很荒謬,是吧!但事實是,我們罵孩子時所說的話,往往就是如此荒謬。
為甚麼我們可以對外人那般理性平和,唯獨對孩子說話時卻可以完全漠視他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夠打從心底裡就尊重孩子、尊重他是個平等而獨立的個體,那麼教養其實真的不用打,也不用罵。
你只需要溫柔而堅定。
溫柔不等於縱容
溫柔而堅定,絕不等如沒有底線的縱容。我們要為孩子設定界限,例如要遵守家庭、學校及社會的規則、不可傷害自己或別人、不可破壞環境等等,對於這些原則,我們的立場必須堅定;但爭取孩子合作的方法,卻可以保持溫柔。
比如說,父母不必強逼孩子做甚麼,但父母可以決定自己應該做甚麼。舉個日常生活的例子,到餐廳食飯時,有的小朋友用餐具當做敲擊樂、踩上座位、甚至周圍走大嗌騷擾別人。是不是聽見已經冒火三丈?其實大可不必動氣,我們只需要說一句:「如果你不守規矩,那我們就離開餐廳。」如果孩子還是不聽,那就心平氣和的將他抱起,然後離開,不用多作解釋,等至孩子願意合作為止。
溫柔管教實例
對於孩子過份的要求,父母亦要懂得拒絕。譬如說,晚飯過後你正忙於洗刷碗盤,這時候孩子不停的纏著你,不停的「媽……媽……媽……」,「媽」得你心煩意亂,開始想發火的時候,其實你只須深呼吸一下,然後平靜地告訴孩子,自己正在做於甚麼,讓他選擇待在旁邊等你忙完,還是出去自己玩一會兒。因為給予孩子一定程度的選擇權,有助提高他們的合作意願。
如果孩子選擇合作,過後你可以大大的稱讚他「學會了等待,體諒別人」;反之,如果孩子還是鍥而不捨地再次喊「媽……」,你大可不必回應,只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繼續洗碗,讓孩子明白世界不以他為中心,父母不會時時刻刻都圍著他團團轉,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在不危害身心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有時候還可提供一些真實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切實體驗自己行為的「自然結果」。譬如說,孩子早上拒絕起床。與其日哦夜哦,不如讓孩子明白賴床的「自然結果」,就是上學遲到。
自然結果不是懲罰
不過,我們必須要強調一點,「自然結果」的目的不是懲罰,亦不是作弄孩子,所以我們不會在他上學遲到時,說「畀個教訓你,睇你仲敢唔敢」又或是「畀老師鬧,抵你死」之類的說話。我們只是想孩子明白,準時上學不是父母的責任,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事實上,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要了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情緒和真正原因,讓孩子覺得你理解他,覺得父母和他是站在同一陣營之上,他們才有可能自願合作。
之前解釋了體罰的害處。無非都是想讓大家知道,即使打可以即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效果短暫,而且此舉無異就等於教導孩子只要心有不滿,就可以傷害比較弱小的人,再加上本人,我們更理解「動手」不行,「動口」也不應該。
關於親子相處,其實多說幾集都說不完,但父母不妨記著一個大原則:「溫柔而堅定」。這樣,家裡自然少很多「六國大封相」事件!
對於本文的內容,假若各位另有高見,不妨在留言區跟大家一起討論,互相切磋學習喔!
圖片來源:Pexels
參考資料
- Ginott, H. (2003) Revised by Ginott, A. and Goddard, W.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The bestselling classic that revolutionize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hree Rivers PR.
- Dreikurs, R. and Scoltz, V. (1991). Children: The Challenge: The classic work on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telligent, Humane & Eminently Practical, Plume.
- Kohn, A. (2006). Unconditional Parenting: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Atria Books
Faber, A. and Mazlish, E. (1999).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Harper Penen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