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稜鏡力量!變身!我係維護愛與正義,著水手服嘅美少女戰士……」女兒小時候很愛模仿Sailormoon,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小小年紀已是個富有正義感的人,喜歡會為朋友出頭。
正義惹來的社交挑戰
我一直為她愛替人家抱打不平的個性感到自豪,直至最近,我卻開始有點兒動搖,因為我發現這種性格往往讓女兒在社交上碰壁。
試過因為同學A不滿同學B多了跟其他人玩,女兒一心想他們和好,就代同學B說好話,最終當然不得要領,還讓同學A感到厭煩。另一次則是有位男同學胡亂說話,一位女同學看不過眼還擊。女兒說班上其他人對於男同學的說話也有微言,但因為女同學的回應卻惹來無限猜測,令她反過來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當然,我家那個正義小使者又再出動。結果不用多說,女兒被同學覺得多管閑事,心裡委屈。
「阿囡呀,如果件事本身唔關你事,可能你等同學仔自己解決好啲,因為你插手就有機會令人誤會,搞到啲人唔鍾意你。」
「噢,咁即係我又做錯咗啦……?」女兒聽罷一臉頹喪。
「咁又無錯嘅,即係如果你見到好嚴重嘅事就梗係要開聲啦。」坦白講,我自己講完都覺得矛盾,何謂嚴重?界線在哪?何況,為朋友挺身而出怎麼看來都是優點,幹嗎我好像在向女兒潑冷水?我自己也愈想愈混亂。
我曾是個「無所謂」小姐
但當我回想自己從小到大都是個和平愛好者,我就對自己的回應不感意外了。是的,我最怕麻煩衝突,遇到不公平的事,尤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只要不算太過火,我總想息事寧人。「算啦……」慢慢已成了我日常的口頭禪。
女兒也喜愛和平,樂見大團圓結局,但她卻往往選擇站出來,當個不討喜的「和事佬」。又老老實實,在我身上那個真的是大團圓結局嗎?
說穿了,年輕時的我很多時只是不想事情鬧大而選擇不追究。那份伸張正義的勇氣,我也是到長大了才儲夠。好像現在見到有人打尖會開聲,在工作上遇到野蠻的客戶也會據理力爭,雖然結果有時並不如預期,但至少爭取過,心理上總覺得為自己為別人做了點事。想到這點,我又覺得年紀輕輕的女兒反倒是我的榜樣。
還是先退下來當個旁觀者
只是父母就是這樣的一種生物,明明自己在成長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但看著自己的孩子,還是不忍心他們受傷。那些「誰討厭誰,我唔同你玩」的小學雞情節明明早在我們那個年代已經上演,但當自己的孩子成了主角,天生的母性仍是會按捺不住,不自覺地就啟動了解難模式,想為孩子提供千百種方法,想她快快開心返。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我家女兒不是背負什麼救世使命的美少女戰士,但我還是欣賞她擁有一顆單純正義的心,或許我該做的是先退下來當個旁觀者,並接納這顆心有時會為她帶來社交挑戰。我只需讓女兒知道挺身而出並沒有錯,同一件事總會有人喜歡,有人憎厭。正如我相信儆惡懲奸的Sailormoon也絕非人人喜愛,就讓我學習在她難過時陪著就好。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