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 辛尼迪 (女5歲,仔2歲)
「孩子出生後,『教育理念』這四個字總有一天會如暴風似的打進你的思緒,令你進退失據。究竟有沒有正確的教育理念?當愈接觸得多不同的教養觀點,就發現愈難回答這個問題。
起初接觸幼兒教育,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懂教仔,經朋友介紹下去上父母班,自此認識了不同風格、不同方法的教育理念,主流另類都有,集大成後得出我家的育兒之道。
我自問是怪獸家長,不過是怪獸家長眼中的怪獸家長。我從來沒有安排密密麻麻的興趣班補習班,也沒有報讀甚麽名校,反而為讓女兒跟隨『森林學校』的老師遊山玩水,讓她多接觸大自然,之後則升讀一間屋邨幼稚園。受到森林學校的啟發,我現在每天踩著30公里單車接送她上學,而且每個星期五還請假不上學,帶女兒去行山,務求她過一個快樂的童年。起初,當校長聽到我家女兒逢禮拜五要請假時都有點驚訝,不過後來校長亦似乎被說服了,就願意包容我們的任性。
在普通家長眼中,我大概是異類,不過這些行徑,都源於我們兩公婆對某種教育理念的堅持。
大自然不但是孩子好的遊樂場,也會將他們打磨成堅毅勇敢又快樂的人。
愛是主軸。育兒班的老師說過,每個人回想孩童之時被父母打得最甘嗰次,十有八九都會忘記所為何事,但打得有幾痛有幾傷卻刻骨銘心。反之,小時候得到爸媽稱讚,卻到今日都記得因由。既然如此,何不以讚代打?
或許我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起初幾年,經常自覺自己的理念才正確,不其然會做出令人討厭的行為,例如見到朋友在食飯時會給小孩電子奶咀,我會看不過眼,出聲叫唔好,甚或就著教育方法舌戰群儒。朋友之間尚且願意忍讓,但假如是家人對育兒有分歧,問題卻大得多,尤其是至親,朝見頭晚見面,甚至還依賴他們幫你照顧小朋友。於是乎由『唔好餵糖佢食』到『唔好俾電話佢睇』等等的堅持,貌似小事一樁,卻足以引爆世界大戰。雙方輕則面黑互窒,重則大吵大鬧,要搬走以避開爺孫不見的朋友我都見過。
今日回想都有點可笑,笑自己的無知,笑自己的自大,誰對誰錯誰會知。現在的我對其他人的睇法只會聽而不辯駁,有人主動問我才會分享自己想法。家家有本經,我唔係對方,根本唔知對方家庭背景,亦唔知佢平時點湊小朋友,唔應該妄下判斷兼俾意見。沒有完全一樣的人,又怎會有完全一樣的教育方法?
只要是爸爸媽媽二人,一同去了解認識、討論,一同去實行,一同承擔後果, 那個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最好的育兒之道。」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