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功課的迷思
新學年剛開始,學生們已經為功課忙過不停,有人話功課唔單止幫小朋友溫習,仲可以訓練埋佢地嘅責任感,時間管理等,到底係咪真?
美國教育評論家Alfie Kohn翻閱眾多文獻,尤其細閱提倡功課有益的書籍和文章,還把作者列出支持功課論的索引時,也逐一翻查原著。然而,他發現全部的索引之中,沒有一項能驗証(empirical backing)功課對學童有非學術的裨益,包括聲稱功課能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提升學童的責任心,訓練他們的時間管理等等,全部的索引若非誤導,就是純綷的聲稱,根本沒有任何研究根基!
咁阿仔做功課做到十一點,至少幫佢溫習返上堂嘅野,學術裨益總會有卦?大家不妨重溫我地一連三集嘅功課短片:功課無間做,成績就會好?
【動畫】功課無間做,成績就會好?(3)
學童每天花上大量時間和精力應付功課,其實都在做些甚麼?何謂一份「好功課」?到底如何控制功課的數量和質量,才能令功課達致有意義的目的和效果?...
Continue reading
【動畫】功課無間做,成績就會好?(2)
上一集,我們看了一個關於功課和學業成績的綜合分析研究。然而,要全面地解構 「功課」的功能和效用,我們還必須聆聽孩子的感受和經歷。...
Continue reading
【動畫】功課無間做,成績就會好?(1)
香港55%的小學生每天平均有七份功課或以上。作為家長,我們有否認真思考過,如此繁重的功課到底有何意義?是不否真能鞏固知識?...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