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人物訪問 孩子跟你對著幹,教訓他不是唯一的應對方法 歡迎投稿09/10/2019 14/06/2021 理論有很多,但都不及自己對兒女的認識。當我們平時夠了解我們的孩子,我們就知道哪些是孩子的『異常』行為。再行一步,我們便可以想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他表現『異常』。... 14.5K7
研究咁講 蘭花、蒲公英、鬱金香,你的孩子是高敏兒嗎? POPA編輯部25/09/2019 06/04/2023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Dr. Michael Pluess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33.8K10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駐校社工:親子溝通,溝極唔通? 思路(註冊社工)08/09/2019 04/05/2023 親子溝通最緊要、最難學的部份其實不是說話,而是聆聽。當我們發現怎樣說都沒有用,很可能不是因為我們說不夠,而是聽不夠。讓子女知道你願意聆聽是讓他們肯坦誠地和你溝通的關鍵。... 17.8K11
書寫省思 共學共養,育兒路上我們都需要同路人 希婷06/09/2019 25/05/2023 共學讓我學習去愛和欣賞作為「媽媽」的自己,讓我更有信心善養女兒,也放心讓女兒在她們身邊成長,共養令我深刻感受到家長自身成長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家長間互相支援的難能可貴。... 6.8K3
專家同行 註冊家庭治療師:憤怒是障眼法,隱藏著什麼你知道嗎? 李姑娘(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04/09/2019 03/09/2019 有一個孩子,被帶到一個陌生環境中,身邊也沒有熟悉的人。此時,一位不認識的大人上前親切地安撫他,孩子毫不領情,還怒目而視、漲紅著臉大叫「我不要你!」... 9.3K6
編輯推介 編輯推介:世界並不完美,但愛能創造奇蹟 POPA編輯部21/08/2019 27/08/2019 Auggie因為受到同學嘲笑回到家痛哭著問媽媽:「為什麼我必須這麼醜?」媽媽說:「寶貝,你不醜。」Auggie說:「你是我媽媽,你才會這樣說。」媽媽強忍著淚水,對Auggie說:「我是你媽媽,我才最瞭解你……... 5K3
3-6歲研究咁講 華人家庭的陌生事:齊來學如何召開家庭會議 POPA編輯部08/08/2019 14/06/2021 美國註冊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Dr. Jane Nelsen 坦言,要規劃家庭會議的確不容易,年紀太小的孩子可能會搗亂、年紀大點的又可能會嫌老土,更重要是,家長自己本身也沒學過要怎樣組織和主持一場家庭會議!... 9.1K2
書寫省思 孩子真的有需要「快啲啦」嗎? 初08/08/2019 13/08/2019 女兒的耳朵好像會自動過濾我的催逼,任憑我怎樣大吵大鬧,她還是從容不迫地寫字;任憑全家人多焦急地嚷着「遲到喇!快啲啦!」,她還是不慌不忙地把鞋子一隻一隻的穿上。我回想自己為甚麼非要妹妹「快啲啦」不可?... 7.8K7
編輯推介 編輯推介:讓孩子參與家庭會議,學會為自己作主 編輯 Samantha07/08/2019 20/03/2023 這位年輕的領袖說她小時候,父母就會在每個周五的晚上,跟孩子開「家庭會議」,討論當時家中的大小事務。會議甚至會有人做筆記。甚是認真。這些會議由爸爸或媽媽主持,但並非一言堂,而會議只有兩個規則,一是所有人都可以開放自由地表達意見,小朋友批評父母,也不會被視為不敬或無禮... 9.4K7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不要將「愛」與「溺愛」混為一談 POPA編輯部18/07/2019 14/06/2021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想滿足孩子需要時,另一半卻指責你溺愛孩子?或者家中有長輩以愛錫孩子為名,在你眼中卻是縱容縱壞?到底該如何區分真正的愛與溺愛?... 22.9K5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別看輕毛公仔給小孩的意義 Mo媽15/07/2019 14/06/2021 小朋友身邊總有一兩隻別具意義的毛公仔或者小毛巾,無論瞓覺、出街,甚至旅行都要跟身。爸爸媽媽會唔會覺得困擾?有親友勸過你地幫小朋友戒公仔嗎? 不如等我地先從心理學角度了解下呢個現象!... 13.6K5
書寫省思 孩子很cute,但我火來了 能量爸07/05/2019 06/05/2019 在成年人眼中,小孩子有時「好無聊」,卻十分可愛 ,偏偏又會引起火來。但只要能夠享受「陪伴」他們成長,已是父母才擁有的最大福氣。... 9.7K8
編輯推介 差異的距離:平凡父母與他們的特殊孩子 編輯 Kathy16/04/2019 27/02/2020 試想想,一對普通父母,意外生了聽障嬰兒,身邊沒有模板,根本沒有人能教導他們該怎樣養育他。他們必須從頭學起,因為他們的常識、他們的成長經驗,乃至固有的價值觀,在這個處境全然不適用。... 4.8K4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想改造孩子?性格多半是個好壞並存的套餐 思路(註冊社工)15/04/2019 15/12/2024 我間中會收到家長這樣的「求助」:「明明努力點就可以攞A,但孩子攞B就收貨,點先可以令他上進點?」我不期然就會想起阿敏。追求完美的學生背後的掙扎,旁人看到嗎?我們經常認定了某些性格是好,某些是壞,因此嘗試去改變它,但其實性格大多數都是一個好壞並存的套餐…... 6.4K8
書寫省思 育兒不是一場鬥快的比賽:放下焦急看見現在 希婷26/03/2019 25/05/2023 我不想像小和尚阿本般,逼迫身心仍未預備好的孩子,做不符合自身時間表的事。然後等不到小種子發芽,放棄種子,卻還懵然不知是自己害慘了種子,反過來生種子的氣。... 7.7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