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省思 有一種不合群叫「媽媽擔心孩子不合群」?(上) 紙老虎28/09/2023 16/11/2023 看著孩子不合群,我心痛了。主人家的小孩房裡有間精緻的娃娃屋,女兒就一直守在那處獨個兒玩。孩子們在那房間進進出出,偶爾也會玩娃娃屋,只是平日和其他小朋友都算和睦共處的女兒,今天不知怎的不怎麼受歡迎。... 3.3K1
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強硬管教方式,是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POPA編輯部28/08/2023 16/11/2023 研究發現,有10%的兒童心理狀態處於高風險,當中曾受到強硬管教的兒童在9歲時出現高風險心理狀態的可能性比同齡人高1.5倍;輕度風險高1.6倍。強硬的管教方式可能會讓兒童失去自尊心或造成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可謂是成長路上十分重要的一環,許多時候父母可能... 1.1K1
書寫省思 我和我的青春期孩子|隨孩子成長調整教養之必要 傑爸爸28/07/2023 01/08/2024 我的女兒已經 15 歲,兒子也快將 12 歲,兒女從孩童進入青春期階段,面對我的青春期孩子,作為父親,我應該以什麼角色在他們這段時間出現呢?一言堂?高壓統治?還是放任不管?... 1.3K2
編輯推介 從《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看父母與青春期孩子們 編輯 Anna23/06/2023 16/11/2023 電影中有一幕非常有趣,就是Miles以蜘蛛俠身份與父親Jefferson對話,話題竟是Jefferson的教養煩惱。「他可以很聰明。」Jefferson說:「但他也可以做很多蠢事。」這一句總結了青少年父母的感受,眼見孩子愈來愈聰明,卻還未完全成熟,一不留神就會闖禍... 6011
書寫省思 女兒藉一場足球比賽悟出的道理:勝敗乃兵家常事 山寨匠人11/12/2022 21/12/2022 在自然學校中,我們沒有灌輸「比賽一定要贏」的勝負心,我們只希望他們享受比賽,想孩子「投入」和「快樂」。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表現自己最好一面,哪怕只是一個入球,或爭取一次射門,也要好好享受,努力爭取;也想讓這群孩子累積點「真正比賽」的經驗,見識一下真實的世界,明白自己... 4.2K4
書寫省思 26年後才道的別|我童年的交友遺憾 紙老虎07/06/2022 媽媽當年的苦心我自然明白,同儕關係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着不容忽視的影響。父母緊張孩子交到哪門子的朋友絕對無可厚非。誰能怪責一個愛女心切的媽媽呢?... 5.3K4
書寫省思 「我都係擔心你啫」——是關心還是投射焦慮? 李心尹(Natalie)17/05/2022 17/05/2022 甚麼時候會叫父母擔心呢?大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沒有達到期望──沒有考入理想的中學、沒有100% 把握升上大學、沒有在期望「適齡」的時間談戀愛、沒有在「合理」的時候生小孩……簡單來說,我們沒有呈上不讓父母擔心的本事,所以父母要替我「擔心」。... 4.4K1
書寫省思 我跟滑梯上的一堂課——從過度保護走出來 PhD師奶仔22/01/2022 23/08/2022 重新回塑了自己恐懼的源頭,我本身就是一個害怕跌和痛的人,又有畏高,於是每分每秒都看管著小人仔,不希望他跌倒或受傷,令自己精神極度繃緊。我都會問自己,這樣做是否無形中亦奪走了小人仔探索世界的機會呢?... 4.8K3
學前教育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研究:小朋友嘈交,日本人教你袖手旁觀!? 科豆25/07/2021 14/03/2023 有人以為女仔會斯文啲,只要你屋企有多過一個女,就會知道事實笨唔係咁……佢哋兩姊妹嘈交都已經可以好似一個墟咁一人一句,然後作為父親嘅我,頭都大埋。平時筆者要做和事佬,不過睇完一篇研究之後,我打算試下學日本人:袖手旁觀。... 2.3K1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家庭治療師:別再「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了!父母不需要偉大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17/12/2020 14/06/2021 若我們都能成為恰如其分、「不需偉大」的父母,子女長大後能夠與自己理性討論,不需因為我們是「父母」的身份而處處忍讓,我們亦不受英雄主義作崇而要做兒女的拯救者,不會為贏得其他人的讚賞,而剝奪了子女鍛鍊解決問題的機會。孩子才能長成成熟的大人。... 8.6K5
研究咁講 想小朋友發展出自己喜好,請讓他經驗「選擇」的過程 科豆30/10/2020 19/05/2021 若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更懂得自己的喜好,過讓自己喜悅快樂的人生,不要小看由細到大給他們從選擇中發展出喜好的機會。... 2.7K1
9-12歲書寫省思青少年 子女用手機網上交友,父母是要放手還是管教? 女人迷|回家吧02/10/2020 23/05/2024 台灣高雄曾發生14歲少女因手機軟體結識網友後被軟禁,引起社會軒然大波。青少年手機交友,家長究竟該管還是不該管?若遇見危機,如何教導青少年機警自保?... 5.4K2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致成年後的我們:要如何跟父母共處?又該在何時放開孩子? 女人迷|回家吧30/06/2020 23/12/2022 作為孩子,你可以開始透過接受對爸媽的失望,開始跳脫在不被理解與陪伴的驚嚇情緒以後,能慢慢靠自己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作為父母,則是可以開始理解自己有哪些行為其實是出自於自己的需求,理解不是對方做不到,而是我先有求於你。... 4K2
書寫省思 得來不易的姐妹情深:放手才能讓大小寶貝的愛萌芽? 科豆23/03/2020 13/06/2023 爸爸先要放下妹妹牙齒會刷得不夠乾淨的憂慮,再要放下家姐會不小心傷到妹妹的戒心,才可以享受這個動人的畫面。然後,看著這個畫面,淚水不禁湧出在我的眼眶裡——原來,在不知不覺間,妳們的姐妹情深已變得這麼深厚。... 5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