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 LaterAdded 04:28 0-1歲1-3歲3-6歲動畫短片 管教|唔打得,唔罵得,Time-out又得唔得? POPA編輯部28/09/2016 25/10/2023 很多家長期望以time-out「暫停隔離法」,讓孩子跟令他失控的情境隔離,從而有反思的空間。不過這方法,卻隱藏著危機,隨時令孩子蒙受精神傷害?... 35.5K1K
Watch LaterAdded 04:05 0-1歲1-3歲3-6歲動畫短片小學生涯幼兒教育 【動畫】呵護好奇心,效果見終身 POPA編輯部08/11/2017 22/11/2023 不少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自主學習,上課會舉手發問,但香港的小朋友經常被指被動.明明他們小時候都充滿好奇心,到底為什麼孩子的好奇心會慢慢消失?... 19.9K501
Watch LaterAdded 04:21 1-3歲3-6歲6-9歲9-12歲動畫短片小學生涯 孩子社交技巧 屬先天還是後天影響? POPA編輯部10/12/2022 15/12/2022 上集談到小朋友受歡迎還是被排斥,跟他們的社交行為有關。乍聽很容易理解,你「蝦蝦霸霸」別人一定不會喜歡;你隨和一點,就當然人見人愛。但大家有否思考過,為何才幾歲的孩子已經會有不同的社交傾向?到底是天生還是後天形成的呢?... 22.5K327
Watch LaterAdded 03:56 1-3歲3-6歲6-9歲9-12歲動畫短片小學生涯 交友方法如何影響人際關係?甚麼因素可以改善孩子人緣? POPA編輯部01/12/2022 12/12/2022 大家沒有發現,除非真的出現了嚴重的社交問題,例如欺凌,否則我們很少會去關注孩子是如何跟朋友相處?... 15K232
Watch LaterAdded 09:43 Podcast用聲音回答你 🎙️Time-out如果真有效,為何孩子會哭得更厲害?或許我們都忽略了…… 編輯 Samantha07/09/2021 06/09/2023 「我的疑惑是:冷靜區Time-out感覺就像禁止孩子宣洩情緒,好像在間接傳達一個訊息『喊是不被接納,所以要冷靜』,但我又不想令他有這種感覺,我不想否定及拒絕他喊,但又感覺很難拿捏得當,不知是否我在操作有問題,令我有這種不良好的感覺。」... 7.2K92
Watch LaterAdded 03:38 1-3歲3-6歲專家訪問幼兒教育 劉怡虹博士|小朋友被同學嘲笑,算是言語攻擊,還是欺凌?家長可以如何處理? 劉怡虹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14/07/2018 09/03/2023 小朋友被同學嘲笑,算是言語攻擊,還是欺凌?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被欺凌,可以如何做? 11.2K65
Watch LaterAdded 03:55 1-3歲3-6歲專家訪問幼兒教育 劉怡虹博士|唔係出手打就無所謂?了解孩子的社交世界,出口也可以傷人? 劉怡虹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14/07/2018 09/03/2023 唔係出手打就無所謂?了解孩子的社交世界,出口也可以傷人?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知書識禮,動手打人固然令很多家長頭痛,但如果孩子跟同學說不跟他玩、不和他做朋友,相比打人,這是否不用太緊張?... 10.7K61
Watch LaterAdded 08:02 1-3歲3-6歲Podcast用聲音回答你 🎧用聲音回答你|若溫柔但嚴厲地指正孩子好像不湊效,責罵至大哭會讓他更知錯嗎? 編輯 Samantha14/06/2021 04/08/2023 若果溫柔但嚴厲地指正好像不湊效,責罵至大哭其實他會更清楚他做了件很錯的事及對這件事更深刻嗎?抑或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許多教養疑難都未必有絕對答案,但每一次省思,都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怎樣的教養,會有怎樣的效果,而這結果又是否我想要的呢?」... 5.7K37
書寫省思 尋找媽媽下半生的事業線 PhD師奶仔27/04/2022 育兒路上遇到的困難,事實上絕對比得上在職場打滾的艱辛。難道,沒有職銜,沒有可觀的薪水,就即是沒有「生產」? 而這些育兒的難,同時也是孩子成長的挑戰。在我介懷別人說我做「全職媽媽」是一件浪費自己的事時,在我困擾被小人仔佔據了自己的生活時,我有沒有想過,我就是小... 9.5K13
1-3歲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書寫省思 不讀N班,但我為孩子入學準備了兩年! 瑋瑋媽30/10/2019 16/09/2024 如果學前班可以為上幼稚園作準備,那學前班呢?難道就不需準備?我沒有信心三歲的她能應付的事,又有什麼理由要兩歲的她去面對呢?其實,上學是一個過程,做父母的只要在孩子身邊,好好陪伴他渡過這個人生中的一關,便足夠了。... 10.2K11
1-3歲書寫省思 跟女兒一起退步(下)|不必步步進逼,教養也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 紙老虎14/07/2022 為了當個稱職的媽媽,我看書,讀研究,聽分享,以為結合自身的知識、經歷和價值觀,就得出自己的一套育兒方式;我秉持信念,堅守原則,以為自己能用「最好」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好讓她成為優秀的人。 可是我的堅持慢慢演變成執着,把我拉進了死胡同,讓我和女兒倆都喘不過氣來。... 17.3K10
1-3歲3-6歲人物訪問特約內容 自閉兒打孖嚟|再難都有爸爸擔當家庭最後堡壘 編輯 Kathy15/06/2022 15/06/2022 Lester說他第一個反應是:「無概念咩係自閉症譜系,個腦空白一片。」定過神來,他想到的是,哥哥跟妹妹這麼相似,甚至妹妹的語言能力還比哥哥好,擔心哥哥會不會也有同樣狀況。他很快便跟醫生排期評估,果然,哥哥也一樣在譜系之內。「係咪我陀B陀得唔好?」得知孩子有點狀況,... 5.6K8
1-3歲人物訪問 孩子跟你對著幹,教訓他不是唯一的應對方法 歡迎投稿09/10/2019 14/06/2021 理論有很多,但都不及自己對兒女的認識。當我們平時夠了解我們的孩子,我們就知道哪些是孩子的『異常』行為。再行一步,我們便可以想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他表現『異常』。... 14.5K7
書寫省思 瘋癲的師奶仔是如何煉成? PhD師奶仔12/01/2022 23/08/2022 我也想當時間管理大師,但不管如何安排小人仔的時間表,節目永遠「over run」,唯有不斷壓縮餘下時間完成其他「非小人仔事項」,任何時候都是趕趕趕,精神只有越來越繃緊。 做媽媽的就是在「壓力煲」中過日子,就算早有心理準備,都會到「爆煲」的臨界點。... 6.1K5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不要將「愛」與「溺愛」混為一談 POPA編輯部18/07/2019 14/06/2021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想滿足孩子需要時,另一半卻指責你溺愛孩子?或者家中有長輩以愛錫孩子為名,在你眼中卻是縱容縱壞?到底該如何區分真正的愛與溺愛?... 22.8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