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問 我女兒不是不會說話,只是她有選擇性緘默症 饒方莉(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23/11/2020 19/05/2021 選擇情緘默症對我們來說很陌生,而且沒有明確成因,只能推斷或許是因為我們在她很小時送過她到嫲嫲家居住,她曾受到親戚不停的責罵以及被人冷落,加上我又是緊張大師,事無大小都管束著她,讓她只能以沉默回應世界。... 13.1K3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23 0-1歲3-6歲動畫短片 強逼分享玩具適得其反 品德教育要看時機 POPA編輯部15/12/2022 16/12/2022 好多家長都希望小朋友可以從小就學會分享,但苦口婆心叫小朋友分享自己手上嘅玩具,就真係可以令小朋友明白「分享」嘅真締?... 16.5K240
3-6歲6-9歲專家同行 話多進取型孩子也會交不到朋友?——從丸尾同學說起(上)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29/07/2022 05/12/2022 是的,「社交差」不一定是指那種頭聳聳,不敢望人,也完全不敢與人傾偈那種,他們還可以化身為丸尾的言行那般:「太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只懂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喜歡的」、「讀不懂別人沒有興趣的想法」。這些看似外向進取的表現,也許就是孩子交友路上的「趕客」行為。... 3.5K2
1-3歲3-6歲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朋輩影響:「近朱者赤」有科學根據? POPA編輯部27/01/2023 11/01/2023 朋輩影響在年幼孩子身上也出現?大家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研究發現,原來孩子傾向與自己正向情緒程度相近的人一起玩。而且在整個學年間,孩子們的正向情緒度和主動控制能力,也變得與玩伴越加相似。至於負向情緒度較高的孩子,則傾向較難與其他孩子建立社交關係,更別說成為... 80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39 動畫短片 童年情感忽視 令腦部前額葉皮質細小 長大後有甚麼傷害?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很多媽媽都會花很多時間跟初生BB聊天講故事,想好好陪伴他,不過也有部分人認為照顧BB,放個人在旁邊就夠。事實真的如此?... 18.2K444
研究咁講 傾訴育兒煩惱 這6種朋友父母最不應該找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類朋友表面上很「陽光」,也很落力「安慰」你,但聽著聽著,你會感到不是太舒服——他根本不將你所說的當一回事。你跟他說帶孩子很累,他叫你「唔洗諗到咁唔開心」,否定你的想法和感受。... 2.3K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58 動畫短片 兄弟姊妹愛吵架 家長宜做「賽後檢討」? POPA編輯部21/12/2022 21/12/2022 兄弟姐妹最鐘意咩都拗一餐,初則口角,繼而驚動父母。你想盡辦法希望佢地少啲嘈交,但有學者竟然話唔比佢地拗,竟然會影響佢地嘅成長!?... 12.7K33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09 動畫短片 夫妻吵架不怕子女見到 言歸和好步驟才是關鍵 POPA編輯部15/12/2022 15/12/2022 夫妻多恩愛,間中亦可能會意見不合,不少人會覺得在子女面前吵架並非好榜樣,最好是回到房間,關上門,吵完了才出來。但是否這樣處理就對了?... 24.2K17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5:02 動畫短片 內向小孩升學面試好蝕底?家長如何為害羞孩子去除負面標籤? POPA編輯部14/12/2022 14/12/2022 上集提到,內向者雖然優點多多,但不愛表達、喜歡獨處的性格卻令他們經常為人詬病,為甚麼呢?這大概跟社會風氣有關。... 21.2K25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08 動畫短片 不要誤解害羞孩子 內向非社交障礙 POPA編輯部14/12/2022 14/12/2022 作為家長的你,當你發現孩子不怎麼享受人多熱鬧的場面,面對陌生人時總是比較慢熱,你可能會擔心孩子是否有社交障礙?但原來內向型的孩子都有他的優勢... 27.4K234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23 動畫短片 體罰對孩子身心的影響 家長冷靜辨明管教目的才是上策 POPA編輯部13/12/2022 13/12/2022 小朋友曳的時候,有父母可能會以打手板、打屁股這些方法去管教,令他知痛知驚,不敢再犯。但體罰式的教養方法,是否真的能夠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21.8K192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36 動畫短片 兄弟姊妹相處多衝突 父母如何介入而不被責偏心? POPA編輯部07/12/2022 21/12/2022 手足之間像是鬥氣冤家般很常見,有些家長認為好正常,沒什麼大不了,一家人不會記仇。你以為他們長大後自自然然就會相處得好?但這是否事實?... 26.4K560
3-6歲6-9歲專家同行 話多進取型孩子也會交不到朋友?——從丸尾同學說起(下)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29/07/2022 06/12/2022 走出書本,建議父母也用心理狀態動詞演繹孩子的內心和作出回應,讓孩子知道你明白他,又鼓勵孩子透過語言了解自己。例如,若孩子每天都主動邀請爸爸玩車,敏銳的父母就可以在說話中指出「你好鍾意玩車,好想同爸爸分享」。... 2.8K4
1-3歲3-6歲專家同行 家長求助|孩子被搶玩具,父母怎麼做?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27/07/2022 27/07/2022 若孩子不曾碰到被搶玩具的情況,可能最強烈的情緒是被嚇倒了:「在家都沒有人會跟我搶玩具,現在發生什麼事?」發生不習慣的事件時,小小孩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了解狀況。其他情緒也有可能是「很想玩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玩」的委屈困惑,或是「我現在就想玩但被搶走了」的失望等。... 2K1
6-9歲9-12歲研究咁講 研究:自閉孩子都能訓練出 Theory of Mind 嗎? POPA編輯部23/06/2022 24/06/2022 科學界普遍認為 ASD 小朋友,在 ToM 發展上會較常出現困難及遲緩。有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中,負責推理和理解他人的神經功能跟一般小朋友有差異,令他們需要更多時間去發展ToM。正因為這能力的發展較弱,他們較難理解別人的非語言表達,亦不太懂得運用設身處地的方式... 0.9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