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 LaterAdded 05:18 0-1歲Podcast初生嬰兒懷孕期爸媽練習生 🎧爸媽練習生|各位媽媽,你知道什麼是「母親期」嗎!? Yan04/03/2021 06/06/2023 今天想與大家一起談談「母親期」。母親期是指女士們過渡成為母親的時期,這個時期會受荷爾蒙、環境等影響,亦可以被我們對於當母親的期望所影響。... 7.7K85
初生嬰兒專家同行懷孕期 爸爸親職社工:準爸爸使用說明書 VS 準媽媽心靈解讀本 鍾斯曉(註冊社工)02/03/2021 14/06/2021 在這幸福又困難的階段,大家都要多留意對方的變化,嘗試代入對方的角度,互相了解、體諒和支持。夫妻間的良好相處正是子女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8K3
0-1歲初生嬰兒研究咁講 BB終於一覺瞓天光?研究說:別開心得太早! 科豆11/01/2021 14/06/2021 加拿大 McGill University 的一個研究追蹤了 44 名半歲嬰孩13個晚上的睡眠情況。結果發現,嬰孩平均有5天能夠連續睡6小時,當中只有3名嬰孩能在追蹤期內的每一晚都睡多於連續6小時,有9名更是沒有一天能達標。... 2.9K2
0-1歲初生嬰兒研究咁講 任由BB哭,一定唔好?——讓新手父母鬆口氣的研究 POPA編輯部24/12/2020 14/06/2021 研究中的所謂的Cry it out,並非「任由孩子哭到天荒地老都狠下心腸」,而是父母即使不馬上抱起孩子,也會細心觀察孩子的需要,並隨孩子的成長給予空間,學習自我安撫。... 4.6K1
初生嬰兒書寫省思 在職媽媽:我踏上第二次母乳路,沒想到比第一次還要緊張 C媽12/08/2020 14/06/2021 回想第一胎我在產假時餵母乳很順利,孩子生長得非常迅速,怎料上班、泵奶、洗奶樽、半夜又要起來餵夜奶的折騰下,我休息不足,加上各種壓力,奶量越來越少,由一開始泵到8安士,減至5安士。... 5.2K1
0-1歲1-3歲3-6歲人物訪問初生嬰兒 川崎症來襲:孩子莫名的高燒,是父母最痛苦的煎熬 POPA編輯部19/06/2020 14/06/2021 一年前的這天,我因為妊娠毒血症被緊急推進產房,經歷生死相博,才得見女兒。在這夜踏入一歲的女兒整夜就在做檢查,驗尿、抽血……好不容易撐到早上,醫生終於給了我們這三個字:「川崎症」。... 7K2
0-1歲初生嬰兒專家同行 社會性別定型?新手爸:「母嬰健康院」是不是把父親忘掉了? 鍾斯曉(註冊社工)15/06/2020 14/06/2021 大家期望現代男士更投入育兒之餘,他們的付出又是否被大眾充份地認可和支持?還是我們仍多以工作和收入來衡量男士的成功與否?視育兒為次?因著男士的傳統角色,我們是或多或少忽視了爸爸的存在和所需?... 6.7K3
初生嬰兒懷孕期研究咁講 我真的準備好了嗎?一生一世的為他而牽掛——這種生孩子前的猶豫,你有過嗎? 女人迷|回家吧28/04/2020 23/12/2022 既然擁有一個孩子,我們會需要考慮那麼多條件,也需要有很多的付出,那為什麼人們還是渴望當一個母親呢?這之中可能包含了我們對於一個新身份的期待,以及更深層的,我們意識到這能讓我們體驗擁有一個家的感覺。... 5.6K2
0-1歲初生嬰兒書寫省思 當爸的樂與淚.苦和甘,媽媽明白嗎? 鍾斯曉(註冊社工)27/04/2020 14/06/2021 生命的奇妙帶來感動之餘,也讓我反思生命的價值。原來生命之所以寶貴因為它本身就是一件無與倫比的精巧藝術,看著BB由一個小小細胞變成一個人,再慢慢發展出各樣能力,每一環節、每一部份都妙到毫巔,是神的所為好,還是進化也好,當你親眼見證,實在無法不讚嘆這個過程。... 5.4K2
初生嬰兒懷孕期書寫省思 給準媽媽們的好消息:怕痛的你要知道的正念分娩 希婷17/04/2020 25/05/2023 每位媽媽產程不同,我覺得正念練習最大的幫助是讓你更清晰自己身體感覺,臨場跟著身體的訊號作出合適反應。其中一個重點是平日要多練習放鬆和認識陣痛!生育本來就是一種天性,請相信自己身體可以做到。... 9K1
初生嬰兒專家同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爸爸是豬隊友卻彷彿是天註定!? 鍾斯曉(註冊社工)28/02/2020 14/06/2021 未知是天性、還是傳統文化所影響,有些爸爸是很樂意做豬隊友,自己做回「男主外」的角色,專心工作,照顧仔女的工作主要還是交給太太來做,但並非所有爸爸都如是,而且我發現這一世代是愈來愈多爸爸渴望參於更多育兒的工作。... 6.9K5
冷知識懷孕期研究咁講 母嬰冷知識|初生BB免疫力邊度嚟? 科豆16/08/2019 12/12/2023 編輯:「有媽媽問初生BB嘅免疫系統未發展好,遇到細菌係咪一定會打輸?」科豆:「無錯,BB免疫力係會較低。不過,喺孕期最後3個月,BB會經胎盤得到媽媽身體入面嘅抗體……」... 7.1K3
0-1歲1-3歲3-6歲初生嬰兒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父母必問:孩子有分離焦慮點算好? POPA編輯部10/07/2019 14/06/2021 孩子對分離感到不安,父母要如何做?第一步是我們要先理解小朋友出現分離焦慮很正常。那是他們情感和認知發展的表現,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因為性格和養育環境的不同,有的小朋友適應得快些,有的小朋友適應得慢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6.2K3
初生嬰兒研究咁講 【POPA信箱】母乳媽媽每日可以飲幾多杯咖啡?答案在細節中…… 科豆27/06/2019 24/11/2023 成日有媽媽問我哋POPA編輯,餵母乳期間,係咪要戒口戒得好清?XXX食唔食得?YYY又係咪要避之則吉?我哋都知好多媽媽有呢類疑惑,於是我哋聯同以睇研究為樂嘅爸爸科豆 ,一齊搵個信得過嘅網站尋找答案。... 6.3K1
初生嬰兒編輯推介 紀錄片推介:觀孩子的生命之初,思自身的教養路 編輯 Samantha24/05/2019 20/03/2023 從微觀到宏觀,由嬰兒腦中的細胞,談到沒有支援父母的配套、政策,沒有一個對父母孩子友善的社區,父母孤立無援,根本不可能有空間去思考,並實踐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紀錄片一直鋪陳,讓我們對於生命以及撫養孩子有更深更廣的認識。... 10.4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