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 LaterAdded 03:37 動畫短片 【動畫】名次退或進,代表孩子的水準? POPA編輯部01/08/2018 21/12/2021 「求學不是求分數」人人都會講,但即使不要求小朋友考第一,也會希望全班40人,他至少要考前20名。其實這些排名真的有參考價值嗎?... 12.4K153
人物訪問 又想孩子自己學會交朋友,又怕孩子學到壞習慣。你會怎麼辦? 歡迎投稿06/07/2018 01/11/2019 深深感受到孩子由出生到入學前,我們做父母的影響深遠。一旦開始走進學校,走進社會,認識家庭以外的人和事,他們的『進化』就超越我們所能想像。... 3.2K3
Watch LaterAdded 04:15 動畫短片 【動畫】學生學得慢?定係我哋太趕時間? POPA編輯部06/06/2018 21/12/2021 「無時間!再等就趕唔上進度,而家即刻同我砌埋個屋頂!」聽上無似是荒謬的故事,卻與我們的傳統教育制度極相似~... 16.3K236
人物訪問 孩子請病假,本該休息,卻還是要追趕功課麼? 歡迎投稿18/05/2018 26/08/2018 作為家長的我,有一個迷思……功課,本是一種伸延學習,複習在校內的知識。如果沒有上學,沒有該知識背景,又該如何伸延學習呢?... 4.4K1
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研究:小息要玩定休息,畀小朋友自己話事有好處 科豆07/05/2018 14/06/2021 小息時間唔算長,有小朋友會爭分奪秒,一打鐘就衝去玩;有家長卻認為小息不如坐下養精蓄銳,唔好玩愴個心!咁,到底點樣做可以真正發揮小息用處?... 5.2K0
Watch LaterAdded 01:01 小學生涯幼兒教育研究咁講 兒科教授:美國學童花更多時間在作業,同時過動症比例卻翻倍 編輯 Samantha03/04/2018 20/03/2023 「功課多?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不少大人聽到小朋友抗議「功課無間做」都會咁問,到底依家嘅小朋友同我地以前嘅成長環境係咪真係一樣?臨床兒科教授Jeffrey P. Brosco指1987年6至8歲的美國學童平均每星期只花不到一小時做作業。到1997年,學生每周花在作... 3.7K26
Watch LaterAdded 00:01 研究咁講 研究:數學早啲學早啲識?原來遲起步不一定學得慢 編輯 Samantha22/03/2018 20/03/2023 1929年美國著名教育家L. P. Benezet做了一個瘋狂的實驗,他請部份老師直到六年級才教數學,結果這些孩子的數學成績竟然沒有給比下去。... 3.3K18
書寫省思 需要有教無類的老師,還是孺子可教的學生? 科豆13/03/2018 20/09/2018 「你個女呢……都幾唔專心上堂,我諗我都係教佢唔到!」只是上了三堂課,這位老師已下定決心。其實小女向來專注力不足,遇上一個愛用「我教,你聽」的傳統老師,注定磨合不來。但筆者也很糾結,老師不該有教無類嗎?這亦令筆者不期然想起自己以前的遭遇……... 7.1K1
人物訪問 真正的疼愛是手放開 歡迎投稿23/02/2018 25/08/2018 如果每當孩子遭逢挫折時,總有人立即撲出來護航,我們還如何保證他們日後能獨自應對難關,而不是為之所壓垮?... 3.5K2
研究咁講 當作文淪為文法練習場 學者:文法對不一定就是好文章 POPA編輯部28/12/2017 01/11/2019 美國學者John Truscott在1996年發表了一篇甚具爭議性的文章,指出「從來沒有研究指老師改文可以幫助學生寫作,但這對於老師來說是最花時間的一項工作,既然沒成效,為什麼還要繼續? 」... 2.8K1
Watch LaterAdded 03:18 動畫短片 【動畫】環境夠多元,孩子成長更整全 POPA編輯部06/12/2017 21/12/2021 在香港,不少家長都會安排子女有機會跟外國人相處,不過大家的著眼點都放在增進外語能力上,但原來一個多元文化的成長環境,對小朋友的影響要比我們想像更加深遠。... 8.3K161
Watch LaterAdded 04:05 0-1歲1-3歲3-6歲動畫短片小學生涯幼兒教育 【動畫】呵護好奇心,效果見終身 POPA編輯部08/11/2017 22/11/2023 不少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自主學習,上課會舉手發問,但香港的小朋友經常被指被動.明明他們小時候都充滿好奇心,到底為什麼孩子的好奇心會慢慢消失?... 20K501
人物訪問學前教育 那一天,我兒在名校PN班退學了 歡迎投稿22/09/2017 14/06/2021 「呢個故事分享出來,可能有啲人會覺得匪夷所思,因為我曾經幫我兩歲嘅仔仔退學,仲要係一間人人稱羨嘅區內名校PN班。當時一心諗住想小朋友早啲適應K1才報PN班,也沒想過... 52.3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