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三回——如何協助孩子認識憤怒? 編輯 Samantha20/09/2022 31/07/2025 長話短說,今集講如何協助孩子認識憤怒?這是情緒管理課程的重要一環!邀請你的孩子一起想像「憤怒」是怎樣的,你可以試著用動畫或者繪本的例子,讓孩子更加具體明白「憤怒」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2.5K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一回——被誤會的憤怒!? 編輯 Samantha25/08/2022 09/03/2023 情緒作為我們回應世界的一種方式,其實都帶有「功能」。最簡單的例子是害怕,會讓我們懂得避開危險,而憤怒這種情緒也一樣有它的功能。憤怒通常會在我們受到傷害時跳出來(不論身體或心靈受傷),表面上它讓我們抓狂,變得衝動,但如果我們單從情緒層面去看,憤怒其中一個功用是期望能... 3.6K4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二回 ——在發洩與抑壓之外 編輯 Samantha09/08/2022 16/11/2023 因為我們深怕會失控,也會很想孩子早日學會「控制」,只是在禁止發洩行為的同時,我們很容易把憤怒的情緒都一併壓下去了。然而,憤怒才不會壓下去就消失。過度的壓抑通常都會讓憤怒積存起來,不是不爆,只是未爆。... 2.1K2
1-3歲研究咁講 研究:仍然在 Trouble Two 都應該要慶賀!? POPA編輯部28/06/2022 22/03/2023 此情此景,形容2歲小朋友Trouble Two似乎都不為過吖?然而,咁樣下標籤,對佢哋不單止唔太公道,甚至乎可以話係錯晒重點——因為呢個變化表住小朋友心理發展上正經歷巨大成長,做父母的其實應該拍手慶祝先啱!呢個人仔,以前好似一嚿飯,淨係食瞓痾,但而家佢開始建立自主... 2.2K2
書寫省思 引導孩子從「負面」情緒中,看到自己的美好 希婷28/03/2022 25/05/2023 早前女兒小蟻b也經歷了一次情緒爆發。那天,她拉著弟弟伯伯去廁所玩水,突然我聽到伯伯痛苦尖叫大哭,接著是她的大聲呼叫。我立即去查看,原來肥皂泡進入了伯伯眼睛,我便帶著他去洗眼睛。小蟻b在一旁也低泣著,臉帶驚慌。... 3.6K2
6-9歲9-12歲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研究:只有口罩沒表情,情緒變到好難明? POPA編輯部25/03/2022 25/03/2022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兒童情緒實驗室(UW-Madison's Child Emotion Lab)的研究員Ashley Ruba進行研究,向81位7至13歲小朋友展示三種人臉圖片,一種無遮無擋、一種戴著口罩和一種是戴著太陽眼鏡。... 1.4K2
書寫省思 教養是堅持和妥協的藝術,你說是嗎? PhD師奶仔30/11/2021 23/08/2022 小人仔的堅持越來越強,他努力地忍著不哭鬧,但是雙眼的淚水越滾越大,說話時帶有哀求的聲音。我看著他可憐的樣子亦開始有點心軟,覺得不如順他的意思吧!但是若果到這刻我才讓步的話,我擔心他會無法學懂「跟規矩玩」這個概念,更會有錯覺認為媽媽不會逆他的意思。... 4.6K3
書寫省思 如何化解媽媽的情緒風暴:重頭去接納孩子與自己 Joan22/10/2021 22/10/2021 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天跟女兒因為學業問題起衝突,我的不滿和情緒經常如同洪水決堤一樣傾瀉而出。但我深知任由情緒爆發可能會破壞孩子自尊、破壞親子關係,甚至讓我事後無比討厭自己。為了改善這一點,我嘗試過很多辦法控制情緒:... 4.1K1
0-1歲1-3歲初生嬰兒書寫省思 又不是宮庭劇|新手媽媽要搶回小人仔!? (2/2) PhD師奶仔25/08/2021 25/08/2021 在我見治療師之前,我總是懷著「搶回孩子」的心情,經常試探小人仔親外婆多點,還是親媽媽多一點。當小人仔出現拒絕我的情況,我便很失落,有時甚至會失去信心並放棄嘗試跟他互動。因為我對小人仔的情緒有點搖擺不定,有時熱情但有時冷漠,而嬰兒對成人的情感是極敏感的,所以他跟我這... 9.6K2
0-1歲1-3歲初生嬰兒書寫省思 又不是宮庭劇|新手媽媽要搶回小人仔!?(1/2) PhD師奶仔25/08/2021 25/08/2021 小人仔回家一個月後,我發現每次我抱他,想餵他吃奶,想幫他換尿布,他一定會哭,我怎樣哄他,跟他說話也不能安撫他。最過分的是:只要外婆抱便會安靜,甚至要外婆抱著才肯睡覺!我開始感到小人仔好像不喜歡我。 但是有BB不喜歡媽媽這事情嗎?是不是我產後身體未恢復好,抑或... 10.1K3
1-3歲書寫省思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一本把父母從黑色教育拯救出來的書 PhD師奶仔05/08/2021 10/08/2021 翻著《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其中兩個章節把我從深淵救起。 那兩個章節叫〈父母的怒氣〉和〈孩子嚴重發怒時的快速協助〉,正正提醒我其實自己的憤怒並不是無緣無故跑出來的,也不是我不夠愛孩子,而是孩子有些行為觸及到我兒時的某些創傷。我以為那些創傷已遺忘了,但是成... 11.5K3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研究:同爸爸玩遊戲,有說不出的好處! 科豆30/07/2021 22/03/2023 無可否認,相對媽媽們,唔少爸爸會更Enjoy玩伴的角色,於是可能會畀人一種自己玩埋一份嘅感覺,但同爸爸玩遊戲真系唔單止係尋開心咁簡單,這種爸爸式的「投入地玩」實在是一個對小孩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8K2
研究咁講 我們都值得愛與歸屬,別麻痺情緒 POPA編輯部27/07/2021 22/08/2022 要整理自己的思緒從來都唔不容易,有時家長自己都未能處理好自己的思緒,要幫助孩子梳理就更困難。學者 Brene Brown曾說過,我們都不會喜歡脆弱感、悲傷、羞恥、害怕、失望等感受,麻痺情緒正是我們應付脆弱的方法。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局部麻痺情緒,切斷沮喪或悲傷,意味... 4.8K2
學前教育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研究:小朋友嘈交,日本人教你袖手旁觀!? 科豆25/07/2021 14/03/2023 有人以為女仔會斯文啲,只要你屋企有多過一個女,就會知道事實笨唔係咁……佢哋兩姊妹嘈交都已經可以好似一個墟咁一人一句,然後作為父親嘅我,頭都大埋。平時筆者要做和事佬,不過睇完一篇研究之後,我打算試下學日本人:袖手旁觀。... 2.3K1
3-6歲6-9歲9-12歲小學生涯書寫省思 孩子愛發嬲破壞、安慰也沒有用——你知道為什麼嗎?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02/07/2021 26/02/2024 每逢他喜愛的東西弄壞了,他就發嬲要徹底地破壞。為什麼他不能好好的想辦法解決,甚至做出會讓自己更後悔的事來消極地發洩?有時能控制自己的話,我便壓下自己的情緒,擠出一個笑臉,引導他向正面的方向去想辦法解決,他脾氣卻反而更大。... 3.4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