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初生嬰兒研究咁講 任由BB哭,一定唔好?——讓新手父母鬆口氣的研究 POPA編輯部24/12/2020 14/06/2021 研究中的所謂的Cry it out,並非「任由孩子哭到天荒地老都狠下心腸」,而是父母即使不馬上抱起孩子,也會細心觀察孩子的需要,並隨孩子的成長給予空間,學習自我安撫。... 4.6K1
成年孩子書寫省思 家人站在抑鬱風眼之中,我們可以做什麼? 子非魚22/12/2020 14/06/2021 在這兩個月間,我不停反問自己「你是否不夠愛爸爸?」「為什麼你會這麼沒有耐性?」「你不是說好要照顧他到老嗎?」「為什麼你要發他脾氣?」我甚至乎曾經出現放棄他的念頭……... 1.9K1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家庭治療師:別再「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了!父母不需要偉大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17/12/2020 14/06/2021 若我們都能成為恰如其分、「不需偉大」的父母,子女長大後能夠與自己理性討論,不需因為我們是「父母」的身份而處處忍讓,我們亦不受英雄主義作崇而要做兒女的拯救者,不會為贏得其他人的讚賞,而剝奪了子女鍛鍊解決問題的機會。孩子才能長成成熟的大人。... 8.4K5
Watch LaterAdded 06:04 6-9歲Podcast小學生涯爸媽練習生 🎧爸媽練習生|大哥哥上小學了 Yan11/12/2020 24/05/2023 由幼稚園升上小學,對孩子而言是一個里程碑,對父母而言何嘗不是!POPA課室負責人Yan本來是小學老師,多年後大兒子也升上小一,她方才發現小學生媽媽真不易當~!相信你們都會有所共鳴!... 12.7K110
9-12歲研究咁講青少年 師生關係比你想像中重要|影響孩子成年後健康!? POPA編輯部11/11/2020 14/06/2021 很多家長肉緊孩子跟老師的關係,多半是因為學業。畢竟孩子喜歡老師,學習動力都會大一點。但最近美國心理學會發佈的一篇研究指出,良好的師生關係帶給孩子的影響長遠正面,而且不限於學業!... 2.2K1
6-9歲9-12歲小學生涯書寫省思 「媽媽,上班都是這樣的嗎?」—— 一次叫人冷汗直標的工作面試 MOoMOo麻媽10/11/2020 14/06/2021 公司實行5天工作,辦公時間係早上8點至下午3點半。每日工作日程都比較緊湊。去pantry洗杯、沖咖啡、或者食早餐等私人事務,可以提早在辦公時間前返嚟預備好。總之準時8點開始工作,遲1分鐘人事部都會記低。... 6.7K3
1-3歲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上學前班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那可以贏多久,你有沒有想過? POPA編輯部13/10/2020 14/06/2021 「唔讀學前班,我怕小朋友會跟唔上。其他人個個都上喎。」有朋友在孩子歲幾兩歲時,開始了這樣的困惑。而我記得在她還未生孩子前,明明笑說過:要上學前班預備返學,咁洗唔洗再推前啲,上預備班去預備上學前預備班?很多苦惱和掙扎,還是當父母後才能明白。只是上學前班真的能讓孩子贏... 2.5K1
9-12歲書寫省思青少年 子女用手機網上交友,父母是要放手還是管教? 女人迷|回家吧02/10/2020 23/05/2024 台灣高雄曾發生14歲少女因手機軟體結識網友後被軟禁,引起社會軒然大波。青少年手機交友,家長究竟該管還是不該管?若遇見危機,如何教導青少年機警自保?... 5.4K2
小學生涯書寫省思 前小學助教:孩子不專注是真的嗎?還是只因我們的「無視」? 希婷16/09/2020 25/05/2023 我們經常以學生的「上堂狀態」來判斷一個小朋友專唔專注,但其實諗深一層,「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對大部份小朋友根本就「唔人道」,更何況那些本身好動活躍的孩子?... 4.5K2
3-6歲專家同行小學生涯幼兒教育 父母別再迷思:多讀興趣班,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劉怡虹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16/09/2020 27/09/2024 對我而言,理想的是,孩子在各成長階段中,找到不同喜愛的興趣去促進全人的發展。但我亦時刻提醒自己,父母的參與,比任何人或事,包括興趣班,在孩子(特別是幼兒)的發展中都更加重要。... 11.4K1
專家同行小學生涯 孩子上課不敢發問,除了叫他「不用害羞」還可以說什麼? MamaCoach Winnie(父母效能訓練認證導師)15/09/2020 14/06/2021 媽媽問女兒:「你是否對向老師發問問題,覺得有點難為情?」女兒說:「是,問問題是不好的, 蠢的人才問問題……」媽媽聽到女兒說出觀點後,再追問:「如何不好呢?」女兒幽幽地說:「總之就是不好……」媽媽:「是誰告訴你的?」... 5.3K2
成年孩子書寫省思 悲慘人生都是父母害的?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談童年傷痕如何被治癒 女人迷|回家吧13/08/2020 23/12/2022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描述了幾個寂寞的孩子,他們的成長故事。如果我的出生只是為了某些目的,如果我無法達成父母對我的要求,那我是不是就不配擁有愛?高文英創作的《喪屍小孩》繪本會讓你看到,孩子要的從來不是食物,而是母親的溫暖。... 4.8K1
初生嬰兒書寫省思 在職媽媽:我踏上第二次母乳路,沒想到比第一次還要緊張 C媽12/08/2020 14/06/2021 回想第一胎我在產假時餵母乳很順利,孩子生長得非常迅速,怎料上班、泵奶、洗奶樽、半夜又要起來餵夜奶的折騰下,我休息不足,加上各種壓力,奶量越來越少,由一開始泵到8安士,減至5安士。... 5.2K1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青少年家長:窩在房間雙眼緊盯屏幕,兒子快變「宅男」怎麼辦? MamaCoach Winnie(父母效能訓練認證導師)11/08/2020 14/06/2021 早上一睜開眼,只見我家那睡到自然醒的13歲男孩,橫躺在沙發上盯着手機,直至差不多半小時後,他仍然原封不動地同一個姿勢。通常我只能在午餐或晚餐桌上跟他碰面,其他時間他都窩在房內,比古代的黃花閨女更深閨!... 5.3K1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致成年後的我們:要如何跟父母共處?又該在何時放開孩子? 女人迷|回家吧30/06/2020 23/12/2022 作為孩子,你可以開始透過接受對爸媽的失望,開始跳脫在不被理解與陪伴的驚嚇情緒以後,能慢慢靠自己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作為父母,則是可以開始理解自己有哪些行為其實是出自於自己的需求,理解不是對方做不到,而是我先有求於你。... 4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