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系列 |給父母的情緒課|情緒控制不來,只能夠覺察和接納? 編輯 Samantha19/08/2022 09/03/2023 「情緒」,明明打從出生那日開始,每刻都伴著我們,我們卻對它們不甚了解。難怪還是有很多人說「接納?覺察?咁即係點呀?」... 2.6K1
6-9歲9-12歲冷知識小學生涯有根有據 冷知識報導:交通噪音會延緩小朋友認知發展!? 編輯 Anna18/08/2022 12/04/2023 上面提到嘅專注力,係指專注於個別任務的能力;而記憶力,則係特別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即係將某啲資訊記喺心入面,然後運用返出嚟嘅能力。領導研究的Dr. Maria Foraster形容,呢兩種認知發展都對學習非常重要,係解難、推理、數學及語... 1.1K1
專家同行 高低敏兒食飯是怎樣的體驗?一日三次吞針 VS 塞食物入黑洞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10/08/2022 打個比喻,有一日你一次過生了幾十粒飛滋,我相信你也會邊吃飯邊刺痛得流淚,也會盡你能力不讓食物碰到任何一粒飛滋吧?如果你能代入,那麼似乎「口部高敏兒」的「嘴巴討厭被碰」、「不刷牙不抹嘴」、「極度偏食」就十分情有可原。我曾見過一個孩子,他不單止十分偏食,皮黃骨瘦,一口... 3.4K2
3-6歲6-9歲專家同行 要孩子收拾玩具,為什麼是個天大的挑戰!?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10/08/2022 18/08/2022 我觀察我家兒子小寶大概6歲以後,才比較能理解「為什麼我需要收玩具」,雖然不喜歡做,但他知道他是這個家的一份子,而且他也喜歡乾淨的家,所以需要一起維護環境整潔。但是,即使了解「喜歡做」跟「需要做」的差別了,面對收玩具等家事,小寶當然還是會說他不想做,雖然他心中知道他... 4.1K2
冷知識有根有據 冷知識報導:現代父母太忙,親子時間少咗? 編輯 Anna10/08/2022 12/04/2023 考考大家|以前七八十年代嘅家長忙搵食,所以無乜時間同小朋友相處;而家嘅父母亦都要日日返工,而且工時愈來愈長。咁大家估下,舊時代定現代陪仔女嘅時間比較多?原來時代真係一直進步緊!《婚姻與家庭期刊》一篇研究分析咗11個國家橫跨1965年至2012年嘅親子時間數據,佢哋... 1.3K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二回 ——在發洩與抑壓之外 編輯 Samantha09/08/2022 16/11/2023 因為我們深怕會失控,也會很想孩子早日學會「控制」,只是在禁止發洩行為的同時,我們很容易把憤怒的情緒都一併壓下去了。然而,憤怒才不會壓下去就消失。過度的壓抑通常都會讓憤怒積存起來,不是不爆,只是未爆。... 2K2
1-3歲3-6歲專家同行 家長求助|孩子被搶玩具,父母怎麼做?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04/08/2022 12/04/2023 若孩子不曾碰到被搶玩具的情況,可能最強烈的情緒是被嚇倒了:「在家都沒有人會跟我搶玩具,現在發生什麼事?」發生不習慣的事件時,小小孩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了解狀況。其他情緒也有可能是「很想玩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玩」的委屈困惑,或是「我現在就想玩但被搶走了」的失望等。... 4.1K1
3-6歲6-9歲專家同行 話多進取型孩子也會交不到朋友?——從丸尾同學說起(下)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29/07/2022 09/03/2023 上次講到,即使是如丸尾同學般貌似話多進取的孩子,也可能會因為Theory of Mind(心智理論,下稱ToM)弱,讀不懂別人的內心想法,而在交朋友上屢屢碰釘。那怎樣幫助這些社交差的孩子?... 4.2K5
3-6歲6-9歲專家同行 話多進取型孩子也會交不到朋友?——從丸尾同學說起(上)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29/07/2022 09/03/2023 是的,「社交差」不一定是指那種頭聳聳,不敢望人,也完全不敢與人傾偈那種,他們還可以化身為丸尾的言行那般:「太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只懂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喜歡的」、「讀不懂別人沒有興趣的想法」。這些看似外向進取的表現,也許就是孩子交朋友路上的「趕客」行為。... 5.2K2
研究咁講 情緒系列|「知驚」——恐懼都有界限 科豆26/07/2022 14/03/2023 小朋友學識面對恐懼,對於佢嘅情緒發展係一個重要嘅里程碑。不過,如果孩子是遭受到暴力對待、精神上的虐待或性侵犯,這些創傷情境所引起的恐懼和焦慮,與正常童年經驗的恐懼對小朋友嘅影響係完全唔同!... 7773
研究咁講 研究:媽媽不快樂,所以孩子不快樂? POPA編輯部20/07/2022 22/03/2023 來看看美國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的研究,心理學助理教授 Chrystyna Kouros 指媽媽抑鬱徵狀程度較高,孩子確有較大風險會出現抑鬱或焦慮徵狀,不過有些孩子卻能「逃出命運」,原來這是因為關鍵不在於媽媽抑鬱有多嚴重,而... 1K2
研究咁講 研究:仔女電視睇得多,父母壓力反而會大咗? POPA編輯部19/07/2022 22/03/2023 你以為電子奶咀讓你有得抖,研究話你知,孩子電視睇得多,父母壓力反而會大咗。原因喺啲廣告度!一個由美國 University of Arizona 牽頭的研究去年底訪問了 433 名 2 至 12 歲兒童的家長,研究員發現當家長經常把讓孩子看電視,等自己有得 tak... 7681
1-3歲3-6歲專家同行 食飯慢吞吞,又含住唔吞:父母的超崩潰餵飯實錄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13/07/2022 是的,讓我告訴你,要好好吃一口飯真是不容易的。我們先來解構一下,身體的咀嚼吞嚥兵工廠是怎樣運作的:首先孩子要用匙羹撈起一口飯,然後張開嘴唇,接著他的牙骹要好像上了磨打般打圈地動——同時他的牙齒要咬,脷仔也要不停工作,把飯和口水充份混合。直到他終於準備好了,大腦就要... 6.4K4
研究咁講 情緒系列|面對恐懼「知驚」——都係生存技能? 科豆07/07/2022 14/03/2023 恐懼,幾乎係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感覺。而且就同所有情緒一樣,都有用處。無咗恐懼,天不怕地不怕,企係懸崖旁邊唔知驚、見到賊都唔識怕,命仔真係凍過水。... 2.3K1
1-3歲研究咁講 研究:仍然在 Trouble Two 都應該要慶賀!? POPA編輯部28/06/2022 22/03/2023 此情此景,形容2歲小朋友Trouble Two似乎都不為過吖?然而,咁樣下標籤,對佢哋不單止唔太公道,甚至乎可以話係錯晒重點——因為呢個變化表住小朋友心理發展上正經歷巨大成長,做父母的其實應該拍手慶祝先啱!呢個人仔,以前好似一嚿飯,淨係食瞓痾,但而家佢開始建立自主... 2.1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