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感恩讓愛更持久:科學教你如何讓另一半改變更有效! 編輯 Samantha13/11/2025 13/11/2025 大家有沒有發覺,無論愛情走過多少年,我們總會對另一半有些小期望?或許是希望對方多點情感表達,或是少點嘮叨,甚至改改消費習慣。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別只顧「要求」,試試感恩的力量!研究顯示,當你感謝伴侶的改變努力,他們會更有動力堅持下去,讓關係更和諧!...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家庭裡那股看不見的「情緒氣候」,正在形塑孩子的成長 編輯 Samantha11/11/2025 13/11/2025 想像一下,家裡的空氣不只有溫度、濕度,還瀰漫著一種氛圍,代表著家庭成員之間長期互動的模式,以及家庭對待感受和表達感受的態度。美國臨床心理學家Dr. Ronald Frederick稱之為「情緒氣候」(emotional climate)。...
編者話 孩子不是挑戰你!?一個轉念令親子關係大躍進! 編輯 Samantha07/11/2025 10/11/2025 我們通過那場講座,只是希望讓家長明白「孩子不是不肯做,而是未做到,因為他當下正欠缺某些技能。」 ——單單是這個轉念,已能讓家庭關係轉向,不再糾纏於孩子的態度。...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愈罵愈錯?或許大人才是孩子壞脾氣的始作俑者 語冰05/11/2025 06/11/2025 有一晚我跟兒子枕邊細語。他竟細數往事起來,說有一次我如何如何責備他,另一次又怎樣怎樣懲治他。我驚訝道「那是去年的事,你還記住?」兒子說「媽媽鬧我的事會記很久,一記起又嬲」。看來,我最錯的,是當初想盡辦法去遏止他哭泣。原來,他那些壞脾氣和連串劣行,並不是無中生有,而...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錯失恐懼症惹的禍?13.6%波蘭父母表示後悔生育 編輯阿E04/11/2025 10/11/2025 有好些父母因為「怕錯過」,就「趕住」踏入父母呢個角色。研究指出,大家各有不同嘅錯失恐懼症「病徵」——怕自己無機會經歷「湊仔」呢個人生階段;怕同輩個個都有仔女,自己落於人後。呢啲焦慮同比較,推動住佢哋倉促做決定,最終帶嚟嘅唔係幸福嘅家庭,而係處於後悔之中。...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青少年 搭膊頭都有錯?而我不知道青春期孩子在想什麼 編輯Carrie30/10/2025 04/11/2025 「唔好掂我!」——就在手放在她肩上的瞬間,女兒甩開了。我完全感受到她對被搭膊頭這件事是有多厭惡。最後照片是勉強拍了,但當刻我很難堪,亦有點氣憤,甚至覺得整個旅程也不想再拍照了。...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生育是2個人的事:精子品質都有保鮮期? POPA編輯部28/10/2025 10/11/2025 我哋好少聽到社會會提醒男人「要趁早生」,甚至調返轉「遲啲仲好啦」。事業穩定啲、經濟能力強啲、個人成熟啲,彷彿男人永遠有時間。不過,科學研究並唔係咁講。事實上,男性嘅精子品質亦會隨住年紀而留下歲月痕跡,令突變率增加。...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年輕時中途放棄運動,或影響成年後的心理健康? 編輯阿E17/10/2025 04/11/2025 Ohio State University同Baylor University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青春期時期持續參與校隊或體育活動嘅小朋友,成年後出現焦慮同抑鬱症狀嘅風險明顯較低。最出人意表嘅係:中途放棄運動嘅人,心理健康狀況竟然比從未參加過運動嘅人更差!...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長大後學琴的挫敗,讓我醒覺對孩子曾是如此苛求 語冰15/10/2025 04/11/2025 或許,我們離開校園太久,漸漸忘記了學習是什麼一回事,直到我開始學起鋼琴來。我勤力地練習,一首歌,練上百次都未能彈好,是等閒事。等等……那不就和兒子寫字的情況一樣嗎?他才學字幾個月了?我怎能要求他字字都工整無缺?原來,我曾經對他那樣苛求。兒子,真對不起,媽媽錯了。...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哈佛心理學家:擁有穩固關係的伴侶會說的7句話 編輯Carrie08/10/2025 15/10/2025 建立穩固關係需要時間與用心,跟伴侶分享內心私密沒想像中容易。尤其當沒有得到對方的同理,就會很受傷,但我們要相信言語的力量,一句溫暖的說話可以令彼此走得更近。...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媽媽的焦躁不安,是因為我們把孩子的責任都看成自己的 C媽03/10/2025 15/10/2025 現在每當看到小一的媽媽為孩子的學業焦躁不安,我就像看見從前的自己一樣。今日我反而能夠安慰這些家長:慢慢來,不用急,孩子只是小一生,需要逐步適應和學習。我們家長也是一樣,要學會細心觀察孩子的學習情況,按孩子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期望和態度也很重要。...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幽默的人有福了:逾5成孩子長大後認同親子關係良好 編輯阿E30/09/2025 04/11/2025 啲人成日話幽默會令情侶關係更親密,但原來識得搞笑,唔只係拍拖追女仔有用,喺親子關係中一樣係無敵武器。Penn State最近一項研究就指出,幽默可以成為父母同小朋友之間搭建緊密關係嘅橋樑。...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擁有善良的種子就係好?善良,也要有界線。 編輯阿E25/09/2025 24/09/2025 劍橋大學最近一項追蹤超過一萬名小朋友嘅大型研究發現:善良,係由愛滋養出嚟。結果非常清晰,同父母關係越緊密,小朋友越容易展現正面嘅社交特質。即使撇除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甚至小朋友本身嘅性格差異,呢個趨勢依然清晰。可見父母嘅愛,的確能夠為孩子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充實滿足背後,6成半以上父母感到親職孤單 編輯阿E15/09/2025 24/09/2025 我相信,好多父母都有類似呢種親職孤單嘅經歷。有啲人可能連自己嘅需要都未必察覺到,但我估更多父母其實知自己好攰,但只能夠選擇忽略。也許因為「自己」長期都唔係被放在第一位;又或者,當照顧好孩子以後,已經無餘力再照顧自己嘅心靈。...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如何走過情緒風暴?孩子要的是個懂他的大人 編輯 Samantha11/09/2025 16/09/2025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情緒崩潰,都會試圖出手「處理」,無論是提供不同的方法、說教講理,或者大聲喝止。我們常收到家長提問,就是如何「平息」孩子的情緒風暴。...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1個人原來都可以盡興:新世代更享受單身滿足感? POPA編輯部09/09/2025 10/09/2025 為什麼青少年會享受這種單身滿足感?研究推測,這可能與他們更重視個人自主性有關,例如專注於學業、興趣或自我成長,而非急於進入浪漫關係。此外,現代社會對單身的接納度提高,讓年輕人不再覺得保持單身是「不正常」。他們也可能對關係形式更開放,例如傾向於非傳統的交往模式。...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孩子情緒大爆發!大人有聽懂他們的需求嗎? 靜心04/09/2025 10/09/2025 很多時,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很不錯,我們便容易以為說道理就可以解決。然而我們或許都試過當小朋友情緒大爆發時,跟他說教是沒有用的。大人也一樣,氣在頭上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正所謂「火遮眼」。當下只需要陪伴,讓情緒慢慢流過就好。...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過渡開學適應,父母該做的6件事 POPA編輯部25/08/2025 02/09/2025 開學在即,我哋知道有唔少學校其實已經提早開學,唔止學生,連媽媽爸爸都可能會緊張埋一份!今日想同大家講下開學適應,只要早啲做好心理建設,就能夠更好咁準備孩子身心,面對新一學年嘅挑戰!...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40歲媽媽的中年危機:在家庭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 編輯Carrie08/08/2025 01/08/2025 踏入40歲,生活彷彿來到分水嶺。身體開始出現變化,家庭與事業壓力倍增,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年幼子女,讓人身心俱疲。面對中年危機與更年期的來臨,許多媽媽在自我價值與角色認同間掙扎。唯有學會照顧自己,勇於尋找新方向,才能在40歲之後,迎接人生另一階段的成長與蛻變。...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手足成長差異:為什麼同一個家庭,孩子有不同的童年回憶? POPA編輯部06/08/2025 06/08/2025 手足成長差異是許多家庭常見的現象。雖然兄弟姐妹出生於同一個家庭,但家庭環境、父母情緒、出生順序及孩子個性等因素,導致他們對童年記憶和待遇的感受大相逕庭。...
書寫省思 孩子1句「你是最好的媽咪」,開啟愛的表達新篇章 靜心04/08/2025 31/07/2025 「媽咪,你是最好的媽咪!」兒子一句真摯的讚美,讓母親熱淚盈眶,開啟愛的表達新篇章。回想自己童年與父母的相處。從兒子的勇敢表達中,反思如何向自己的父母說出愛與感恩。愛的表達不僅溫暖親子關係,也能跨越世代,帶來深刻的感動與啟發。...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戒片」有沒有最佳時間?和幼兒進行Potty Training你要知 特約編輯Kathy30/07/2025 29/07/2025 戒片本來就好似「盲盒」一樣,一日未打開,一日都未知是易或難!
人物訪問教養省思 孩子成長紀錄|剝毛豆的小手教會我用雙手感知世界 歡迎投稿28/07/2025 07/08/2025 我總以為孩子成長是一場「被照顧」的過程。但那天我明白了,其實他們一直在「自己長大」,只是我們是否願意放慢腳步,陪他們練習。...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別以「威迫利誘」管教孩子!專家教你按年齡教導紀律 POPA編輯部23/07/2025 29/07/2025 「威迫利誘」通常只令孩子因為驚而暫時聽話,並唔能夠真正明白行為背後的道理,無法促進長遠的行為改變。...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母女大戰!互相嫌棄過後,還是會相親相愛嗎? 編輯Carrie18/07/2025 29/07/2025 一個即將踏入青春期的小四女兒跟一個疑似步入更年期的阿媽,正面交鋒起來絕對是災難級。母女大戰一觸即發,只看是哪方按捺不住先挑起火頭。...
Watch LaterAdded 04:59 0-1歲初生嬰兒動畫短片學前教育幼兒教育 幼兒playgroup真係玩耍中學習?研究指BB 15個月大前上堂不見效果 POPA編輯部14/12/2022 14/12/2022045.6K348
Watch LaterAdded 09:43 Podcast用聲音回答你 🎙️Time-out如果真有效,為何孩子會哭得更厲害?或許我們都忽略了…… 編輯 Samantha07/09/2021 06/09/202307.6K92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感恩讓愛更持久:科學教你如何讓另一半改變更有效! 編輯 Samantha13/11/2025 13/11/2025 大家有沒有發覺,無論愛情走過多少年,我們總會對另一半有些小期望?或許是希望對方多點情感表達,或是少點嘮叨,甚至改改消費習慣。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別只顧「要求」,試試感恩的力量!研究顯示,當你感謝伴侶的改變努力,他們會更有動力堅持下去,讓關係更和諧!...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家庭裡那股看不見的「情緒氣候」,正在形塑孩子的成長 編輯 Samantha11/11/2025 13/11/2025 想像一下,家裡的空氣不只有溫度、濕度,還瀰漫著一種氛圍,代表著家庭成員之間長期互動的模式,以及家庭對待感受和表達感受的態度。美國臨床心理學家Dr. Ronald Frederick稱之為「情緒氣候」(emotional climate)。...
編者話 孩子不是挑戰你!?一個轉念令親子關係大躍進! 編輯 Samantha07/11/2025 10/11/2025 我們通過那場講座,只是希望讓家長明白「孩子不是不肯做,而是未做到,因為他當下正欠缺某些技能。」 ——單單是這個轉念,已能讓家庭關係轉向,不再糾纏於孩子的態度。...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愈罵愈錯?或許大人才是孩子壞脾氣的始作俑者 語冰05/11/2025 06/11/2025 有一晚我跟兒子枕邊細語。他竟細數往事起來,說有一次我如何如何責備他,另一次又怎樣怎樣懲治他。我驚訝道「那是去年的事,你還記住?」兒子說「媽媽鬧我的事會記很久,一記起又嬲」。看來,我最錯的,是當初想盡辦法去遏止他哭泣。原來,他那些壞脾氣和連串劣行,並不是無中生有,而...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錯失恐懼症惹的禍?13.6%波蘭父母表示後悔生育 編輯阿E04/11/2025 10/11/2025 有好些父母因為「怕錯過」,就「趕住」踏入父母呢個角色。研究指出,大家各有不同嘅錯失恐懼症「病徵」——怕自己無機會經歷「湊仔」呢個人生階段;怕同輩個個都有仔女,自己落於人後。呢啲焦慮同比較,推動住佢哋倉促做決定,最終帶嚟嘅唔係幸福嘅家庭,而係處於後悔之中。...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青少年 搭膊頭都有錯?而我不知道青春期孩子在想什麼 編輯Carrie30/10/2025 04/11/2025 「唔好掂我!」——就在手放在她肩上的瞬間,女兒甩開了。我完全感受到她對被搭膊頭這件事是有多厭惡。最後照片是勉強拍了,但當刻我很難堪,亦有點氣憤,甚至覺得整個旅程也不想再拍照了。...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生育是2個人的事:精子品質都有保鮮期? POPA編輯部28/10/2025 10/11/2025 我哋好少聽到社會會提醒男人「要趁早生」,甚至調返轉「遲啲仲好啦」。事業穩定啲、經濟能力強啲、個人成熟啲,彷彿男人永遠有時間。不過,科學研究並唔係咁講。事實上,男性嘅精子品質亦會隨住年紀而留下歲月痕跡,令突變率增加。...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年輕時中途放棄運動,或影響成年後的心理健康? 編輯阿E17/10/2025 04/11/2025 Ohio State University同Baylor University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青春期時期持續參與校隊或體育活動嘅小朋友,成年後出現焦慮同抑鬱症狀嘅風險明顯較低。最出人意表嘅係:中途放棄運動嘅人,心理健康狀況竟然比從未參加過運動嘅人更差!...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長大後學琴的挫敗,讓我醒覺對孩子曾是如此苛求 語冰15/10/2025 04/11/2025 或許,我們離開校園太久,漸漸忘記了學習是什麼一回事,直到我開始學起鋼琴來。我勤力地練習,一首歌,練上百次都未能彈好,是等閒事。等等……那不就和兒子寫字的情況一樣嗎?他才學字幾個月了?我怎能要求他字字都工整無缺?原來,我曾經對他那樣苛求。兒子,真對不起,媽媽錯了。...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哈佛心理學家:擁有穩固關係的伴侶會說的7句話 編輯Carrie08/10/2025 15/10/2025 建立穩固關係需要時間與用心,跟伴侶分享內心私密沒想像中容易。尤其當沒有得到對方的同理,就會很受傷,但我們要相信言語的力量,一句溫暖的說話可以令彼此走得更近。...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媽媽的焦躁不安,是因為我們把孩子的責任都看成自己的 C媽03/10/2025 15/10/2025 現在每當看到小一的媽媽為孩子的學業焦躁不安,我就像看見從前的自己一樣。今日我反而能夠安慰這些家長:慢慢來,不用急,孩子只是小一生,需要逐步適應和學習。我們家長也是一樣,要學會細心觀察孩子的學習情況,按孩子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期望和態度也很重要。...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幽默的人有福了:逾5成孩子長大後認同親子關係良好 編輯阿E30/09/2025 04/11/2025 啲人成日話幽默會令情侶關係更親密,但原來識得搞笑,唔只係拍拖追女仔有用,喺親子關係中一樣係無敵武器。Penn State最近一項研究就指出,幽默可以成為父母同小朋友之間搭建緊密關係嘅橋樑。...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擁有善良的種子就係好?善良,也要有界線。 編輯阿E25/09/2025 24/09/2025 劍橋大學最近一項追蹤超過一萬名小朋友嘅大型研究發現:善良,係由愛滋養出嚟。結果非常清晰,同父母關係越緊密,小朋友越容易展現正面嘅社交特質。即使撇除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甚至小朋友本身嘅性格差異,呢個趨勢依然清晰。可見父母嘅愛,的確能夠為孩子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充實滿足背後,6成半以上父母感到親職孤單 編輯阿E15/09/2025 24/09/2025 我相信,好多父母都有類似呢種親職孤單嘅經歷。有啲人可能連自己嘅需要都未必察覺到,但我估更多父母其實知自己好攰,但只能夠選擇忽略。也許因為「自己」長期都唔係被放在第一位;又或者,當照顧好孩子以後,已經無餘力再照顧自己嘅心靈。...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如何走過情緒風暴?孩子要的是個懂他的大人 編輯 Samantha11/09/2025 16/09/2025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情緒崩潰,都會試圖出手「處理」,無論是提供不同的方法、說教講理,或者大聲喝止。我們常收到家長提問,就是如何「平息」孩子的情緒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