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路上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跟你分享|學習大學問(2)有效學習 POPA編輯部02/09/2019 05/11/2024 華盛頓大學路易士分校的心理學教授Henry L. Roediger III & Mark A. McDaniel在他們合著的書《Make it stick》中,就有詳盡的有效學習策略解說,今天跟大家分享當中其中幾個竅門。... 6.4K4
中學路上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跟你分享:學習大學問(1) POPA編輯部31/08/2019 05/11/2024 「活到老學到老」很動聽,但說實話,很少人真正懂得應該如何學習。要是我們能掌握當中竅門,也許也能給孩子一點建議,讓他們學習得更加得心應手。... 9.5K6
研究咁講青少年 在這個暑夏,孩子想大人明白的是…… POPA編輯部29/08/2019 14/06/2021 社會事件自兩個多月前爆發,至今尚未平息。年輕人無論怎樣取態,也首當其衝,成為當中最受影響的群體之一。開學在即,他們到底正在經歷怎樣的一個暑夏?... 3.6K4
冷知識懷孕期研究咁講 母嬰冷知識|初生BB免疫力邊度嚟? 科豆16/08/2019 12/12/2023 編輯:「有媽媽問初生BB嘅免疫系統未發展好,遇到細菌係咪一定會打輸?」科豆:「無錯,BB免疫力係會較低。不過,喺孕期最後3個月,BB會經胎盤得到媽媽身體入面嘅抗體……」... 7.1K3
3-6歲研究咁講 華人家庭的陌生事:齊來學如何召開家庭會議 POPA編輯部08/08/2019 14/06/2021 美國註冊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Dr. Jane Nelsen 坦言,要規劃家庭會議的確不容易,年紀太小的孩子可能會搗亂、年紀大點的又可能會嫌老土,更重要是,家長自己本身也沒學過要怎樣組織和主持一場家庭會議!... 9.1K2
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五大消費原則,錢買得到的幸福感 POPA編輯部31/07/2019 30/07/2019 很多父母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畢竟打理一頭家,每天都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洗衣掃地、處理雜務,弄得又累又大壓力。見到有父母可以很優雅悠閒,大家不禁想問,那是裝出來的吧!還是他們有什麼秘訣!?... 9.3K5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 科技革命不在未來,而在孩子的成長路 思路(註冊社工)29/07/2019 14/06/2021 家長或者教師應該堅持讓下一代學好「傳統」技能,還是讓他們早日學習和適應未來的一套?這就如在工業革命時期叫村民選擇應否放棄教授子女傳統手藝,讓他們改去學習操作機器一樣,教人不捨又不安……... 6.1K4
專家同行 當孩子目睹暴力行為而感到困擾,父母應怎辦? POPA編輯部25/07/2019 08/08/2019 之前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調查報告形容,社會猶如出現「精神健康疫症」,疑似抑鬱症個案於本年6月至7月逃犯條例修訂爭議期間大幅上升。修例事件已由政治風波演變成影響香港市民身心健康的精神健康危機,即使我們刻意不讓孩子看到電視上的衝突畫面,他們總會在不同渠道接收到... 6.3K3
研究咁講 你恨過你的孩子嗎?心理學家告訴你不用愧疚 POPA編輯部22/07/2019 20/10/2019 「有時,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不知這個念頭是否曾經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令你感到恐慌和愧疚,擔心自己會給孩子造成痛苦和傷害?母愛一直被宣揚為「偉大無私」,但對於現實中的母親來說……... 6.5K2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不要將「愛」與「溺愛」混為一談 POPA編輯部18/07/2019 14/06/2021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想滿足孩子需要時,另一半卻指責你溺愛孩子?或者家中有長輩以愛錫孩子為名,在你眼中卻是縱容縱壞?到底該如何區分真正的愛與溺愛?... 23K5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別看輕毛公仔給小孩的意義 Mo媽15/07/2019 14/06/2021 小朋友身邊總有一兩隻別具意義的毛公仔或者小毛巾,無論瞓覺、出街,甚至旅行都要跟身。爸爸媽媽會唔會覺得困擾?有親友勸過你地幫小朋友戒公仔嗎? 不如等我地先從心理學角度了解下呢個現象!... 13.7K5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家庭治療師:放榜時刻,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同行 李姑娘(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11/07/2019 14/06/2021 人在無助或受壓的情況下,會希望自己至親的人能及時回應自己的情感需求。放榜時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支援,就如一同經歷患難般,有的能患難見真情,這份情感足讓他們在一生中偶然回帶回顧,成為修補關係的黏合劑。... 4.4K6
0-1歲1-3歲3-6歲初生嬰兒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父母必問:孩子有分離焦慮點算好? POPA編輯部10/07/2019 14/06/2021 孩子對分離感到不安,父母要如何做?第一步是我們要先理解小朋友出現分離焦慮很正常。那是他們情感和認知發展的表現,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因為性格和養育環境的不同,有的小朋友適應得快些,有的小朋友適應得慢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6.2K3
專家同行 真善美或假惡醜?我們就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開端 海豚ee08/07/2019 10/06/2019 孩子的童年是否美好,跟家長的關係太大了。不是錦衣玉食,每年外出旅遊才叫幸福。真正幸福的孩子,能從小見識父母健康的人生觀,不必長大後痛苦糾結。你示範荊棘,他眼裡便有了荊棘;你示範微笑,他便往微笑的人群中走去。... 4.6K2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蒙特梭利教師:學習沉默,做孩子最佳的聆聽者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04/07/2019 14/06/2021 我一直以為給他建議,是為他好;現在看來,我之前的一大堆建議,只是在加強他覺得自己很差勁的感覺。他為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只好不斷搵藉口。... 7.1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