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省思 兄弟姊妹間的爭鬧,其實是一種人際關係的學習 初22/08/2017 30/10/2018 每天看着蝦米兄妹爭玩具、吵架,其實真的很心煩。家有兩孩的父母有同感嗎?「唔俾玩呀,我砌緊㗎。」「你唔可以霸晒啲積木㗎!我都有份玩㗎。」公説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可以怎麼介入這些每天上演一百幾十萬遍的混戰之中呢?... 8.2K3
書寫省思 世上沒有一百分的父母,用同理心交換批評可以嗎? 初14/08/2017 28/02/2023 這個世代當家長,有說不出的壓力,因為社會有成千上萬對眼睛監察着你怎樣教仔,只要爸爸媽媽們稍有行差踏錯,就會受盡抨擊,甚至來個網絡公審。有多少人真的會帶着同理心走近,關心一下爸爸媽媽們到底是怎麼了?... 4.7K3
專家同行 遊戲治療師:孩子本來擁有美好特質,「趕忙」卻使他們迷失 王婷欣(英國註冊遊戲治療師)11/08/2017 16/09/2018 五歲的女孩近來情緒有點波動,自信心偏低,以往能力範圍內做到的、不需發問的,現在都需要向他人尋求確認。是什麼讓他行為倒退?... 3.8K0
書寫省思 為孩子安排密麻麻的時間表,原來會影響他們面對人生的抉擇 科豆07/08/2017 05/10/2019 安排了這麼多的課外學習,究竟是為了填滿小孩的「多餘時間」,還是用來填滿我這個家長的「空虛及脆弱的心靈」﹖... 4.5K1
書寫省思 父母希望做孩子的伯樂,但不知不覺卻可能成了馴馬師…… 傑爸爸04/08/2017 13/10/2020 我執教鞭也有十年,看著每位學生的發展,更令我相信每一個人也有其天賦能力,但當上父親卻令我反思,在發展潛力的過程中,孩子所經歷的到底是怎樣的童年?... 3.9K4
專家同行 遊戲治療師:只爭取認同感的學習,是愉快學習的阻擋 王婷欣(英國註冊遊戲治療師)02/08/2017 16/09/2018 在校是模範生,在家卻判若兩人,這位十歲男生的父母說,若果他在學校是天使,在家便是魔鬼。完美的孩子為什麼有兩面?... 4.5K3
小學生涯書寫省思 家有二寶:要讓大的為細的牽頭選校嗎? 初31/07/2017 03/09/2021 本打算讓大的為細的牽頭選校,偏偏最近在好奇心驅使下參加了一所男校的家長簡介會,該校校長的分享成為我選校大計的一大衝擊,我發現我的想法大錯特錯……... 2.4K1
Watch LaterAdded 04:15 動畫短片 【動畫】建立健康親子關係|接納孩子從接納自己開始 POPA編輯部26/07/2017 17/07/2025 做父母的使命感促使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必須任何時候都愛子女,但父母也是人,也會犯錯,這種想法到底會令我地成為更好的父母?還是會將我們推向壓力的深淵?只有當一個人能夠接納自己的真實存在,才能不斷成長,與他人的關係也會變得真實自然。所謂的「真實存在」是指我們每一個人成長... 40.8K839
人物訪問 運動讓我從全職媽媽的山洞走出來 歡迎投稿18/07/2017 07/06/2023 為了健康減肥,我開始踏上運動這條路,當初一心只是想回復婚前的體態,卻沒想到離開了山洞,會為我的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2.9K2
書寫省思 我漸漸明白,為什麼如此多夫婦決定做「無孩一族」 Hey!mama10/07/2017 05/10/2019 你們身邊可有些朋友,明明夫婦倆都很愛小孩,卻沒有生孩子?我有,而且為數不少。以前聽他們說「世界太亂、社會太多問題、怕生出來反而累咗佢」等等的理由,都會覺得想太多了。最近,我卻漸漸能明白他們的決定。... 8.1K3
書寫省思 如果這是陪伴孩子的最後24小時,你會想怎樣過? 傑爸爸03/07/2017 29/10/2018 如果,由這一秒鐘計起,你的生命只有最後24 小時。望著孩子,你會怎樣善用這最後的時間? 2.5K2
書寫省思 放下手機,將騰出來的時間歸還給自己和子女 在信30/06/2017 13/10/2018 如果連我自己也只懂倚賴上網去「維繫」友情,那女兒將來真會與人真正相交嗎?如果孩子有情緖,我就只會拿電話出來鎮壓,那怎能疏導她的情緒?通訊比從前發達,但關係卻越疏離,溝通由說話變成文字,真的能傳情達意嗎?... 3.5K2
人物訪問 明明都是她的孩子,為甚麼她會偏心弟弟? 歡迎投稿29/06/2017 20/03/2023 我12歲那年,父母婚姻亮起紅燈,爸爸拂袖而去,剩下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身為家中長女,我逼不得已把這頭家都扛在肩頭上去。可幸的是爸爸願意繼續供養我兩姊弟,我才不致於要輟學養家。... 16.4K13
成年孩子書寫省思 沒想到成為媽媽,讓我更懂得當一個好女兒 希婷23/06/2017 25/05/2023 即使我已為人母,媽媽也沒有停止過照顧我這女兒。坐月時她天天過來煲湯煮飯陪伴我,現在我也常帶女兒去打攪她。「媽媽經」成了我們的日常對話,這位軍師傳授了不少烹飪和湊女心得給我,這次回家還罕有地跟我談起心事……... 3.8K4
Watch LaterAdded 04:11 動畫短片 放下教育任務,成為更好父母 POPA編輯部21/06/2017 04/05/2023 著名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是人際關係大師,他指出家長之所以不能感同身受地聆聽孩子,原來是因為他們腦海裡裝滿自己的「教育任務」。 甚麼是「教育任務」?簡單而言,可說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願景。早在孩子出生前,相信大家都曾想像孩子長大後會是甚麼模樣,... 38.8K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