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父母這樣說,才能令孩子合作 POPA編輯部20/09/2019 29/05/2023 每一天孩子從起床出門,到放學回家吃飯,也會出現無數個讓父母抓狂的瞬間。累壞的父母左一句「告訴你多少次了」,右一句「我叫你立即停下來」,無非是想孩子合作一點。但大家有沒有發覺好像不太管用?... 13.6K3
懷孕期研究咁講 給爸媽的建議:如何告知孩子他們要當哥哥姐姐呢? POPA編輯部19/09/2019 09/11/2023 懷了第二個(或以上)孩子,不少爸媽都會煩惱要如何給哥哥姐姐心理準備。要是你正在苦惱,先恭喜你和家人即將有多位新成員,以下是我們給你的小禮物,希望能幫助你大孩子迎接新生命~... 5.5K4
研究咁講 溝通的真諦(下集):可否不再是吵架收場? POPA編輯部11/09/2019 09/04/2020 美國心理學家兼婚姻輔導員Dr. Randi Gunther說,溝通不只是關乎兩個人之間的談話內容,更多是關乎那內容如何被傳遞和接收。試想,一句句子,只要換個表情、語氣或身體語言,已經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意思。... 7.5K3
研究咁講 溝通的真諦(上集):誤會是如何發生的? POPA編輯部10/09/2019 09/04/2020 溝通本來已經難,在衝突之中溝通是難上加難。看著另一半面紅耳赤,吊高嗓子,你會否納悶對方不可理喻卻又毫無自覺?到你嘗試辯護時,又是否總會在心中反問自己:為什麼每次也愈說愈糟?... 9.8K3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駐校社工:親子溝通,溝極唔通? 思路(註冊社工)08/09/2019 04/05/2023 親子溝通最緊要、最難學的部份其實不是說話,而是聆聽。當我們發現怎樣說都沒有用,很可能不是因為我們說不夠,而是聽不夠。讓子女知道你願意聆聽是讓他們肯坦誠地和你溝通的關鍵。... 17.8K11
書寫省思 共學共養,育兒路上我們都需要同路人 希婷06/09/2019 25/05/2023 共學讓我學習去愛和欣賞作為「媽媽」的自己,讓我更有信心善養女兒,也放心讓女兒在她們身邊成長,共養令我深刻感受到家長自身成長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家長間互相支援的難能可貴。... 6.8K3
研究咁講青少年 在這個暑夏,孩子想大人明白的是…… POPA編輯部29/08/2019 14/06/2021 社會事件自兩個多月前爆發,至今尚未平息。年輕人無論怎樣取態,也首當其衝,成為當中最受影響的群體之一。開學在即,他們到底正在經歷怎樣的一個暑夏?... 3.6K4
編輯推介 編輯推介:世界並不完美,但愛能創造奇蹟 POPA編輯部21/08/2019 27/08/2019 Auggie因為受到同學嘲笑回到家痛哭著問媽媽:「為什麼我必須這麼醜?」媽媽說:「寶貝,你不醜。」Auggie說:「你是我媽媽,你才會這樣說。」媽媽強忍著淚水,對Auggie說:「我是你媽媽,我才最瞭解你……... 5K3
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五大消費原則,錢買得到的幸福感 POPA編輯部31/07/2019 30/07/2019 很多父母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畢竟打理一頭家,每天都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洗衣掃地、處理雜務,弄得又累又大壓力。見到有父母可以很優雅悠閒,大家不禁想問,那是裝出來的吧!還是他們有什麼秘訣!?... 9.3K5
書寫省思 媽媽的前世情人復合大計 瑋瑋媽30/07/2019 19/05/2021 以前只要我在,任何事都一定要我做,假如我叫爸爸做的話,她隨時會崩潰大哭。但現在,她不但接受爸爸的幫忙,有時候更主動要求爸爸。最重要的是,她現在會說:「我鍾意爸爸!」... 9.2K7
人物訪問成年孩子 給媽媽準備大餐,卻發生了一件令我介懷的小事 歡迎投稿26/07/2019 14/06/2021 要累積情感財產,很多人會取『賺快錢』之道。譬如說,晚餐有多豐盛就準備得多豐盛、禮物就挑最名貴的,以為這就將濃情蜜意都傳遞給對方了,盡心了,卻沒多花心思在平日的相處和了解。... 5.2K4
書寫省思 假使世界不似預期,你還可以拉住媽媽的手臂 Natalie24/07/2019 23/07/2019 如果有一天,到兒子不再執著有沒有彩虹,是不是代表他已放棄了對彩虹的憧憬?是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他終究接受了沒有彩虹才是正常的現實?我只是心疼。... 6.7K12
研究咁講 你恨過你的孩子嗎?心理學家告訴你不用愧疚 POPA編輯部22/07/2019 20/10/2019 「有時,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不知這個念頭是否曾經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令你感到恐慌和愧疚,擔心自己會給孩子造成痛苦和傷害?母愛一直被宣揚為「偉大無私」,但對於現實中的母親來說……... 6.5K2
Watch LaterAdded 04:09 動畫短片成年孩子 【動畫】你的爸爸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 POPA編輯部19/07/2019 21/12/2021 美國心理學家Stephan Poulter將父親分為五種類型:苛求成就型、不定時炸彈型、消極沉默型、缺席型和良師益友型。不同的教養方式,就會將孩子塑造成不同性格的人。... 21K302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不要將「愛」與「溺愛」混為一談 POPA編輯部18/07/2019 14/06/2021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想滿足孩子需要時,另一半卻指責你溺愛孩子?或者家中有長輩以愛錫孩子為名,在你眼中卻是縱容縱壞?到底該如何區分真正的愛與溺愛?... 23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