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問教養省思 孩子成長紀錄|剝毛豆的小手教會我用雙手感知世界 歡迎投稿28/07/2025 07/08/2025 我總以為孩子成長是一場「被照顧」的過程。但那天我明白了,其實他們一直在「自己長大」,只是我們是否願意放慢腳步,陪他們練習。... 121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母女大戰!互相嫌棄過後,還是會相親相愛嗎? 編輯Carrie18/07/2025 29/07/2025 一個即將踏入青春期的小四女兒跟一個疑似步入更年期的阿媽,正面交鋒起來絕對是災難級。母女大戰一觸即發,只看是哪方按捺不住先挑起火頭。... 130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90分,還不夠好?小學生媽媽的學業成績焦慮 C媽18/06/2025 31/07/2025 除了成績以外,我們是否也應該放下成績焦慮,多欣賞孩子其他方面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多關心他們的人際關係,運動和休息是否足夠,讓他們減輕壓力,並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價值。... 150
人物訪問教養省思 全職媽媽自白書:誰說家庭跟自己只能2選1? 靜心03/04/2025 07/08/2025 全職媽媽自白:試問又有幾多人懂得全職媽媽背後的苦?在這幾年照顧兒子和屋企的日子裡,我完全忘記了我自己,忘記了約朋友吃飯逛街,忘記了和老公約會,忘記了自己的興趣,連我自己都開始頂唔順呢種「不見天日」的日子!... 30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在被捉錯處中長大的我,成了把孩子過失放大的父母 C媽27/03/2025 08/08/2025 或許我們都是在被捉錯處中長大,所以慣於聚焦在孩子過失,在白紙上看到黑色的那點,而看不到白色的部份更多。其實這樣會令孩子在學習上充滿挫敗感,很怕做錯。... 40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從戰爭到聯盟,父母的不干預成就了親密的手足情 文思21/02/2025 16/07/2025 梳理這手足情誼,我想年少時兄妹吵架真的很平常,我們的父母不立刻干預,讓我們有時間空間自己去解決大部份的爭拗,是我們以後親密的關係的重要基石。... 271
6-9歲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孩子渴望獨立之時,也是父母放手之時 C媽03/02/2025 16/07/2025 到接大仔回家,他怒氣匆匆的奔向我,用力拍了我一下,然後自己向前跑走。他的舉動激怒了我!「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在家睡午覺,還要帶著弟弟趕出來接你!」我忍不住回應。這一刻,我感覺到他開始渴望獨立的強烈反抗。... 170
人物訪問 在日港人媽媽追夢之路:我想演戲演到死的那一刻 編輯Carrie02/08/2024 13/09/2024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追夢好奢侈,Sharon坦言自己也曾這樣想,甚至早已把夢想托負在兒子身上,但當她拿出勇氣踏出第一步,就發現人生原來還有其他可能。... 441
專家同行青少年 我馴服了孩子叛逆的青春期|教養不止一條路(下)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1/05/2024 26/07/2024 青春期孩子都很叛逆?我最感恩的不是他的學業成績,而是我不用焦慮,不用以親子關係為代價,他仍很樂意和我們分享他的想法、壓力、開心不開心,我想我能夠講句:「我從哥哥的青春期畢業了!」... 3401
專家同行 放手一搏換來孩子的自學精神│教養不止一條路(上)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0/05/2024 14/01/2025 明明有些事我曾花好多力氣教,他都學不懂,但當我不再堅持孩子跟我安排的去學時,他卻會突然做到,甚至比我期望的學到更多。我見証了放手不再執著帶來的效果,自己也不再需要為了預備「教材」而感到壓力或自責。... 3281
編輯推介 《填詞L》|追夢不一定會成功,嚐盡當中苦樂也是另一種happy ending 編輯 Samantha16/04/2024 03/05/2024 最近看了電影《填詞L》,導演黃綺琳以自身經歷談追夢,同樣是高低起跌並不平坦。或許很多人會以為這齣電影關於夢想破滅,我卻認為故事想說的正是「學習接納」——接納自己的平凡,接受夢想不一定能實現,然後一起同渡當中的難過和失落。... 509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別怕「生仔要考牌」的批評|適時放手讓孩子成長! 編輯阿E15/04/2024 08/04/2024 如果因為怕咗「生仔要考牌」嘅批評而唔敢放手,或只求用大眾接受嘅方式去教,好容易令我哋忘記孩子的真正所需。... 3400
編輯推介 為興趣定搵食?從《藍色時期》看孩子的職涯規劃 編輯Carrie10/04/2024 03/04/2024 我最近正在看一齣動畫《藍色時期》,它在香港不算大熱,在日本卻有很高人氣。主角八虎是位高中生,他想行藝術這條路,媽媽卻很猶豫,不知應否支持。劇情有不少年青人職涯探索的情節,我身為母親也有很多共鳴。... 412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孩子青春期,家長的苦惱|你打算讓孩子幾歲有自己手機? 科豆25/01/2024 19/02/2024 奧斯汀心理學與評估中心的心理學專家Mike Brooks曾就這個問題提出他的個人見解,他指出暫時沒有研究能證明,小孩在哪個年齡擁有手機最為合適。所以,在衡量是否給予子女智能電話時,年齡反倒是其次,父母應該多想想子女是「需要」還是「想要」電話。... 5521
書寫省思 有一種不合群叫「媽媽擔心孩子不合群」?(下) 紙老虎29/09/2023 16/11/2023 童年的我比較害羞和被動,面皮很薄,不懂「埋堆」,不合群,覺得交朋友很難,因此朋友不多,總是隱約地感受到孤單。現在看著女兒,彷彿再見自己的童年,下意識覺得孩子不合群,「不能夠再這樣下去」。... 2.9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