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仔女交朋友都要父母先點頭? 科豆28/11/2024 20/07/2025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看似金石良言,但當我回想自己是如何識朋友,好多時自己係咩性格,就會和差不多性格的人玩在一起。而且,年少的我根本不認為父母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朋友,父母看到的只是很片面,自己與朋友相處,才能看到他的全面,朋友是好是壞根本不想父母作出批判。... 1601
研究咁講 研究:孩子愈大,父母關愛度愈少? POPA編輯部11/11/2024 02/01/2025 唔少人講起正向教養,都會有種印象:那是6歲前要做的事,黃金時期,打好基礎最重要嘛。的確,0至6歲可以話係孩子成長一個重要階段,但咁唔代表孩子一路成長,就唔再需要父母嘅關愛。... 103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家長忍得住口,親子關係更深厚? 編輯阿E21/10/2024 03/12/2024 研究建議父母應該避免不斷打擾子女,反而應給予空間子女主動溝通,或父母亦可利用一些唔需要即時回應嘅溝通工具,例如留下短訊或者錄音傳遞訊息等等。阿E諗起以前有條短片講延遲享樂,片名叫「忍得住口,就成功在你手?」,估唔到原來家長都要忍得住口,就親子關係更深厚~!... 1360
3-6歲專家同行 拆解孩子行為|孩子今天不肯分享,就以後也不會學懂分享嗎? Joan15/10/2024 18/12/2024 看到孩子不肯分享,我們或許會感到焦慮。我們可能會一邊告訴他我尊重他,一邊也想教育他要懂得分享,畢竟父母都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經驗傳授給孩子。但既然說了尊重他,那當他不願意分享就不分享吧。我們得放下焦慮感,不要害怕「今天孩子不分享,就以後也不會學懂分享」。... 79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子女說多謝,父母壓力會變少!? 科豆24/09/2024 23/10/2024 雖然呢個只係我n=1嘅經驗,但原來研究都有相類似嘅發現。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人員先前曾探討伴侶之間的感激之情,對夫妻關係品質有正面影響。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他們發現感恩的好處,也適用於親子關係。... 221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自閉症譜系是個不能說的秘密?研究:愈早知道幸福感愈高 編輯阿E19/09/2024 23/10/2024 英國University of Portsmouth進行了一次訪問調查,78位屬自閉症譜系的大學生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發現自己是自閉症譜系,以及他們對確診的感受。研究報告指出,那些在年輕時便得知自己是自閉症譜系的人,在成年後可能會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209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看同理心|照顧自己與關愛他人掙扎 科豆28/08/2024 14/09/2024 同理心很重要,尤其是在小孩子7-9歲的這個人生階段,但這不代表所有孩子都需要我們更大力度的教導他們同理心,有時也得教會孩子照顧自己。... 203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ADHD研究|家長和學者不一樣的詮釋,另一種角度理解孩子多動行為 編輯阿E23/07/2024 07/08/2024 原來,孩子郁身郁勢唔一定係因為唔專心,而有機會係為咗更專心。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兒童學習診所主任 Mark Rapport教授對ADHD研究有同大家唔一樣嘅解讀~... 2630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調適情緒VS控制情緒,到底有何分別? 編輯 Samantha19/07/2024 05/08/2024 之前有篇文章同大家分享咗「調適情緒」嘅概念,有家長問到「有無例子點樣先係調適情緒,而唔係控制情緒?」今日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哋嘅理解:「調適」同「控制」嘅最大分別係前者有包含到「接納」嘅部分,也因此相對能接受因不同情緒而來的反應和行為。... 4200
專家同行 但願像我一樣慢條斯理的女兒,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05/07/2024 27/07/2024 原來最令朋友憂心的不是快慢,而是她認為慢條斯理是不為世界所容許的。她覺得自己的慢不被接納,於是擔心女兒也一樣經驗到這種不被接納,於是這擔心催促著她催促女兒。... 297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家庭關係你要知——溝通新現象:Fexting POPA編輯部04/07/2024 27/07/2024 今日同大家分享一個新詞:Fexting——即是Fight + Texting,用短訊嚟「討論」大事。喺Chat room度越講越激動,相信大家都有試過,到底呢種情況,對家庭關係又有啲咩影響?... 3342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誰說親子關係跟學業成績只有誓不兩立? 編輯 Samantha18/06/2024 27/07/2024 有位家長分享說他也知道親子關係很重要,不過孩子的學術成績也很重要呀,應該怎樣做平衡。這也許亦是很多家長的掙扎……... 3600
專家同行青少年 我馴服了孩子叛逆的青春期|教養不止一條路(下)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1/05/2024 26/07/2024 青春期孩子都很叛逆?我最感恩的不是他的學業成績,而是我不用焦慮,不用以親子關係為代價,他仍很樂意和我們分享他的想法、壓力、開心不開心,我想我能夠講句:「我從哥哥的青春期畢業了!」... 3651
專家同行 放手一搏換來孩子的自學精神│教養不止一條路(上)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0/05/2024 14/01/2025 明明有些事我曾花好多力氣教,他都學不懂,但當我不再堅持孩子跟我安排的去學時,他卻會突然做到,甚至比我期望的學到更多。我見証了放手不再執著帶來的效果,自己也不再需要為了預備「教材」而感到壓力或自責。... 3791
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世上並沒什麼教養絕技,學會修復就對了 POPA編輯部03/05/2024 17/07/2024 我們都想找到教養的絕技,但臨床心理學家Dr. Becky Kennedy卻說,若只有一件事是家長必需要學會的,那不是什麼技巧,而是「修復」(Repair)!她指與其愧疚自責,把關係修復才是父母最需要學會的事。... 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