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同行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成為母親,不代表失卻自己 留佩萱(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04/03/2024 11/03/2024 對於成為母親,也有好多複雜與不同的面向,有些人想當母親但卻無法、有些人不想當母親卻有孩子…,以及成為母親後要面臨養育孩子、伴侶關係、自我成長與認同、專業與工作、以及面對與反抗這個社會強加在母親身上的傳統性別角色與期待…... 483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孩子青春期,家長的苦惱|你打算讓孩子幾歲有自己手機? 科豆25/01/2024 19/02/2024 奧斯汀心理學與評估中心的心理學專家Mike Brooks曾就這個問題提出他的個人見解,他指出暫時沒有研究能證明,小孩在哪個年齡擁有手機最為合適。所以,在衡量是否給予子女智能電話時,年齡反倒是其次,父母應該多想想子女是「需要」還是「想要」電話。... 4991
研究咁講 小朋友揀飲擇食點算好?研究話…… 科豆22/01/2024 29/12/2023 如果父母本身都有偏食習慣,很多食物都不會出現在家中的餐桌上,那孩子能接觸到的食物種類就會變得比較狹窄,亦較有機會養成偏食的習慣,變得揀飲擇食了。... 225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媽媽心底可能都閃過的念頭?|我後悔生孩子… POPA編輯部19/01/2024 18/01/2024 後悔生孩子——可以說出口嗎?其實,我們偶爾會感到困惑懊惱,也會氣得雷神上身,有人甚至會懷疑自己當初生孩子的決定。有時後悔當母親,跟愛自己的孩子並非二元對立。讓許多母親感到窒息的不是孩子,而是社會對母愛、親職的狹隘定義和期望。... 709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爸爸輕度焦慮,有助孩子成長?! 編輯阿E09/01/2024 04/01/2024 不少近代嘅研究已指出父母嘅過分焦慮同埋抑鬱會對孩子成長出現壞影響,不過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2023年一個研究竟然發現爸爸有輕度焦慮及抑鬱,對小朋友人成長嚟講有可能係件好事?!... 2781
冷知識有根有據 媽媽冷知識|胎兒細胞走進母體之內 編輯 Samantha19/12/2023 12/12/2023 有研究指胎兒細胞會幫手修復媽媽皮肉上的傷口,荷蘭亦有研究追蹤了190位50至60歲的女士十年,發現體內有胎兒細胞殘留的人在各種死因上的死亡率,都比較低。書中還提到一個案例,是一位曾經流產的媽媽靠兒子殘留在體內的細胞,幫助她重建了整片肝葉。... 527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和孩子一起克服睡眠挑戰|夜驚與發惡夢 科豆01/12/2023 16/11/2023 不少孩子都會經歷發惡夢(Nightmare)及夜驚(Night terror),但大多數長大後就會消失,而且,普遍情況下都不會對孩子造成長期的心理傷害,所以先不用太過擔心。 好多時,我們會把夜驚當成發惡夢,但夜驚其實是一個十分特別的異常睡眠狀況,與發惡夢並不... 8982
專家同行 解答家長疑難:孩子嘈吵,父母煩躁怎麼辦? Sunny Ho28/11/2023 30/11/2023 自己也是一個很怕嘈吵的人,有時兒子吵起來的時候,我同樣會感到煩躁。這個時候我特別明白,跟父母說「小朋友吵是很正常」、「不吵的孩子才讓人擔心」、「要接納孩子」之類的說話,根本不會有幫助。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怕吵,有些人怕髒,有些人怕亂。... 1821
專家同行 解答婚姻疑難|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下集) Joan16/11/2023 16/11/2023 「離婚係咪會對孩子造成好大嘅心理創傷或者缺失?」上集談到離婚這婚姻疑難不是從單一事件去看,我們更要看到婚姻走向衰亡的這段時間,孩子所經歷的。... 4491
專家同行 解答婚姻疑難|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上集) Joan16/11/2023 16/11/2023 一個家庭走向分崩離析,對於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但說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答案是未必。... 8231
專家同行 解答家長疑難:情緒高敏孩子的社交挫折,父母如何孩子有安全感? 編輯 Samantha09/11/2023 09/11/2023 情緒高敏孩子的社交挫折,父母如何孩子有安全感?你提到孩子算是情緒敏感,我們得了解敏感的孩子通常對於別人的情感都很敏銳,這樣的特質,用在好的地方可以讓她更好的和別人連繫,例如你女兒會主動照顧同學,我相信就是因為她敏銳地看到了同學的需要。... 5931
專家同行 長老的愛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如何才能三代同堂的歡樂? Sunny Ho01/11/2023 09/12/2024 記得自己初為人父,每逢到太太娘家時,總會打醒十二分精神,以防兩位長老以「無盡的愛」灌給兒子,例如外婆在孫兒三歲後特別喜歡買小玩具給他。長老的愛著實令我感到無比苦惱。... 1.3K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父母們,大家準備好為孩子做情緒教育了嗎? 編輯 Samantha30/10/2023 16/11/2023 情緒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單止能教養出情緒平穩的孩子,還能讓孩子成長為心智成熟的大人。如果,所有孩子都曾學過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他們仍然會難過,會傷心,會憤怒,卻會有截然不同的回應方法,能梳理自己,而不會內耗。他們也不會輕易將情緒發洩到他人身上,反而有能力建立... 7871
專家同行 懲罰孩子是否就能令他們受教? Sunny Ho04/10/2023 16/11/2023 懲罰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不得不提的是,「管教」確實是教養的必要元素,卻不是唯一,與它息息相關的另一元素就是「關係」。有一句俗語:「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意思是:「親密或良好的關係會令彼此包容,疏離又或惡劣的關係卻會令彼此對立。」... 1.5K1
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教養道理很易懂,實踐卻很困難?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15/09/2023 16/11/2023 「你好懂小孩,適合多生幾個!」之前在台灣做兒童家庭工作時,一位媽媽在結案時如此跟我說。但其實,身為輔導心理學家媽媽,在頭腦清醒、旁觀者清時,的確可能有比較多的親職教養知識,可在自己情緒的當下,能否想起來實踐、用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笑)。... 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