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同行 家庭治療:孩子不是有問題,他只是家庭生病了的病徵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31/12/2020 19/05/2021 李氏一家來到治療室,父母爭相說著9 歲的大仔傑傑(化名)的許多「問題」:無心向學,會突然無故哭泣,又會動手打弟弟。我卻無法不在意這個孩子的身形——他是明顯癡肥!這時我拋出了一個看似無關痛癢的問題:「傑傑與哪個家庭成員成員最親近?他最怕誰?他最希望獲得誰的歡心?」... 4K3
0-1歲初生嬰兒研究咁講 任由BB哭,一定唔好?——讓新手父母鬆口氣的研究 POPA編輯部24/12/2020 14/06/2021 研究中的所謂的Cry it out,並非「任由孩子哭到天荒地老都狠下心腸」,而是父母即使不馬上抱起孩子,也會細心觀察孩子的需要,並隨孩子的成長給予空間,學習自我安撫。... 4.6K1
研究咁講 小朋友打機打得多,真係會打到人都傻? 編輯 Kathy18/12/2020 13/12/2021 挪威科技大學一項新研究說,並沒有發現「遊戲失調症」與其他精神問題有關聯。即是說,顯現出更多打機成癮症狀的孩子,不見得會比不打機的孩子更易患上其他心理疾病;出乎意料地,部分人反而發展出較少焦慮症狀。... 4.2K2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家庭治療師:別再「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了!父母不需要偉大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17/12/2020 14/06/2021 若我們都能成為恰如其分、「不需偉大」的父母,子女長大後能夠與自己理性討論,不需因為我們是「父母」的身份而處處忍讓,我們亦不受英雄主義作崇而要做兒女的拯救者,不會為贏得其他人的讚賞,而剝奪了子女鍛鍊解決問題的機會。孩子才能長成成熟的大人。... 8.4K5
研究咁講 研究咁講|你,試過妒忌你的孩子和另一半很親近嗎? 編輯 Samantha11/12/2020 09/03/2023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個研究發現,若伴侶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前對彼此關係已有焦慮,他在孩子出生後會較可能呷醋、妒忌,恐懼伴侶會「遺棄」他。... 3.3K1
3-6歲研究咁講 大人孩子大不同|探索機會比獎勵更吸引! 科豆24/11/2020 14/06/2021 小孩是有意識地作出「探索未知」的選擇。他們不會因為怕失去了固有的獎勵而放棄探索,可能是出於好奇,可能是勇於嘗試,可能是想冒風險博取更多獎勵。... 2.3K2
9-12歲研究咁講青少年 師生關係比你想像中重要|影響孩子成年後健康!? POPA編輯部11/11/2020 14/06/2021 很多家長肉緊孩子跟老師的關係,多半是因為學業。畢竟孩子喜歡老師,學習動力都會大一點。但最近美國心理學會發佈的一篇研究指出,良好的師生關係帶給孩子的影響長遠正面,而且不限於學業!... 2.2K1
專家同行 孩子親工人姐姐,反而有利親子關係? MamaCoach Winnie(父母效能訓練認證導師)05/11/2020 28/02/2025 我也曾飽歷女兒嬰兒時期午夜驚醒,把我推開,一頭栽進工人姐姐懷抱的難受滋味。當時帶著滿腹酸葡萄感覺的我,上班時和育有已唸小學子女的同事傾訴,她們卻好整以暇地說:「你都多餘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會知莊閒,曉得誰是媽媽!」... 10.9K2
研究咁講 想小朋友發展出自己喜好,請讓他經驗「選擇」的過程 科豆30/10/2020 19/05/2021 若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更懂得自己的喜好,過讓自己喜悅快樂的人生,不要小看由細到大給他們從選擇中發展出喜好的機會。... 2.7K1
1-3歲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上學前班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那可以贏多久,你有沒有想過? POPA編輯部13/10/2020 14/06/2021 「唔讀學前班,我怕小朋友會跟唔上。其他人個個都上喎。」有朋友在孩子歲幾兩歲時,開始了這樣的困惑。而我記得在她還未生孩子前,明明笑說過:要上學前班預備返學,咁洗唔洗再推前啲,上預備班去預備上學前預備班?很多苦惱和掙扎,還是當父母後才能明白。只是上學前班真的能讓孩子贏... 2.5K1
研究咁講 給爸爸夾心人的妙計:由夫妻親職協作,到跨代親職協作! 招雋寧(維護家庭基金 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05/10/2020 19/05/2021 當爸爸沒有「隻眼開,隻眼閉」,不讓太太獨自去面對你們眼中上一代「不恰當」的做法,太太就不用感到自己在單打獨鬥,感到你作為她丈夫的同行和肯定。... 3.8K2
研究咁講 另一半和仔女 VS 朋友,和哪方相處才是你的快樂泉源? POPA編輯部25/09/2020 19/05/2021 問下大家,另一半同仔女 VS 朋友,哪個才是你的快樂泉源?美國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嘅一個研究,訪問超過400名研究對象後發現,原來大家普遍都係同朋友相處時更開心,和另一半相處時嘅幸福感就最低!莫非研究對象都有家庭或婚姻問題?非... 2.3K1
研究咁講 給新手爸媽的建議:爸爸要主動埋位,媽媽多給機會 招雋寧(維護家庭基金 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21/09/2020 21/09/2020 成為新手父母意味著夫婦二人成為彼此的隊友(coparenting alliance),共同應付新生命的需要。在這階段我們需要磨合,只有放下對誰先付出的爭拗,才能更深地認識對方,一同成長。... 2.9K1
3-6歲專家同行小學生涯幼兒教育 父母別再迷思:多讀興趣班,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劉怡虹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16/09/2020 27/09/2024 對我而言,理想的是,孩子在各成長階段中,找到不同喜愛的興趣去促進全人的發展。但我亦時刻提醒自己,父母的參與,比任何人或事,包括興趣班,在孩子(特別是幼兒)的發展中都更加重要。... 11.4K1
專家同行小學生涯 孩子上課不敢發問,除了叫他「不用害羞」還可以說什麼? MamaCoach Winnie(父母效能訓練認證導師)15/09/2020 14/06/2021 媽媽問女兒:「你是否對向老師發問問題,覺得有點難為情?」女兒說:「是,問問題是不好的, 蠢的人才問問題……」媽媽聽到女兒說出觀點後,再追問:「如何不好呢?」女兒幽幽地說:「總之就是不好……」媽媽:「是誰告訴你的?」... 5.3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