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研究咁講 研究咁講|畀小朋友用完會內疚?——電子產品又有乜好怕喎 科豆20/03/2023 15/03/2023 研究的主要作者 Dr. Jenny Radesky 說:「使用電子產品安撫年幼的孩子似乎無害,且能臨時減輕家庭壓力,但如果這成為常規的安撫策略,則可能會產生長期後果。」留意返,這研究的結果要成立,有一個好重要嘅關鍵,就係「頻率(frequency)」——即是入面提... 4261
0-1歲1-3歲初生嬰兒研究咁講 研究:與2星期大的嬰孩共讀,有助語言能力發展 科豆08/03/2023 14/03/2023 古有對牛彈琴,今有對BB讀書。我哋講嘅係兩個星期大嘅BB喎,同一個只會咿咿呀呀嘅BB講故事,真係會令人聯想到對牛彈琴——佢點識聽呢?但原來,研究話咁做對BB嘅語言能力係有影響架!... 55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明明眼瞓,做乜唔瞓?——小朋友的睡眠迷思 POPA編輯部24/02/2023 08/03/2023 入睡除了「睡眠壓力」要夠大之外,還需要平靜放鬆的心情和環境,偏偏小朋友年紀愈小愈未懂得自我安撫,於是一方面身體很誠實,很想入眠,心情卻無法平靜下來,或者他們身處的地方令他們無法放鬆,例如有噪音、燈光。所以,一個唔願瞓而耍脾氣的孩子,很可能只是經歷緊身心的拉扯,正需... 0.9K3
3-6歲6-9歲9-12歲小學生涯研究咁講青少年 Screen Time影響孩子學習?它也在摧毀父母教養品質 POPA編輯部23/02/2023 22/02/2023 想想也很合理,沉迷在電子媒體只是一時的快樂,並沒有解決根源的問題,反而讓問題愈來愈嚴重。然後,父母為忽視孩子而悔疚,卻又因此承受更大壓力,不由得再選擇逃避,陷入了惡性循環。吓?咁唔通我要完全無screen time。凡事無絕對,不是所有screen time都是壞... 2280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研究:親子關係大挑戰——孩子成年後,與父母疏遠是必然的嗎? 科豆21/02/2023 08/03/2023 原來,跟父親疏遠並不是什麼稀有事件。 一項新的美國研究發現,成年子女與父親疏遠比與母親疏遠的可能性大四倍。研究中,只有 6% 的成年子女指他們與母親有過一段時間的疏遠,但就有26% 的成年子女表示他們與父親有疏遠過。... 7341
成年孩子研究咁講 在職媽媽釋放壓力與愧疚感,研究指子女將來各佔一優勢 POPA編輯部07/02/2023 2015年的一個刊登於SAGE Journals的研究,發現比起全職媽媽的女兒,在職媽媽的女兒在最終的職業生涯的表現得更好。研究的兩份問卷訪問了橫跨29個國家超過100,000位男性與女性,揭示了媽媽工作如何影響他們的成年女兒,包括他們自己的事業,以及在家照顧孩子... 1.1K0
研究咁講 研究:Sharenting,對孩子最大的危機是—— POPA編輯部03/02/2023 06/02/2023 Sharenting,又被譯作父母分享或分享教養,是Sharing(分享)與parents(父母)兩個詞彙的結合,通常指父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孩子生活。Sharenting現象在社交媒體很常見,父母不時分享孩子的點點滴滴,但這些私人分享,可能會導致嚴重網絡風險。... 6862
研究咁講 研究:男士放手機在褲袋,竟影響生育能力? POPA編輯部01/02/2023 02/02/2023 而現代社會確實好難避免用手機嘅,所以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Andrew Huberman也建議大家最好唔放手機入前袋,或者可能避免擺手機落後袋,總之就係令手機可以遠離鼠蹊部。... 2261
1-3歲3-6歲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朋輩影響:「近朱者赤」有科學根據? POPA編輯部27/01/2023 11/01/2023 朋輩影響在年幼孩子身上也出現?大家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研究發現,原來孩子傾向與自己正向情緒程度相近的人一起玩。而且在整個學年間,孩子們的正向情緒度和主動控制能力,也變得與玩伴越加相似。至於負向情緒度較高的孩子,則傾向較難與其他孩子建立社交關係,更別說成為... 1721
研究咁講 夫妻溝通要注意——男女大不同? POPA編輯部13/01/2023 15/03/2023 用我們一位爸爸同事的親身經曆去解釋就很易理解,有一次同事的太太在工作上遇到一次不如意事,爸爸同事聽後不自覺地進入了解難模式,提供了不少分析及建議,但太太反而更加悶氣:「你就不能認同一下我的感受嗎?我就是想吐吐苦水而已。」這正是男女面對壓力時的不同反應導致的分歧,不... 4481
研究咁講 談羞辱:羞辱的不同種類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如果家長只是希望孩子服從、守規矩以及聽從權威,那麼羞辱孩子確實能達到目的,傷害也沒有體罰明顯。可是,我們相信家長都不是想控制與傷害孩子,而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並長大成為一個情感成熟,可以獨立思考的人。... 5261
研究咁講 談羞辱:什麼是羞辱?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羞辱是什麼呢?根據《善養小童成大童》書中所寫:「羞辱是讓孩子對自己有負面的思想和感受,從而令他們停止做出某種行為。只要是一個直接或間接的,針對孩子是什麼的批評,就是羞辱。」... 356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四回——家長如何息怒? 編輯 Samantha29/12/2022 08/03/2023 憤怒不全是負面的,從行為看出情緒,再往下走,能讓我們了解更多自己深層的情緒、期望等等。一層一層,看清了,我們才有機會讓憤怒的感覺真正被消化。那下次我們就不會憤怒了嗎?不一定,但慢慢我們就更加能夠知道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也就更能掌控用怎樣的行為表達出自己的憤怒了。... 2962
研究咁講 蘭花、蒲公英、鬱金香,你的孩子是高敏兒嗎?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Dr. Michael Pluess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32K10
6-9歲9-12歲研究咁講 研究:想孩子學懂大方原諒他人,要先做到2件事!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研究員先讓孩子想像自己在不同場景裡面,當中會有人做錯事,有人會道歉有人則沒有,然後再交由小朋友決定要不要原諒對方。例如是想像和朋友組隊踢波,但完全沒人傳波給他。有的隊友會選擇在隔天道歉,有的則若無其事,然後研究員就會問小朋友原不原諒他們。... 4.4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