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專家同行 揭發兒子欺瞞我的一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憤怒與心碎 香橙老師(資深小學教師)27/05/2022 事件揭發的當天下午,我正在用心協助幾個打機成癮的學生。我排出午膳時間見了兩對母子,而教師會議緊接在午膳後,面談後我只夠時間咬幾口飯。教師會議後我又趕著聯絡另外幾位家長,希望盡快為學生展開輔導計劃。就在忙碌過後的當晚,寶貝送我這個壞消息。我有什麼資格幫助打機成癮的學... 17.9K8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家中孻女卻成眾人「大家姐」——側寫梅艷芳的成長故事,談手足出生排序失衡(上)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13/10/2021 19/10/2021 梅艷芳在她短暫的生命裡,早就紅透半邊天,在娛樂圈中備受愛戴,對朋友及後輩特別提攜,為社會公益義不容辭,圈內圈外都被尊稱為「梅姐」,而她離開那年才不過四十歲。她這樣的性格特質,怎樣看都似是大家姐才會有的,可是事實上,梅艷芳在家中排行最小,有兩個兄長和一個姊姊。要理解... 11.5K7
9-12歲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連載《母子》1/3|媽媽愛子的獨白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22/04/2021 14/06/2021 阿娟與兒子已很久沒有傾談了。就算她主動與他聊天,他也不願多談。阿娟想,曾經他也很喜歡親近我,為甚麼現在會變得不瞅不睬,形同陌路?... 2K2
9-12歲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相信生命的調節能力:對孩子多一點信心,減一點憂心 思路(註冊社工)04/03/2019 14/06/2021 生命本身有一定能力去自行調節和適應一時的惡劣環境。如栽種植物,某天下多了點水、某天少了點日光,其實問題不大,因為它自會儲起水份和營養,在需要時使用。子女成長同樣無需完美的管教和環境…... 6K6
0-1歲1-3歲3-6歲專家同行 識得玩系列(一)|「餵BB公仔飲奶」遊戲,背後隱藏著什麼大意義?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21/03/2022 26/04/2022 到我大學時期讀言語治療,研究各種理論,我才發現原來學術界一早已肯定了玩耍的意義:孩子的遊戲行為能幫助他們求新求知,發揮想像力,甚至鍛鍊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因此,遊戲對孩子的認知和語言溝通發展實際上非常重要。... 8.2K3
研究咁講 Theory of Mind:孩子角度看世界,點止踎低咁簡單! 科豆21/02/2022 14/03/2023 講到底,要理解孩子唔止要踎低,仲要理解佢哋唔同嘅發展里呈碑。Theory of Mind 仲可以話係孩子慢慢發展做人處世態度的能力,例如「同理心」都同佢息息相關。唔知大家又想唔想知點樣可以幫孩子發展Theory of Mind呢?不妨留言話我哋知吖!... 1.5K2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家中孻女卻成眾人「大家姐」——側寫梅艷芳的成長故事,談手足出生排序失衡(下)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13/10/2021 23/08/2022 強烈的慢性焦慮往往使我們不能客觀評估現實、視野狹隘、偏執和處事情緒主導。父母的焦慮亦往往以「過度保護孩子」的形態出現,並反映在親子間過於糾纏的關係之中。... 9.9K5
0-1歲1-3歲初生嬰兒專家同行 感統問題發現記02|當心理學家遇上職業治療師…… Mo媽27/09/2021 29/09/2021 以往面對這種情況,我多少有點洩氣,不明白家長為何不願意聽我講解多一點、再嘗試多一點,但這次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家長的無助。當自己已試過很多不同方法,但孩子的問題仍未有改善,在尋求專家意見時真的會很希望聽到一些未聽過且「神奇」、「絕世」的良方妙藥,希望問題能夠「叮... 10.5K5
0-1歲1-3歲初生嬰兒專家同行 感統問題發現記01|哭不停的寶寶,只是難湊或另有玄機? Mo媽24/09/2021 29/09/2021 哭不停,哭的原因卻未明。我們兩公婆沒有方向,像盲頭烏蠅,什麼Colic、肚風、胃酸倒流等,我們都仔細研究過,也試過用很多方法去幫助她——按摩、改善抱姿、多播輕音樂,就連我們充滿猶豫的肚風水、益生菌、七星茶都試過,但通通都沒有作用。... 21.3K10
9-12歲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連載《母子》2/3|兒子成長的獨白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22/04/2021 14/06/2021 從小到大,母親都把阿濤照顧得無微不至。起居飲食、功課測考、課餘興趣班,全部都安排妥當。看著母親事事計劃周詳,做事極有效率,他年幼時總覺得她是超人,人愈大,對著她卻愈有一種無力感。... 2.3K2
研究咁講 一起當「守門者」:守護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 招雋寧(維護家庭基金 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05/06/2020 10/06/2020 有種父愛,也許是用填命的方法來表現的。我說的是黑寡婦蜘蛛爸爸,交配後就會給蜘蛛媽媽吃掉,成為幼卵的營養,化作春泥更護花。可是人類並非這樣,人類幼兒因任何原因失去爸爸,成長反而會處於劣勢。... 10.5K1
6-9歲研究咁講 研究:孩子相親相愛不是夢|父母們,這些方法你試過沒有? POPA編輯部17/03/2022 25/03/2022 兄弟姊妹有互相比較和競爭的心態很正常,而父母要做的,是要盡量消除他們這種心態,並透過不同方式讓他們明白,他們可以是一個互相合作的團隊,其中一個方法是,製定一些任務,邀請他們合力完成。... 6.3K3
6-9歲研究咁講 研究:兄弟姊妹共處多,就能練成良好社交技巧? POPA編輯部17/03/2022 25/03/2022 《教養大震撼》書中提到,兄弟姐妹相處得多,並不代表學到的一定是良好的社交技巧,很多時候甚至會學到壞的社交技巧。蘇格蘭斯德靈大學Samantha Punch博士,用了一句話來概括:「手足本來就是一種互動規範會被推到極限的人際關係。兄弟姊妹之間,憤怒與不悅都不必壓抑下... 2.6K2
0-1歲1-3歲專家同行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陷阱?(一)|BB呢樣咩嚟呀?呢樣呢?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18/02/2022 01/03/2022 身為一位言語治療師,每一次見到家長瘋狂密集式地對孩子這樣講,都會替家長覺得心很累,又會為他們的BB感到為難。我當然明白家長們的一片苦心,常常問孩子「呢樣咩嚟」,無非希望可以盡快讓孩子認識物件的名稱,促進詞彙發展。不過,我自己心裡會忍不住起雞皮疙瘩,因為這個做法本身... 5.3K3
研究咁講 研究:你知道「父母倦怠」嗎(下)|不僅照顧孩子,父母也要照顧自己 POPA編輯部17/02/2022 23/08/2022 孤單感與倦怠很有關,心理學教授Moïra Mikolajczak指出,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公開談論父母倦怠,可以令他們意識到這是一件很尋常的事。當父母們明白有很多父母都有相似的經歷,自己並不孤單,便可消除一些羞恥及愧疚感。大家可能會想,我們可以跟誰談呢?... 2.4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