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駐校社工:親子溝通,溝極唔通? 思路(註冊社工)08/09/2019 04/05/2023 親子溝通最緊要、最難學的部份其實不是說話,而是聆聽。當我們發現怎樣說都沒有用,很可能不是因為我們說不夠,而是聽不夠。讓子女知道你願意聆聽是讓他們肯坦誠地和你溝通的關鍵。... 17.9K11
研究咁講青少年 在這個暑夏,孩子想大人明白的是…… POPA編輯部29/08/2019 14/06/2021 社會事件自兩個多月前爆發,至今尚未平息。年輕人無論怎樣取態,也首當其衝,成為當中最受影響的群體之一。開學在即,他們到底正在經歷怎樣的一個暑夏?... 3.6K4
書寫省思 六歲女兒的情操,令我自慚形穢 子非魚06/08/2019 07/08/2019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責難孩子,也許就永遠都聽不到他們內心最深處的回應。一不小心,落下了委屈在心中,那塊瑰寶,我們便親手將它打碎了。但願在我們的守護下,孩子心中這塊最真摯的瑰寶,不會被歲月打磨掉。... 7.4K5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 科技革命不在未來,而在孩子的成長路 思路(註冊社工)29/07/2019 14/06/2021 家長或者教師應該堅持讓下一代學好「傳統」技能,還是讓他們早日學習和適應未來的一套?這就如在工業革命時期叫村民選擇應否放棄教授子女傳統手藝,讓他們改去學習操作機器一樣,教人不捨又不安……... 6.1K4
書寫省思 小女孩的大智慧:在天堂我們會再相遇 子非魚23/07/2019 12/07/2019 晚上,我嘗試問女兒:「你知唔知咩叫死?」女兒一臉輕鬆:「知!好似婆婆咁囉,去咗天堂嘛,係天空望住我地嘛,你唔記得咩媽媽,你講架喎!」「咁你覺得如果媽媽去咗天堂,你會點呀?」... 4.8K3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別看輕毛公仔給小孩的意義 Mo媽15/07/2019 14/06/2021 小朋友身邊總有一兩隻別具意義的毛公仔或者小毛巾,無論瞓覺、出街,甚至旅行都要跟身。爸爸媽媽會唔會覺得困擾?有親友勸過你地幫小朋友戒公仔嗎? 不如等我地先從心理學角度了解下呢個現象!... 13.9K5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家庭治療師:放榜時刻,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同行 李姑娘(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11/07/2019 14/06/2021 人在無助或受壓的情況下,會希望自己至親的人能及時回應自己的情感需求。放榜時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支援,就如一同經歷患難般,有的能患難見真情,這份情感足讓他們在一生中偶然回帶回顧,成為修補關係的黏合劑。... 4.4K6
0-1歲1-3歲3-6歲初生嬰兒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父母必問:孩子有分離焦慮點算好? POPA編輯部10/07/2019 14/06/2021 孩子對分離感到不安,父母要如何做?第一步是我們要先理解小朋友出現分離焦慮很正常。那是他們情感和認知發展的表現,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因為性格和養育環境的不同,有的小朋友適應得快些,有的小朋友適應得慢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6.2K3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蒙特梭利教師:學習沉默,做孩子最佳的聆聽者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04/07/2019 28/05/2025 我一直以為給他建議,是為他好;現在看來,我之前的一大堆建議,只是在加強他覺得自己很差勁的感覺。他為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只好不斷搵藉口。... 7.2K5
0-1歲1-3歲3-6歲專家同行 註冊社工:社會發生大事,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時機 李姑娘(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21/06/2019 14/06/2021 不論是無顧忌地跟孩子一同收看新聞,又或已刻意避開也好,千萬別小看這些小小心靈,他們早已在父母不察覺的情況下,接收了很多前所未聞的資訊。要知道每個孩子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也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仔細觀察,看看孩子的情緒行為有否出現異常。... 7.1K5
專家同行青少年 社會紛亂間,如何跟孩子溝通?(青少年篇) POPA編輯部17/06/2019 14/06/2021 喺紛擾嘅社會環境入面,父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不容易,相信如果你地家中有年青人,將會面對更大的挑戰: 「同仔女有唔同意見,一傾就鬧交……」 「仔女出現情緒時,我可以點樣支持佢地?」 「我好擔心佢安全,點算好?」 父母可以如何跟孩子溝通?... 3.9K3
6-9歲9-12歲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駐校社工:聽聽孩子為什麼在學習上「交行貨」 思路(註冊社工)03/06/2019 14/06/2021 學習和對自我實踐的追求本來就是人的本能。每一個孩子在最初之時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我們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他們自然就會放心探索外界,當他們找到自己的喜好和長處,自然就會在其之上發展。... 7.4K5
書寫省思 不是佛系教養,只是明瞭孩子需要 希婷31/05/2019 25/05/2023 最近在學遊戲治療,分享其中一個明白孩子的技巧——「反射性回應」,即放下批判的心,靜下來觀察,回應孩子的感受,不提問不給意見不解決事情。其態度是著眼於關係,不重視問題。... 6.4K3
書寫省思 家庭如職場?親子關係可不是上司下屬 傑爸爸04/04/2019 28/03/2019 如果這是孩子的心聲:你做了父母也有十年八載吧,是家裏的話事人。你會唔會陪佢哋做功課?係唔係由得佢哋想點就點?還是會陪住佢哋成長?... 5.6K1
人物訪問 SEN 老師:成功故事人人愛聽,但何謂成功?何謂失敗? 編輯 Samantha22/03/2019 20/03/2023 SEN 老師:從智障到智力正常,仿如奇蹟的故事,米奇老師卻說:不了。「成功故事人人都想聽,但我地點去定義何謂『成功』?變返『正常』?人生好長,佢地將來嘅轉變有誰會知?我地只係facilitator,做到就好,但唔好下下諗住即時會有回報。但如果你真係去聆聽佢地,有時... 30.6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