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擁有善良的種子就係好?善良,也要有界線。 編輯阿E25/09/2025 24/09/2025 劍橋大學最近一項追蹤超過一萬名小朋友嘅大型研究發現:善良,係由愛滋養出嚟。結果非常清晰,同父母關係越緊密,小朋友越容易展現正面嘅社交特質。即使撇除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甚至小朋友本身嘅性格差異,呢個趨勢依然清晰。可見父母嘅愛,的確能夠為孩子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 970
人物訪問 多年後,我從原生家庭的傷痛中重獲自由 編輯 Samantha13/02/2025 16/07/2025 過去我也曾因為自己從來不受重視,而錯信了別人口中說的愛,但這些跌碰並不是沒意義的。正如原生家庭給予我們的挑戰一樣。原生家庭的傷痛確影響我們很多,但最終我們如何理解和回應這些經驗,將能決定我們的下半生。... 501
編輯推介 《壞媽媽》|媽媽是時而嚴苛、時而溫柔的狠角色 編輯 Samantha17/09/2024 14/09/2024 一個人總可以有許多面。就像《壞媽媽》劇中的母親,母兼父職帶大孩子,甚是辛酸,在孩子面前她總是板著臉,在半夜卻會替他蓋被、搽藥膏,心痛流淚;她不准孩子偷懶不讀書,卻偷偷把孩子的畫作收藏起來……... 2611
人物訪問 離異家庭的孩子有話說:懂事的代價讓我把不必要的責任揹上身 歡迎投稿26/07/2024 07/08/2024 隨著逐漸成長,我開始說不上來,到底是因為我自小太懂事,所以他們不容許我不懂事;還是因為他們不容許我不懂事,我才被逼著做個懂事的孩子。... 3820
人物訪問書寫省思 遺屬的療癒自白(3)|原來爸爸已經盡了全力去愛我 歡迎投稿01/03/2024 24/02/2024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很愛我爸爸。但伴隨這新份重新出土的愛,是一份撕心裂肺的悲痛。 2870
人物訪問教養省思 遺屬的療癒自白(2)|遲來的喪父之痛 歡迎投稿29/02/2024 24/02/2024 「我不想他死,他為甚麼丟下我?為何沒有因為我而留下來?他不夠愛我…」 這份遲來了三十多年的喪父之痛,終於被unfold了。... 2910
人物訪問教養省思 遺屬的療癒自白(1)|爸爸,原來我愛著你 歡迎投稿27/02/2024 26/02/2024 療癒自白:我爸爸在我4歲時便自殺了,我對他幾乎完全沒記憶,最記得的是他在家中上吊的一幕,而我對他一點感情也沒有,對他的死亡也完全沒有傷痛。加上他曾經出軌,背叛我媽媽,最後更因工作上的不如意,選擇了拋棄我們逃避現實。他是一個懦夫。... 3800
專家同行 解答家長疑難:孩子嘈吵,父母煩躁怎麼辦? Sunny Ho28/11/2023 30/11/2023 自己也是一個很怕嘈吵的人,有時兒子吵起來的時候,我同樣會感到煩躁。這個時候我特別明白,跟父母說「小朋友吵是很正常」、「不吵的孩子才讓人擔心」、「要接納孩子」之類的說話,根本不會有幫助。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怕吵,有些人怕髒,有些人怕亂。... 1981
專家同行 長老的愛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如何才能三代同堂的歡樂? Sunny Ho01/11/2023 09/12/2024 記得自己初為人父,每逢到太太娘家時,總會打醒十二分精神,以防兩位長老以「無盡的愛」灌給兒子,例如外婆在孫兒三歲後特別喜歡買小玩具給他。長老的愛著實令我感到無比苦惱。... 1.4K1
編者話 POPA編輯放暑假03|與讀者見面傾下湊仔經 編輯 Samantha03/10/2023 16/11/2023 喺UK放暑假時忽發奇想,覺得跟讀者們在異地見面很有趣,膽粗粗在IG邀請大家 Coffee with POPA,家長可以帶一個自己的Parenting issue嚟~一齊飲住咖啡傾下湊仔經~... 1932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 不想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一起來梳理好自己吧 希婷24/07/2023 16/11/2023 我意識到一開始是罵女兒讓我不爽的行為,但罵著罵著似是心內有許多壓抑已久的怨氣,不吐不快,隨著憤怒的情緒爆發出來,而女兒剛巧成了情緒垃圾桶。... 2.8K1
書寫省思 和孩子溝通|家長都得感受被聆聽的神奇力量 希婷15/06/2023 16/11/2023 上次提到我有一個美妙的體驗,讓我有更多力量去實踐和孩子的連結跟溝通。這個體驗讓我明白到,要做到開放接納地聆聽子女,我們父母得先被相同對待,感受過被接納、被聆聽、被愛的力量,才能尋回表達情感的安全感。... 6821
書寫省思 和孩子溝通|父母需要的不是嘴巴,而是一顆開放的心 希婷06/06/2023 16/11/2023 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去表達,我發現自己需要有開放的心,暫時放下是非對錯觀,並接納孩子可以有任何感受。... 8.4K6
0-1歲1-3歲書寫省思 誓不偏心!致成為了哥哥的大兒子,請繼續做媽媽的小寶貝! 哈夏(はは)17/01/2023 21/11/2023 爸媽決心不偏心,向你許下承諾。我很努力尋找如何公平地對待兩個孩子的方法,也向已有兩個或以上孩子的父母請教,希望可以做好準備。例如我們要嘗試從哥哥的角度理解家中多了小弟弟這件事。只有兩歲的他,本來受盡萬千寵愛,一個人獨佔父母,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 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