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省思 人生的終極課題,沒有評分 阮絡伶15/05/2018 15/09/2018 人生要面對各式各樣的評分,我們盡力就好,因為在終極的人生課題上,善良無須考核。願孩子都記著這顆初心。... 2.5K5
專家同行 讀寫治療師:孩子有看不見的障礙,最需要父母的接納 歡迎投稿16/04/2018 16/09/2018 能找到對的方法去處理讀寫問題,固然能令孩子重拾自信,但女孩的信心是源自那位能明白和接納她,更願意花心機和時間去了解她所面對的困難的媽媽。... 11.3K1
書寫省思 孩子的眼淚,有如成長的汗水 Mumsy Popsy09/04/2018 21/01/2019 汗水印證生理成長,淚水灌溉心理成長。他流汗我懂得如何處理,他流淚我也必需懂得如何應對。 3.1K2
專家同行 臨床心理學家:靜觀教養助父母學會欣賞孩子 饒方莉(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26/03/2018 16/09/2018 我們固然可以從孩子的問題著手,教他有效表達情緒,幫助他的學習困難,但是媽媽沒察覺,感到無助的不單是孩子,還有她自己,深怕沒有人可以幫到兒子。在我們的鼓勵下,媽媽參加了靜觀教養的小組課程。... 5.5K3
書寫省思 假如理解的鴻溝無法消除,可否單純地接納孩子? 頭等艙媽媽08/03/2018 11/12/2023 「我實在理解不了女兒啊。本身又睏,又想有時間玩遊戲,但對家課要求高,根本是自設困局,沒由來發脾氣⋯⋯」爸爸回道:「那就無需理解啊,你這『求其』人不會明白的。她不需要理解,只需要你接受她。」... 3.4K4
研究咁講 研究:手腳快的孩子比較聰明?原來不一定! POPA編輯部21/02/2018 29/09/2018 主動嘅小朋友容易讓人覺得他們聰敏啲;較被動沉默的孩子呢,則常常被人話佢「慢半拍」。但誰說快一定好,慢就肯定是缺點?... 3.2K3
0-1歲1-3歲3-6歲人物訪問 戒片特訓隊 歡迎投稿09/02/2018 14/06/2021 一發現孩子不如期望,落後於別人,我們就方寸大亂。說到底,是不是因為太恐懼失敗?我該認識到,她就是她;我該接受這就是我女兒的戒片過程,她的進度就是跟人家女兒不一樣,因她們本來就是不同的人。... 8.2K0
書寫省思 孩子要把我的嘴巴切下來 歡迎投稿05/02/2018 13/09/2018 有一晚,兒子在臨睡前對我說,「媽媽,我想把你的嘴巴切下來。」我嚇了一跳。怎麼說這樣恐怖的話呢?是因為剛剛去完醫院參觀,做完小醫生嗎?不消一會兒,我就大概已經意會到是什麼事。心中有一絲的難過,隱隱作痛。我決定好好聽聽他會說什麼。... 6.3K2
書寫省思 別再說兩歲的他們Trouble了 Mumsy Popsy29/01/2018 18/07/2019 回想之前,是我一直覺得他未有能力,覺得他很多事情都還未懂,便直接叫他不要做。我好像忘了「學習」本身就是要挑戰自己還未掌握的東西吧﹗... 9.8K3
書寫省思 女兒,走不到目的地又何妨? 希婷25/01/2018 25/05/2023 當我想他走的路和他想走的不同,一個催一個趕,即使走到目的地,但已筋疲力盡。這究竟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如果生命是一趟旅程,那繞一點遠路,看過沿途風光,也不算白行一趟。... 6.2K3
書寫省思 你真的知道孩子有多獨特嗎? 傑爸爸11/01/2018 12/09/2018 每次遺傳下去的染色體是哪23條誰也說不定,要生下另一個有完全相同染色體的孩子,最保守計算的機率是1:140000000000000,比六合彩更難中一千萬倍以上。... 2.7K2
書寫省思 一回到媽媽身邊就愛哭鬧,孩子是被媽媽縱壞嗎? 頭等艙媽媽10/01/2018 04/01/2023 孩子回到自己的避風港,面對最親密的人——就好像我們成年人放工回家般——是時候鬆一口氣了,於是將積壓下來的委屈呀苦悶呀都在媽媽面前宣洩出來,安心盡情撒嬌或是任性撒野。... 6.9K3
Watch LaterAdded 04:16 動畫短片 【動畫】父母不自覺,令孩子說謊? POPA編輯部20/12/2017 21/12/2021 之前我們說過,懲罰並不會令小孩變得誠實,於是有家長問:「咁講大話點都係唔啱,唔罰又可以點糾正?」但問題可能根本不在小孩身上,而是父母在不自覺間,令他們不敢講真話?... 22.3K666
書寫省思 孩子抗拒新事物,用「迫」的也要他試? 科豆28/11/2017 23/03/2023 從小,女兒都很抗拒嘗試新事物。要佢試食新嘢,從來不易。就算佢食咗入口,都會吐番出黎,有時仲要好似「機關槍掃射」咁…不過筆者最怕唔係佢唔肯試食新嘢,而係啲人成日話﹕「放咗入佢個口先啦,啲嘢都係迫番黎!」... 11.8K4
Watch LaterAdded 04:16 動畫短片 【動畫】孩子氣質性格,需要細心觀察 POPA編輯部22/11/2017 22/11/2023 我們經常說學校的老師要有教無類,還要因材施教;其實家長亦一樣,但我們是否懂得如何了解孩子氣質,調整我們的教養方式?... 53.6K0.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