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研究咁講 研究:兄弟姊妹共處多,就能練成良好社交技巧? POPA編輯部17/03/2022 25/03/2022 《教養大震撼》書中提到,兄弟姐妹相處得多,並不代表學到的一定是良好的社交技巧,很多時候甚至會學到壞的社交技巧。蘇格蘭斯德靈大學Samantha Punch博士,用了一句話來概括:「手足本來就是一種互動規範會被推到極限的人際關係。兄弟姊妹之間,憤怒與不悅都不必壓抑下... 3.6K2
0-1歲1-3歲專家同行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陷阱?(二)|唔啱呀你依家再跟我講一次!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01/03/2022 15/03/2022 遇到孩子說「錯」話這個情況,首先請家長不需過份動怒。因為當你開始失去耐性指責孩子的時候,你就可能白白中斷了與孩子繼續對話的機會。你此時給孩子灌溉的,未必是正確的句式、或者你認為優質的語言養份;而是怒氣、挫敗、以及害怕下次再講錯的陰影。... 6.1K2
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觸不到的朋友:孩子與他的「假想朋友」 編輯 Samantha01/03/2022 21/08/2023 有「假想朋友」是正常的;沒有「假想朋友」也是正常的。美國臨床心理學家 Dr. Kate Eshleman 指出有過半小朋友有「假想朋友」,有些孩子到了12歲也還會有「假想朋友」!這位「朋友」可以是完全用想像力虛構出來的,也可以是真有其「人」的玩具或公仔。... 3.1K1
研究咁講 Theory of Mind:孩子角度看世界,點止踎低咁簡單! 科豆21/02/2022 14/03/2023 講到底,要理解孩子唔止要踎低,仲要理解佢哋唔同嘅發展里呈碑。Theory of Mind 仲可以話係孩子慢慢發展做人處世態度的能力,例如「同理心」都同佢息息相關。唔知大家又想唔想知點樣可以幫孩子發展Theory of Mind呢?不妨留言話我哋知吖!... 2K2
0-1歲1-3歲專家同行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陷阱?(一)|BB呢樣咩嚟呀?呢樣呢?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18/02/2022 01/03/2022 身為一位言語治療師,每一次見到家長瘋狂密集式地對孩子這樣講,都會替家長覺得心很累,又會為他們的BB感到為難。我當然明白家長們的一片苦心,常常問孩子「呢樣咩嚟」,無非希望可以盡快讓孩子認識物件的名稱,促進詞彙發展。不過,我自己心裡會忍不住起雞皮疙瘩,因為這個做法本身... 6.6K3
研究咁講 研究:你知道「父母倦怠」嗎(下)|不僅照顧孩子,父母也要照顧自己 POPA編輯部17/02/2022 23/08/2022 孤單感與倦怠很有關,心理學教授Moïra Mikolajczak指出,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公開談論父母倦怠,可以令他們意識到這是一件很尋常的事。當父母們明白有很多父母都有相似的經歷,自己並不孤單,便可消除一些羞恥及愧疚感。大家可能會想,我們可以跟誰談呢?... 3.2K1
研究咁講 研究:你知道「父母倦怠」嗎(上)|累極了,也是一種症狀 POPA編輯部17/02/2022 23/08/2022 除了上面提到父母會生出自殺及逃避的念頭之外,倦怠可能會令父母忍不住對孩子做出暴力行為,甚至乎父母倦怠程度愈高,他們脅迫及懲罰孩子的機率更高。這些行為不單對孩子有害,對父母也會有影響,使他們陷入惡性循環。因為事情過後,父母會感到愧疚,然後會反思自己,結果卻在第二天變... 3K3
研究咁講 研究:「隔了一代的母愛」和兩種同理心 科豆09/02/2022 14/03/2023 近日美國埃默里大學的一個研究就發現,嫲嫲同婆婆見到子女的圖像時,她們的大腦在與認知同理心相關的區域中表現比較活躍;見到孫兒的圖像時,卻是情緒同理心相關的大腦區域比較活躍……... 1.5K2
專家同行青少年 十年的「全民造星」(下)|她是星星的孩子,也是一顆被點亮的明星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04/02/2022 23/08/2022 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未被點亮的星星和寶石。如果你問我們「造星」的訣竅?說穿了其實只不過是首先相信孩子,然後不斷在合適的位置為她搭棚,讓她從舒適區安安穩穩地爬上潛在發展區。而且,倩倩的成長是滴水穿石的累積,而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戲劇化逆襲,耐心搭棚很重要。... 3.4K2
專家同行青少年 十年的「全民造星」(上)|不擅社交的自閉兒,擔任學校親善大使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04/02/2022 23/08/2022 一時之間,清靜的校園變得沸沸揚揚,幾十雙眼睛都定睛望著倩倩。我知道大家好奇又期待:到底特殊學校可以找出怎樣的學生代表?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又是否能勝任親善大使一職?臨開始之前,被眾人看得有點心慌的我小聲地問倩倩:「你有無信心呀?」... 5K2
9-12歲中學路上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小朋友打機並非十惡不赦 研究發現玩電子遊戲智商成長較快但要注意3點 POPA編輯部25/01/2022 30/12/2022 研究發現,小朋友打機更聰明?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的研究,調查了電子遊戲如何影響孩子的思想,採訪及測試了5000多名10至12歲的兒童。結果發現,比起不玩遊戲,玩更多遊戲的孩子在兩年內,智力增長較多。... 1.1K0
研究咁講 離婚研究:前夫前妻關係直接影響親子關係質素 POPA編輯部22/01/2022 21/12/2022 香港離婚率不低,2019 年更曾高見 48%,即幾乎每 2 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有人推廣 co-parenting,期望離婚夫婦即使分開都繼續分擔父母的職責,並相信若他們能維持良好協作關係,可以幫助到孩子渡過父母離異的難關。 可以分開泯恩愁當然理想,但講就容... 5K3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自閉兒走佬記|我與他之間那超乎血緣的羈絆 結他她小姐(言語治療師)18/01/2022 23/08/2022 無論在學校的哪一個角落,他的眼睛總是斜視著言語治療室的方位。他更好像一個永遠準備起步的奧運障礙賽選手,一有機會他就會突破重重障礙,盡情地奔跑到言語治療室,找我。我的朋友們聽到我的經歷,都笑說這是非常浪漫的偶像劇橋段啊,不顧一切披荊斬棘地跑來找你。但發生洛哥身上,就... 3.6K3
研究咁講 研究:如果孩子的壞行為是個必經階段,你能夠接受嗎? POPA編輯部18/01/2022 23/08/2022 臨床心理學家Emily Loeb表示,孩子一味順從長輩、凡事say YES,其實係壞事。呢啲乖巧及聽話的孩子,通常背後都有一對「專制型」(Authoritarian)父母,佢哋極度嚴厲,孩子違抗命令時會狠狠懲罰。出於恐懼,孩子自然唔敢做出任何「壞行為」。但長期如此... 3.7K2
研究咁講 研究:習以為常的句子,對孩子來說是「毒藥」? POPA編輯部11/01/2022 23/08/2022 特別是5歲以下的年幼孩子未必能夠換位思考,真正明白同理心的概念,所以如果父母想令孩子知道什麼不應做,最好都是定下界線,用事實去說話:「我哋唔會講傷害別人嘅說話。」至於,同理心怎樣教,這個大課題我們之後有機會再分享!... 2.5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