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咁講 「兩個人睡很幸福,一個人睡很舒服」諮商師:有時「分房睡」是成熟伴侶的展現 女人迷|回家吧13/02/2020 23/12/2022 能一起入睡很幸福,但很少人能做到。分房睡,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嗎?你有的疑惑與焦慮,讓我們一起來解答!... 3.4K3
成年孩子研究咁講 「還是小孩的我,怎麼教養小孩」,你也是千禧世代父母嗎? 女人迷|回家吧13/02/2020 23/12/2022 在「超級父母」輩下成長的千禧世代,父母往往嚴苛、控制欲強,讓他們總是不太有自信,又被社會譏笑為草莓族。一個受傷的孩子藏在心裡,還沒長大,如今到了要為人父母的年紀。他們想問,我真的可以當一個好的爸爸、媽媽嗎?... 3.7K3
研究咁講 面對突發的肺炎疫情,做這七件事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Joan07/02/2020 19/08/2020 在這次疫情中,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例如疫情何時得到控制、特效藥何時能夠研發出來;有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例如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加強鍛煉身體。... 2.8K4
中學路上小學生涯研究咁講青少年 「他們不愛我,那你呢?」面對受欺凌孩子,父母應該做的五件事 女人迷|回家吧24/01/2020 23/12/2022 欺凌的發生,將造成孩子內心長期且複雜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時候,如果他們可以擁有強大的家庭支援系統,他們將能更有力量去面對欺凌帶來的痛苦情緒。... 6.5K3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學前教育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父母的懊悔:最糾結是,教得太遲? POPA編輯部10/12/2019 14/06/2021 很多父母看到我們的資訊後,都會深深懊悔學前的「黃金階段」已錯過了!心中暗呼:「如能早一點發現,一切可能就不一樣!」... 8.2K4
研究咁講 長老幫忙顧孩子:給父母的八大提示 科豆26/11/2019 19/05/2021 有些家長特別著重子女的飲食或教育,那家長必須讓長老知道,這些是自己高度重視的範疇,而孩子是否不可以吃甜食與零食,或孩子讀書做功課是否需要自己完成等,就要明確說清,不留灰色地帶,以減低衝突的機會。... 5.2K1
研究咁講 從創傷中復原(三):給自己的禮物,在創傷中重生 POPA編輯部22/11/2019 10/12/2019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要從婚姻破裂中復原過來,其自尊程度、樂觀態度、離婚前的抑鬱狀態等並不是關鍵因素,幫助他們對抗不幸、大步向前的正是自我慈悲。... 3.5K4
研究咁講 從創傷中復原(二):借助他人的力量,扶起自己 POPA編輯部22/11/2019 10/12/2019 很多人說為人父母則強,為了孩子,很多事我們也一一扛下來了。但其實,就像我們照顧孩子一樣,只得一個人的時候,通常很吃力;要重新站得起來,一個人的力量很多時並不足夠……... 5.4K4
研究咁講 從創傷中復原(一):突破創傷的掩眼法 POPA編輯部22/11/2019 25/02/2020 所謂的創傷,不一定是喪親喪親、離異等重大的事件,諸如日常的小挫折,都需要好好療傷。若我們能從中復原過來,那我們將更能向孩子展現面對生命各種難關,如何「嗰度跌低,嗰度起返身」。... 4.2K4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解釋:孩子說「我不要分給你」,未必等如自私 Mo媽12/11/2019 14/06/2021 很多父母都遇過孩子要獨享一切的情境,然而父母即使費盡唇舌,教育孩子「分享」是美德,好像也徒勞無功。在教會孩子分享之前,也許我們先要明白為何孩子不願意分享,尤其以幼稚園階段的小孩為甚。... 7.8K3
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讓孩子有好脾氣,用RULER教他們認識情緒 POPA編輯部08/11/2019 24/02/2025 有媽媽說,她女兒(4歲)很容易情緒激動,很臭脾氣,一些小事就能觸發這個沒耐性的小女孩。我們參考耶魯情緒管理中心為小朋友度身訂做的五大情緒管理步驟,加上以往對情緒的理解,分享給大家怎樣給孩子引導情緒。... 13.2K2
1-3歲3-6歲研究咁講 性教育系列:解答家長遇到的四大難題 POPA編輯部29/10/2019 14/06/2021 對於2歲之前的BB來說,發現和觸摸生殖器,其實就像發現和觸摸手指、腳趾一樣自然,他們只是在學習瞭解自己的身體部分,同樣能帶給他們良好的感覺。儘管兒童觸摸生殖器的現象很普遍,很多父母在看到時仍然感到不自在。... 4.1K3
研究咁講 孩子樂觀定悲觀,在乎父母怎樣做? POPA編輯部23/10/2019 23/10/2019 有得選擇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想自己樂觀積極,要是自己做不到,至少把希望放到孩子身上。但面對成長中必然會遇到的挫折和挑戰,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在相同處境下不同的行為表現?... 9.2K6
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孩子天生高度敏感,父母可以這樣照養 POPA編輯部22/10/2019 22/11/2023 「蘭花型」孩子由於天生高度敏感,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情緒也更容易受傷。不少家長立即留言表示認同,吐出養育蘭花型孩子的父母心聲——「照顧他們真是很沒辦法又很累」。是的,蘭花型孩子,給家長下了一道很艱澀的考題,但這並不是無解的難題。... 99.6K9
中學路上研究咁講青少年 青春期孩子開始需要私人空間,父母可以如何做? 科豆16/10/2019 26/04/2023 當小孩踏入青春期時,開始渴求獨立,需要更多的私隱,是自然不過的事。然而,規管孩子的方法,家長可能學了不少;但給予孩子空間與自由的藝術,父母則未必太懂。由澳洲政府資助、並經過專家審查的網站 raisingchildren.net.au,就私隱(Privacy)、監督... 12.4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