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家中孻女卻成眾人「大家姐」——側寫梅艷芳的成長故事,談手足出生排序失衡(上) 家庭治療師 Peggy Chan13/10/2021 19/10/2021 梅艷芳在她短暫的生命裡,早就紅透半邊天,在娛樂圈中備受愛戴,對朋友及後輩特別提攜,為社會公益義不容辭,圈內圈外都被尊稱為「梅姐」,而她離開那年才不過四十歲。她這樣的性格特質,怎樣看都似是大家姐才會有的,可是事實上,梅艷芳在家中排行最小,有兩個兄長和一個姊姊。要理解... 13K7
研究咁講 我們都值得愛與歸屬,別麻痺情緒 POPA編輯部27/07/2021 22/08/2022 要整理自己的思緒從來都唔不容易,有時家長自己都未能處理好自己的思緒,要幫助孩子梳理就更困難。學者 Brene Brown曾說過,我們都不會喜歡脆弱感、悲傷、羞恥、害怕、失望等感受,麻痺情緒正是我們應付脆弱的方法。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局部麻痺情緒,切斷沮喪或悲傷,意味... 4.8K2
3-6歲6-9歲9-12歲中學路上小學生涯研究咁講 「停課危害媽媽精神健康」是真的?研究也這樣說! POPA編輯部19/07/2021 比起早於6月已優先復課,仔女要過埋暑假先可以返學嘅媽媽,心理健康受到更嚴重嘅影響——佢哋長期感到壓力、失眠多咗、會感到唔開心同抑鬱、覺得自己無用、克服唔到困難,同埋覺得自己無辦法享受日常生活。... 1.1K1
1-3歲3-6歲6-9歲9-12歲小學生涯幼兒教育書寫省思 疫情為何會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家長可以留意這3點 C媽16/07/2021 16/07/2021 停課前,我還能勉強應付,因為大仔返全日班,上午能集中照顧細仔。停課不夠一個月,長期「一打二」令我招架不住。每天行程滿滿,大的要管功課、學習、自理;小的又要餵奶換片,還有每日無休止的洗衫、煮飯、洗碗……忙得就像上一代父母說的:「得閒死唔得閒病」。有時候很想自己有兩個... 2.4K1
特約內容研究咁講 親職壓力同華人文化有關?一齊建立自閉症友善的社會文化 POPA編輯部12/04/2021 19/04/2021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國際校區 2015 年嘅一個研究發現,相比一般孩童的家長,自閉兒的父母有更多親職壓力和抑鬱症狀,而且他們較常用無助於適應的應對方式(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y)去回應眼前嘅挑戰,例如抽離或逃避。... 2.7K1
書寫省思 父母壓力 | 媽媽那條青筋背後的故事 C媽22/03/2021 26/09/2024 小時候,我們常常聽見左鄰右里評價:「隔離屋個師奶好惡呀!」戲稱她像哥斯拉一樣每天也在咆哮。但拉近鏡頭到屋內,我們又何曾關心過,究竟「隔離屋個師奶」發生了什麼事?... 3K1
研究咁講 生活壓力大,令父母孩子齊齊 Screen Time 增!? POPA編輯部04/01/2021 05/01/2021 很多人看到家長用「電子奶咀」餵養孩子都會嗤之以鼻,又或覺得父母多半都「其身不正」,自己都手機成癮。這個研究正正希望大家明白家長本身也有很多限制。家長們偶爾Take a break,不用把自己迫得太緊~... 2.8K2
研究咁講 研究咁講|你,試過妒忌你的孩子和另一半很親近嗎? 編輯 Samantha11/12/2020 09/03/2023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個研究發現,若伴侶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前對彼此關係已有焦慮,他在孩子出生後會較可能呷醋、妒忌,恐懼伴侶會「遺棄」他。... 3.4K1
書寫省思 當媽是我的選擇!——擺脫被害者情節,媽媽得對自己說這句話!? 女人迷|回家吧31/10/2020 23/12/2022 每天下班打開家門前,你心中浮現的是哪一句話呢? (是髒話嗎)三天沒睡飽,小孩不睡覺,明天有簡報⋯⋯這是阿鼻地獄還是你的生活?姿態再疲累,心態要正確!擺脫被害者情結,確認生活自主權。每天打開家門前深吸一口氣,對自己說這句打氣的話!你可以內心更強壯,情緒更平和,更重要... 2K2
研究咁講 傾訴育兒煩惱:可能令你更沮喪的6種朋友 編輯 Kathy14/09/2020 27/07/2023 有類朋友表面上很「陽光」,也很落力「安慰」你,但聽著聽著,你會感到不是太舒服——他根本不將你所說的煩惱當一回事。你跟他說帶孩子很累,他叫你「唔洗諗到咁唔開心」,否定你的想法和感受。... 3.6K1
書寫省思 天天「一打二」快崩潰,全職媽媽如何找到情緒的出口? C媽09/09/2020 09/09/2020 在疫情加劇、身體不適等因素影響下,我的情緒變得更差,失去了耐性,每天也對著孩子大呼小叫,激動得自己也控制不了。以往向孩子發過脾氣後,跟他道歉後,第二天也就回復正常。但那一次,連續幾天我好像也看他們不順眼,心情一直很低落。... 5.7K1
書寫省思 在職媽媽的兩難:我又想工作,又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可能嗎? 女人迷|回家吧18/08/2020 23/12/2022 《職場老媽》只是個起點,讓你看到不同的真實想像,但是拉回你的人生,你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也很好,終究就是你怎麼探索自己,為自己建立人生方向。所以,與其談失去與擁有,不如自問,是否願意打掉重練,拋棄常規,再去探索一個全新的自己、建立新的生活規則,如同初生?... 9.9K1
初生嬰兒書寫省思 在職媽媽:我踏上第二次母乳路,沒想到比第一次還要緊張 C媽12/08/2020 14/06/2021 回想第一胎我在產假時餵母乳很順利,孩子生長得非常迅速,怎料上班、泵奶、洗奶樽、半夜又要起來餵夜奶的折騰下,我休息不足,加上各種壓力,奶量越來越少,由一開始泵到8安士,減至5安士。... 5.3K1
成年孩子研究咁講 「還是小孩的我,怎麼教養小孩」,你也是千禧世代父母嗎? 女人迷|回家吧13/02/2020 23/12/2022 在「超級父母」輩下成長的千禧世代,父母往往嚴苛、控制欲強,讓他們總是不太有自信,又被社會譏笑為草莓族。一個受傷的孩子藏在心裡,還沒長大,如今到了要為人父母的年紀。他們想問,我真的可以當一個好的爸爸、媽媽嗎?... 3.7K3
研究咁講 面對突發的肺炎疫情,做這七件事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Joan07/02/2020 19/08/2020 在這次疫情中,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例如疫情何時得到控制、特效藥何時能夠研發出來;有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例如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加強鍛煉身體。... 2.9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