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3-6歲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朋輩影響:「近朱者赤」有科學根據? POPA編輯部27/01/2023 11/01/2023 朋輩影響在年幼孩子身上也出現?大家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研究發現,原來孩子傾向與自己正向情緒程度相近的人一起玩。而且在整個學年間,孩子們的正向情緒度和主動控制能力,也變得與玩伴越加相似。至於負向情緒度較高的孩子,則傾向較難與其他孩子建立社交關係,更別說成為... 80
研究咁講 夫妻溝通要注意——男女大不同? POPA編輯部13/01/2023 19/01/2023 用我們一位爸爸同事的親身經曆去解釋就很易理解,有一次同事的太太在工作上遇到一次不如意事,爸爸同事聽後不自覺地進入了解難模式,提供了不少分析及建議,但太太反而更加悶氣:「你就不能認同一下我的感受嗎?我就是想吐吐苦水而已。」這正是男女面對壓力時的不同反應導致的分歧,不... 2231
研究咁講 談羞辱:羞辱的不同種類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如果家長只是希望孩子服從、守規矩以及聽從權威,那麼羞辱孩子確實能達到目的,傷害也沒有體罰明顯。可是,我們相信家長都不是想控制與傷害孩子,而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並長大成為一個情感成熟,可以獨立思考的人。... 3261
研究咁講 談羞辱:什麼是羞辱?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羞辱是什麼呢?根據《善養小童成大童》書中所寫:「羞辱是讓孩子對自己有負面的思想和感受,從而令他們停止做出某種行為。只要是一個直接或間接的,針對孩子是什麼的批評,就是羞辱。」... 2011
研究咁講 蘭花、蒲公英、鬱金香,你的孩子是高敏兒嗎?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Dr. Michael Pluess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31.7K10
6-9歲9-12歲研究咁講 研究:想孩子學懂大方原諒他人,要先做到2件事!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研究員先讓孩子想像自己在不同場景裡面,當中會有人做錯事,有人會道歉有人則沒有,然後再交由小朋友決定要不要原諒對方。例如是想像和朋友組隊踢波,但完全沒人傳波給他。有的隊友會選擇在隔天道歉,有的則若無其事,然後研究員就會問小朋友原不原諒他們。... 4.2K3
研究咁講 傾訴育兒煩惱 這6種朋友父母最不應該找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類朋友表面上很「陽光」,也很落力「安慰」你,但聽著聽著,你會感到不是太舒服——他根本不將你所說的當一回事。你跟他說帶孩子很累,他叫你「唔洗諗到咁唔開心」,否定你的想法和感受。... 2.3K1
3-6歲6-9歲研究咁講 不要小看用餐習慣:1家人同枱食飯對孩子身心健康有長遠益處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6歲時家庭聚餐質素較高嘅孩子,到10歲時一般健康水平較高、較少飲汽水;而且佢地嘅社交技能更好,較少有攻擊性、對抗性或不良行為。研究人員指,家中飯桌是幼兒熟悉同有安全感嘅環境,食飯時父母會跟幼兒有最直接嘅社交互動,又會一齊討論日常生活同社會話題。... 2.1K2
研究咁講 管教時不批評孩子,就代表縱容他?心理學博士怎樣建議?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多倫多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Anna Kaminsky說,批評與改正其實是兩件事,前者側重於批判而非協助孩子,例如是「你很自私」、「你很壞」;後者卻是溫柔堅定地告訴孩子做錯了,並耐心解釋為何他做錯了、下次又可以怎樣做得更好。... 1.7K1
1-3歲3-6歲研究咁講青少年 研究:甜食損記憶力,唔通食糖唔止蛀牙仲會蛀腦? 科豆23/12/2022 23/12/2022 美國佐治亞大學一個針對幼鼠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牠們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組會因攝取高糖的飲食習慣而變得不一樣,當中高糖餐單會令腸道的兩種細菌數量大幅增加,而這兩種細菌會通過改變寄主本身(即係嗰個人)的遺傳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影響海馬體的正常運作。... 1.4K1
研究咁講 研究:家長教育係潛移默化,改變信念為孩子帶來正面影響 POPA編輯部22/12/2022 22/12/2022 不過,一段時間後,團隊發現受試組家長嘅信念一致發生了正向變化,而且訓練愈chur,效果愈大。當家長開始相信佢哋的投入程度於孩子成長係重要,佢哋會投放更多資源以栽培孩子發展。投資多了,收獲自然亦多了,除咗親子互動有改善,孩子的詞彙、數學與社交情感(social-em... 7502
研究咁講 研究:想孩子EQ高啲,家長都要幽默感高啲? POPA編輯部21/12/2022 22/12/2022 聽落好似好虛,其實背後原理好簡單。「玩得」的家長之所以幫到小朋友,就係因為佢地靈活有彈性,能夠將嚴苛的情況變得輕鬆,找到各種替代的應對策略,並且喺充滿壓力及衝突的情況下,仍然表現得幽默,進而緩解小朋友的各種情緒。... 5.9K1
研究咁講 先天遺傳及後天教養,哪個因素更影響孩子成長發展? Joan21/12/2022 21/12/2022 如果你眼前有個成就卓越、且溫柔敦厚的孩子,你第一個想法是「他父母教得真好」還是「這一定與他家裡的優良血統有關」?許多心理學家、行為遺傳學家都致力研究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對個人發展的影響1... 14.6K4
研究咁講 想小朋友珍惜你送的聖誕禮物?研究:體驗式的禮物才最長久 POPA編輯部21/12/2022 21/12/2022 送禮物畀小朋友希望佢好好記住?原來大腦本身就會好易忘記物質性嘅禮物,但對體驗式嘅禮物,例如係一家人一齊開心做一件事,就會放到長遠記憶嘅區域!... 1.7K1
研究咁講 學童焦慮5大跡象以及家長幫助緩解方法 POPA編輯部16/12/2022 05/01/2023 學童焦慮及自殺,是一直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而據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新近公布,在2021年,15歲以下青少年 […]... 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