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孩子天生高度敏感,父母可以這樣照養 POPA編輯部15/10/2019 01/03/2021 養育敏感孩子的最大挑戰來源於別人看待孩子的眼光,你要保護好孩子免受其他人言論的傷害。如果有人評價你的孩子行為「不正常」,你可以說:「她只是喜歡仔細觀察和熟悉環境。等她準備好了,就會放開來的。」... 94.5K8
研究咁講 親子關係UP:能讓孩子永遠記得自己被愛的30件小事 女人迷|回家吧04/05/2020 23/12/2022 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們做點什麼,來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在乎呢?做相關研究的作者 Dr. Gary Chapman 就表示,五種對孩子的愛的表現,包含了肯定的話語、服務行為、禮物贈與、高品質的時間,以及觸覺。雖然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但只要能按照這些原則去表達你的... 38.4K6
研究咁講 蘭花、蒲公英、鬱金香,你的孩子是高敏兒嗎?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Dr. Michael Pluess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32K10
0-1歲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不要將「愛」與「溺愛」混為一談 POPA編輯部18/07/2019 14/06/2021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想滿足孩子需要時,另一半卻指責你溺愛孩子?或者家中有長輩以愛錫孩子為名,在你眼中卻是縱容縱壞?到底該如何區分真正的愛與溺愛?... 22.1K5
0-1歲1-3歲初生嬰兒專家同行 感統問題發現記01|哭不停的寶寶,只是難湊或另有玄機? Mo媽24/09/2021 29/09/2021 哭不停,哭的原因卻未明。我們兩公婆沒有方向,像盲頭烏蠅,什麼Colic、肚風、胃酸倒流等,我們都仔細研究過,也試過用很多方法去幫助她——按摩、改善抱姿、多播輕音樂,就連我們充滿猶豫的肚風水、益生菌、七星茶都試過,但通通都沒有作用。... 21.3K10
專家同行 蒙特梭利教師:我在日本幼兒園學到,不用把孩子照顧得太「周到」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8/02/2019 12/10/2020 飯局上,朋友為兒子點了食物,可是兒子吃了兩口,便說不要了,要求點另一些食物。誰知食物來了,他也是吃兩口就停手。如是者來回點了幾次菜,枱上堆滿大碟小碟,同枱幾個大人合力也沒法吃完。... 18.8K11
6-9歲專家同行 揭發兒子欺瞞我的一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憤怒與心碎 香橙老師(資深小學教師)27/05/2022 事件揭發的當天下午,我正在用心協助幾個打機成癮的學生。我排出午膳時間見了兩對母子,而教師會議緊接在午膳後,面談後我只夠時間咬幾口飯。教師會議後我又趕著聯絡另外幾位家長,希望盡快為學生展開輔導計劃。就在忙碌過後的當晚,寶貝送我這個壞消息。我有什麼資格幫助打機成癮的學... 17.9K8
1-3歲專家同行 蒙特梭利教師:叫小朋友「快啲啦」,就真係會快啲?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0/05/2019 14/06/2021 假若我們每次都急急忙忙趕著完成,不理小朋友在玩或反抗,也先捉他去沖涼食飯,他不只愈發感到害怕而繼續反抗,也會感受到世界予他的急躁與暴烈,然後這些觀念會在他身心發芽。... 17.3K5
中學路上專家同行青少年 駐校社工:親子溝通,溝極唔通? 思路(註冊社工)08/09/2019 14/06/2021 溝通最緊要、最難學的部份其實不是說話,而是聆聽。當我們發現怎樣說都沒有用,很可能不是因為我們說不夠,而是聽不夠。讓子女知道你願意聆聽是讓他們肯坦誠地和你溝通的關鍵。... 15.8K11
研究咁講 性教育系列:3歲前就要開始? POPA編輯部30/05/2019 30/05/2019 「爸爸媽媽,我喺邊度嚟架?」——呢條問題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問過,新一代父母,未必會好老土咁答「喺石頭爆出嚟」、「執返嚟」,但實際上要點回應,又真係未必人人都知道。... 15.2K6
研究咁講 先天遺傳及後天教養,哪個因素更影響孩子成長發展? Joan21/12/2022 21/12/2022 如果你眼前有個成就卓越、且溫柔敦厚的孩子,你第一個想法是「他父母教得真好」還是「這一定與他家裡的優良血統有關」?許多心理學家、行為遺傳學家都致力研究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對個人發展的影響1... 15K4
成年孩子研究咁講 心理治療師:當眾嘲笑與辱罵,只會令孩子心生羞恥 POPA編輯部01/03/2019 14/06/2021 有些父母,會拎小朋友嘅缺點黎講笑,或者在大庭廣眾斥責小朋友,並相信咁樣可以鞭策孩子進步。但對小朋友而言,自己嘅缺點被父母嘲諷;做錯事被父母當眾辱罵,到底會有怎樣嘅感受?對佢地成長又會有咩影響?... 13.5K7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別看輕毛公仔給小孩的意義 Mo媽15/07/2019 14/06/2021 小朋友身邊總有一兩隻別具意義的毛公仔或者小毛巾,無論瞓覺、出街,甚至旅行都要跟身。爸爸媽媽會唔會覺得困擾?有親友勸過你地幫小朋友戒公仔嗎? 不如等我地先從心理學角度了解下呢個現象!... 12.8K5
研究咁講 認識自閉兒:大眾眼中的「他」VS現實中的「他」 POPA編輯部12/01/2018 20/09/2018 照顧小朋友唔容易,照顧有特殊需要嘅小朋友更加困難。 但好多時我哋不是親友,也不知道可以如何幫得上忙,但其實嘗試了解或者就已經能帶來改變。... 12.5K0
專家同行 蒙特梭利教師:一個沒有學校取錄的孩子 Barbara Tsui(蒙特梭利老師)25/03/2019 19/03/2019 有一位小孩,考小學時,沒有一間本地學校取錄他。一來,他是一個「百無」人士,沒有任何證書或獎狀。二來,當同學們已學識寫字、讀ABC,數目數到過百時,他仍在鬼畫符。... 12.5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