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問 全職爸爸:把時間心力奉獻給我摯愛的家人,不是犧牲 歡迎投稿13/06/2016 05/10/2019 有人認為我犧性了事業和前途,我不認同。我和太太協議好,男主內,女主外。各在其位,各司其職,沒分高下。我把時間心力奉獻給我摯愛的家人,不單覺得理所當然,心底裡更認為非常值得。... 5K0
人物訪問 三孩爸爸: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可以做更多 歡迎投稿30/05/2016 07/11/2018 我們這一代接受填鴨式教育的都深知其弊端。如今,社會富裕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長都冀望孩子的學習能夠比以前有趣、互動和富啟發性。然而,現實呢?... 3.4K0
人物訪問 在職媽媽:我只等老公點頭,就會遞上辭職信 歡迎投稿23/05/2016 07/11/2018 我反覆問自己,願意降低生活水平去全職湊小孩嗎?答案是肯定的,反正他們就只有幾年的黃金成長期最需要我在身邊。可是,我無法說服丈夫……... 12.3K3
人物訪問 全職媽媽:我曾是工作狂,沒想到,全職照顧女兒讓我很挫敗 歡迎投稿20/05/2016 07/11/2018 我熱愛工作。我覺得用自己的能力將一件事情從構思、策劃、執行到完成,讓我很有成功感。當上全職媽媽是個迫不得已的決定…... 4.4K0
0-1歲人物訪問幼兒教育 兩歲班教師:他們為我做的窩心小事,每天都為我加油 歡迎投稿05/05/2016 14/06/2021 看著小孩進步,我固然感到欣慰,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孩子那份純真的愛;試想想,到了我的年紀,就算是密友,還有幾多人會熱切地告訴你生活中那最個不經意的細節?還有誰會全心全意為你畫一幅畫?... 2.6K0
人物訪問 新手媽媽:和丈夫關係好像已變質,為何我得到了兒子,卻失去了家庭? 歡迎投稿29/04/2016 07/11/2018 「我承受工作的壓力、照顧兒子的壓力,現在連丈夫也給我壓力。我心靈受傷,情緒低落,感到透不過氣來。和丈夫的關係好像已變了質,我不禁問,為何我得到了兒子,卻失去了家庭?」... 3.5K2
人物訪問 不拿孩子做比較,只要他們做得比昨天的自己好便足夠 歡迎投稿27/04/2016 07/11/2018 「我慢慢發覺,將孩子與別人比較,正正是他們的壓力來源。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專注子女的自身發展,要比較,只好跟自己作比較。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便會有動力去繼續學習,專注做好每件事。」... 2.8K5
人物訪問 讀障兒子的媽媽:不強迫孩子,讓他自動自覺做出成績,才有意思 歡迎投稿22/04/2016 07/11/2018 讀書方面,我盡力幫助他,讓他上輔導班……我不只一次問自己,我要如何教養他?我決定不在他的弱項上勉強他,而是發掘他的強項,加以啄磨,讓他發光發熱。... 3.6K4
人物訪問 韓國新娘:生活如「假單親」,但好爸爸不一定要天天在家 歡迎投稿18/04/2016 07/11/2018 嫁到世界另一端,一定是浪漫愛情故事?「我老公是韓國人,我的家庭生活是怎樣?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假單親。但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不一定天天回家吃飯,會和小孩做手工的才算是好爸爸……... 3.5K0
人物訪問成年孩子 成年孩子:別離棄叛逆的孩子,終有一天他們會懂你的愛 歡迎投稿13/04/2016 14/06/2021 家長的心態很影響我們作為孩子的心態,只要在你心目中你的孩子是最棒的,我們肯定會感受到,相反,如果你總是把孩子和其他人比較,哪怕你怎樣修飾你的用詞,孩子們都會知道…... 8.2K1
人物訪問 全職媽媽:無微不至的愛,會讓孩子忘了成長 歡迎投稿30/03/2016 08/11/2018 兒子在公公婆婆的疪蔭下,固然安全,但卻想做什麼都被制止。才一歲多的兒子眼中,這世界充滿危險!既然無法改變我爸媽,唯有自己接管兒子。於是我便當起了全職媽媽來……... 5K1
Watch LaterAdded 02:35 人物訪問 在家自學:不再趕急;社交靠父母靠興趣 歡迎投稿14/03/2016 19/04/2019 「我相信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接收和吸收新事物。就算簡單如帶他去行山,他已經會問你很多問題。」在家自學,也許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2.8K2
人物訪問 母乳媽媽:開始是因為自私,堅持是因為捨不得 歡迎投稿07/03/2016 07/11/2018 一開始可以說是自私而已,我不過想自己快點退燒出院,就很聽話。但進了醫院四天,完全沒有見過囝囝,那時才發現原來真的會掛住埋身餵的親密感覺……... 12.8K2
人物訪問成年孩子 成年孩子:沒想到留意育兒資訊,最後竟是了解自身成長 歡迎投稿03/03/2016 14/06/2021 既然親子關係是一生一世,『育兒』會否都一樣?雖然影響力不及小時候,但育兒似乎不會說到了小朋友十八歲就大功告成……... 2.3K1
人物訪問 上一代人:湊仔容易湊孫難,但新一代媽媽仲艱難 歡迎投稿18/02/2016 07/11/2018 因為同住,所以Ida說自己無可推卻,一定要幫手湊孫。以為湊大女兒,所湊孫無難度?Ida心聲卻是:「湊仔容易湊孫難」。... 8.7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