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介 編輯看動漫《間諜家家酒》|談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編輯 Samantha16/03/2023 16/11/2023 其實孩子都有好多內心小劇場,孩子行為背後總有原因,而正因為我哋無讀心嘅能力,不是更應該要好似洛伊德咁,透過仔細觀察同埋溝通去理解孩子嗎?... 8652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四回——家長如何息怒? 編輯 Samantha29/12/2022 08/03/2023 憤怒不全是負面的,從行為看出情緒,再往下走,能讓我們了解更多自己深層的情緒、期望等等。一層一層,看清了,我們才有機會讓憤怒的感覺真正被消化。那下次我們就不會憤怒了嗎?不一定,但慢慢我們就更加能夠知道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也就更能掌控用怎樣的行為表達出自己的憤怒了。... 1.2K2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三回——如何協助孩子認識憤怒? 編輯 Samantha20/09/2022 09/03/2023 長話短說,今集講如何協助孩子認識憤怒?這是情緒管理課程的重要一環!邀請你的孩子一起想像「憤怒」是怎樣的,你可以試著用動畫或者繪本的例子,讓孩子更加具體明白「憤怒」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2.2K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一回——被誤會的憤怒!? 編輯 Samantha25/08/2022 09/03/2023 情緒作為我們回應世界的一種方式,其實都帶有「功能」。最簡單的例子是害怕,會讓我們懂得避開危險,而憤怒這種情緒也一樣有它的功能。憤怒通常會在我們受到傷害時跳出來(不論身體或心靈受傷),表面上它讓我們抓狂,變得衝動,但如果我們單從情緒層面去看,憤怒其中一個功用是期望能... 3.4K4
研究咁講 父母需要知道的_______|依附理論 編輯 Samantha25/08/2022 21/08/2023 對孩子成長嚟講,「安全感」有幾重要相信大家都唔會有異議。不過到底安全感點嚟?可以點樣建立到孩子嘅安全感?要答到呢個問題,就要同大家講下「依附理論」了。... 3.5K1
情緒系列 |給父母的情緒課|情緒控制不來,只能夠覺察和接納? 編輯 Samantha19/08/2022 09/03/2023 「情緒」,明明打從出生那日開始,每刻都伴著我們,我們卻對它們不甚了解。難怪還是有很多人說「接納?覺察?咁即係點呀?」... 2.6K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二回 ——在發洩與抑壓之外 編輯 Samantha09/08/2022 16/11/2023 因為我們深怕會失控,也會很想孩子早日學會「控制」,只是在禁止發洩行為的同時,我們很容易把憤怒的情緒都一併壓下去了。然而,憤怒才不會壓下去就消失。過度的壓抑通常都會讓憤怒積存起來,不是不爆,只是未爆。... 2K2
POPA秘辛編者話 編輯話|七年之「養」 編輯 Samantha03/08/2022 09/03/2023 POPA 都喺今年踏入咗第七年,亦都係我呢位編輯喺呢間公司嘅第七個年頭,我稱之為:七年之「養」,教養個「養」。不過今日嘅分享未必好關教養事,但如果你有興趣了解多啲 POPA,歡迎大家睇落去~... 0.9K2
Watch LaterAdded 22:05 Podcast 父母和Me-Time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編輯 Samantha02/06/2022 16/05/2023 之前和同事Yan錄了一集Podcast就是談me-time/獨處/自己。她也是當上母親八年來,沒有放下過孩子超過24小時,這幾年多得Staycation的盛行,加上天時地利,她拒絕了丈夫和朋友同行,過了幾次獨處的晚上,總算找回了“me”! ... 3.9K78
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觸不到的朋友:孩子與他的「假想朋友」 編輯 Samantha01/03/2022 21/08/2023 有「假想朋友」是正常的;沒有「假想朋友」也是正常的。美國臨床心理學家 Dr. Kate Eshleman 指出有過半小朋友有「假想朋友」,有些孩子到了12歲也還會有「假想朋友」!這位「朋友」可以是完全用想像力虛構出來的,也可以是真有其「人」的玩具或公仔。... 2.9K1
研究咁講 從《調教你男友》思考婚姻|想兒子當一位成熟的丈夫,請今天開始「調教」 編輯 Samantha20/12/2021 09/03/2023 看 ViuTV 的真人SHOW《調教你男友》,感覺父母都應該看看,特別是有兒子的父母。上一代除了告訴我們,男人要有擔當,揹起頭家,似乎很少家庭會著重教男孩子如何成為一位成熟的丈夫,如何對待女性,如何處理親密關係。... 11.9K1
Watch LaterAdded 09:43 Podcast用聲音回答你 🎙️Time-out如果真有效,為何孩子會哭得更厲害?或許我們都忽略了…… 編輯 Samantha07/09/2021 06/09/2023 「我的疑惑是:冷靜區Time-out感覺就像禁止孩子宣洩情緒,好像在間接傳達一個訊息『喊是不被接納,所以要冷靜』,但我又不想令他有這種感覺,我不想否定及拒絕他喊,但又感覺很難拿捏得當,不知是否我在操作有問題,令我有這種不良好的感覺。」... 7.3K92
Watch LaterAdded 08:02 1-3歲3-6歲Podcast用聲音回答你 🎧用聲音回答你|若溫柔但嚴厲地指正孩子好像不湊效,責罵至大哭會讓他更知錯嗎? 編輯 Samantha14/06/2021 04/08/2023 若果溫柔但嚴厲地指正好像不湊效,責罵至大哭其實他會更清楚他做了件很錯的事及對這件事更深刻嗎?抑或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許多教養疑難都未必有絕對答案,但每一次省思,都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怎樣的教養,會有怎樣的效果,而這結果又是否我想要的呢?」... 5.8K37
6-9歲研究咁講 讀寫障礙孩子的隱藏優點,你睇唔睇到? 編輯 Samantha18/01/2021 13/04/2023 美國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Francisco 的腦神經科學家發現,讀寫障礙孩子有更敏銳的情緒反應!這些情緒的反應跟腦部支援情緒及個人覺察的區域更活躍有關。有更強的情緒反應往往是良好人際關係的要素,是與他人連結的能力。... 7.1K1
研究咁講 研究咁講|你,試過妒忌你的孩子和另一半很親近嗎? 編輯 Samantha11/12/2020 09/03/2023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個研究發現,若伴侶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前對彼此關係已有焦慮,他在孩子出生後會較可能呷醋、妒忌,恐懼伴侶會「遺棄」他。... 3.3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