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一本把父母從黑色教育拯救出來的書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

我是一位全職新手媽媽,丈夫因疫情和工作無法常時常回港,現在就是「偽單親」的狀態……在照顧小孩和日常家務之外,都沒有太多空閒 me-time。即使我一直想花時間多讀育兒書,但也只能斷斷續續的看,唯獨這本《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我從頭到尾看過兩次。

它可以說是影響我這個全職新手媽媽最深的書。

我要擺脫自己的「黑色教育」

近來兒子情緒變化頻繁,早上他心情好好的起床,卻會突然因小事哭鬧;他還沒學會行樓梯卻不給我抱,死拉著我要行往梯級,還差點掉下去!若我硬要抱起他,他便像被陌生人拐帶般邊尖叫邊踢我。還有一次他突然要進一部不到我們家樓層的電梯,哭叫到管理員都走過來看看發生什麼事。兒子陰晴不定,我累得快瘋了,但更困擾的是,我不知何故自己總收斂不住脾氣。

翻著《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其中兩個章節把我從深淵救起。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

那兩個章節叫〈父母的怒氣〉和〈孩子嚴重發怒時的快速協助〉,正正提醒我其實自己的憤怒並不是無緣無故跑出來的,也不是我不夠愛孩子,而是孩子有些行為觸及到我兒時的某些創傷。我以為那些創傷已遺忘了,但是成為母親後,它從潛意識中猛然醒過來。

我回溯小時候,自己正是在所謂「黑色教育」的概念下成長,即父母用盡方法務必要小孩完全妥協,並跟從大人指示的教養方法。

哭鬧不是為了支配你

我想起小時後不敢哭鬧是因為怕痛。

事發的原因我也遺忘了,地點是在街上。我依稀記得我想要做一件事,但媽媽只說:「不!」我不明白為何不能堅持。媽媽二話不說帶了我回家。一關門,便來了一餐「藤條炆豬肉」。媽媽每講一句:「是不是不聽話?」,藤條便來一下。「下次敢不敢?」又來一下。我怕痛,只說:「不敢啦!」媽媽說:「立即收聲不要哭。」我嚇得默不作聲。

從此,媽媽每次說「不」,我便想起痛,不敢再堅持或多說什麼。小孩必定要聽大人的指示,完全是理所當然,我不太會對媽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變成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媽媽也很滿意。

明明我自己都不曾想到用哭鬧去令媽媽就範,成長的烙印卻改變了我,連自己都相信了孩子哭鬧是支配媽媽的手段。但那是真的嗎?

情緒爆發不一定是壞事

書中的那兩個章節,提醒我不要被「黑色教育」的經歷影響,而要知道孩子的哭鬧或情緒爆發並不是手段,而是孩子有些事情力有不逮和心智不夠成熟去處理失望,目的是希望得到媽媽幫忙渡過情緒危機而已。

我開始試著冷靜下來,用同理心去看看如何幫助兒子。

雖然兒子個性比較執著,因此書中很多安撫的方法並不太適用,但是當中仍然有一個非常有用的建議:#平心靜氣去讓小孩盡情發洩情緒。

現在兒子有時候都會因為我不容許他做一件事而生氣嚎哭,我便坐下來陪著他,當他稍為平靜一點,我便會問問他:「你是生氣嗎?」「是不是生氣所以哭?」他會停一停,想一下。我再說:「媽媽不准許你做,你覺得生氣,所以哭。」通常他又會多哭一會,我再慢慢解釋,他會說:「生氣會哭。」之後他的怒氣會逐漸消失。

在應對他失望的時候也是一樣。當他感受到失望時,我沒有否定他的情緒,他會安心地大哭一場(那我當然要忍受一下噪音)。漸漸地,他扭計的時間變短了,有時他還會說:「不再哭了。」而我自己面對兒子在家,甚至在街上哭鬧,我也不會感到心煩,慢慢處理。就像遇上下驟雨但忘了帶雨傘一樣,等一等,短暫的驟雨很快會過去。心裡的煩燥、尷尬和壓力感便減輕了不少。

原來,只要方法正確和讓小孩感受得到支持,情緒爆發不一定是壞事,它亦可以給孩子學習接受情緒,學習讓自己平靜下來。我們不用只著急如何令孩子立即停止哭鬧,亦不必一心幫孩子掃除所有困難。要令孩子長大後擁有抗壓力的正向能力,第一步便是使他們學習和消化不同的情緒。

現在,當我為了教養小孩而感到崩潰或氣餒時,便會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找到當下困境的章節。一來閱讀讓我可以暫時放鬆情緒,還可以試著跟隨書中各個故事,慢慢改變心態,以理解孩子內心為出發點,代替渴求一時三刻可得的靈丹妙藥。

我相信這本書不但可以成為新手爸媽,甚至老手爸媽傍身的育兒書之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