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一起來梳理好自己吧

作為一位全職一打二的媽媽,每天面對的不是孩子就是一堆家務,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的情緒總是大起大落,經常處於抑鬱的低能量狀態,我唯一的出口就是一班志同道合,相信「善養」的家長群。一天我忍不住在群組中訴苦,除了每日的辛勞,還有教養上的自我懷疑。

說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內心激動,聽完其他群組成員的肯定和分享,我忍不住淚如雨下。

被同理才能安心地哭

「因為你被同理了,心被觸動了。」其中一位成員這樣說,讓我安心地哭。

不想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一起來梳理好自己吧

我繼續訴說:「這陣子總是感到很鬱悶,做事提不起勁,而且極度易怒,常為芝麻綠豆事怒罵女兒。我意識到一開始是罵女兒讓我不爽的行為,但罵著罵著似是心內有許多壓抑已久的怨氣,不吐不快,隨著憤怒的情緒爆發出來,而女兒剛巧成了箭靶。」

「你心中壓抑著的是什麼?」

「我怨沒有人體諒我,個個當我『阿四』,只有我一個在忙忙忙……我心裏明白這不是女兒的錯,但就是控制不了一直唸一直唸。」

「你覺得這些說話其實是想說給誰聽?會是老公嗎?」

我想了想答:「或許吧,但我老公會幫忙做家務,也會陪孩子玩。他工作也很大壓力……」想著說著,我好像也沒有理由埋怨他吧?

「很高興你會欣賞老公和感恩。不是說他不好,但如果你有需要被聆聽,可試試請他靜靜地聽你把心底話說完,他不用說什麼,只要在你吐盡心聲時給你一個擁抱就好了。」

另一位媽媽補充:「是啊,我們有時就是需要被憐愛、被呵護。」

原來我一直不敢在家人前哭

我即時彈出的念頭是「我不敢在家人面前哭」。

雖然我深明同理聆聽的重要性,也經常在自己的專頁推廣,但也許性格使然,也許是自以為的使命感,我習慣做聆聽人的角色,卻一直無視自己想表達、想被聆聽的需要。

很多時我知道我需要找人聊聊哭一哭,也打開了通訊錄尋找傾訴對象,但最後總是沒有撥號。

因為我害怕。

結果卻是孩子成了我的情緒垃圾桶

跟老公說嗎?他壓力已很大,不想添加煩惱,令彼此不開心。
跟共學的媽媽說嗎?她們也很忙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不想麻煩人。
跟家人朋友說嗎?不想他們擔心。

這一切背後的信念是「我不接納自己的無能,我的煩惱這麼小,說出來會顯得我很弱很無用,大家會嫌棄我或取笑我。」

結果想說的話一次又一次地壓回去。這些應該找個成熟大人傾聽的心底話,得不到舒解,便時不時找機會冒出,可憐孩子變成我的情緒垃圾桶。

群組的成員讓我看見我的需要,也提供了一個安全釋放的空間。

失眠原來因為心內積滿情緒垃圾

從前我常常就算很疲倦也睡不着,總覺得有什麼事情還未做,不自覺地打開聊天室看看有沒有人找我聊天,或幻想老公會半夜突然醒來陪我。

結果滑電話滑到不睡不行才去睡。最後早上起不來,睡不飽,日間也身心俱疲,惡性循環。

不過很神奇地,當天讓眼淚把情緒垃圾清掉後,我很快便入睡,也睡得很好。早上早早醒來也沒有以往的疲憊感,不會有不想醒來過日子的想法,反而有一絲喜悅,力量也回來了!

仔細想想,我失眠的一大原因正是我想傾訴的需要未被滿足。

我把這一切和老公分享,他很合作地只認真聆聽和擁抱我,然後我打從心底開開心心地煮早餐去。

自此,當我感到情緒不穩,會有意識地找人聊天梳理情緒。

隨著我的覺察力提升,我發現憤怒底下是自孩提時代積累已久的委屈和無助。而我習慣了隱藏這些脆弱。經過無數次傾談和求助,我逐漸掌握自我安撫的能力,成為自己的聆聽者,做那個憐愛和呵護自己的人,不再拿其他人做我的情緒垃圾桶。

如果你也受情緒困擾,不妨找個信任的人談談;如果你身邊有受情緒困擾的朋友,請試試靜靜地聆聽和陪伴他們。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