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路途上,你或許開始次察覺父母會讓你失望的地方。譬如他們沒有你幼時想像中的厲害,他們也有一些愛計較、情緒化的地方;又或者他們有著在你看來,特別食古不化的一面,你發覺你們立場不同,譬如隨著選舉投票日接近,你感覺到彼此間的衝突越來越加劇。
而同時間,你的爸媽也困擾孩子總是對自己反抗,他們覺得情緒化的是你,覺得你的脾氣,就是他知道的那個從小到大都改不了的樣子。於是,你們兩者間沒有人覺得自己獲得尊重。每次開啟敏感話題,都帶著大量的情緒,你感覺到自己忍不住這麼做。當然,你們談話的結果都是沒有結果,並且又再次留下更多的隔閡與傷害。
與家人共處,要如何找到平衡點?該如何可以找到自由的機會?台灣精神科醫生鄧惠文在《家人這種病》一書的推薦影片中分享到,當我們為家庭問題所苦,不論是家長或者孩子,或許我們該開始試著去理解在所謂家人之愛底下,是否藏著屬於你的自私與自我需求,你的行為是否展現的只是防衛與逃避?
現在,就一起聊聊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鄧惠文醫生給予我們的解決方法:
▌華人家庭的主要問題:我們對父母的期待太大了
第一個察覺,是我們對「父母應該要很完美」的設定與想像。
面對華人或亞洲家庭,鄧惠文醫生提到了孩子們普遍對父母的期待有過高的現象。父母作為我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形角色──所有的嬰兒都是從依賴著父母開始的,於是我們文化會有很多對於「偉大」、「完美」父母親的形象形塑。
「我覺得就是這個害了我們、綁了我們。」鄧惠文醫生說明。
於是我們應該要去接受的是,真正的父母就是普通的人類,他們有他們的喜怒哀樂、對事物的極限。鄧惠文醫生認為,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設定與包容之後,我們開始跟父母親像人一樣相處:「不要再用一種好像等著對方還債一樣的心情,我小時候你還沒有給我什麼,所以一直吵,吵到父母已經很老了,你還在要嬰兒時期想要的那個東西。」
最終,要等這樣的東西可以被釋放,你與父母之間的結才有辦法被打開。
▌過於緊密的親子關係:不是孩子無法獨立,是父母放不開孩子
第二的察覺,是你對自我的生命焦慮,是否無意識地轉嫁到家人身上?
談及父母與子女間的羈絆,鄧惠文醫生表示,現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不是小孩無法獨立,而是父母放不開孩子:「因為有些父母在面對自己比方說中年的危機,或人生的存在焦慮的時候,他們沒有真的去克服。他們就是把一切的精力放在小孩身上,然後覺得好像藉此延長了自己面對生命有限性的時間。」
鄧惠文醫生強調,這樣的心態,其實小孩潛意識當中都會接收到。於是孩子們也會配合演出的:「他們會演出他無法獨立、他需要你,他什麼事情都要你參與。」
而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回過頭來,就會有很多地怨恨。因為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束縛、埋怨父母無法給自己一個真正的獨立性等。兩邊一直攪和下去,彼此都覺得自己犧牲了自己的人生。
▌情緒解方:不要等別人照顧你的情緒,而是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而在理解上述兩個雙方的糾結點後,下一步我們可以做什麼?
「我想這仍是一個覺知的問題,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鄧惠文醫生提到,在我們的文化裡面,會覺得家人之間的羈絆是責任,也是一種愛。但我們要開始去察覺到的是,這個愛的底下是否其實隱藏了很多怯懦、自私,或自己的需求?當我們可以開始去面對自己的挫折,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東西放在別人身上,這就是對自我負責的過程。
於是,作為孩子,你可以開始透過接受對爸媽的失望,開始跳脫在不被理解與陪伴的驚嚇情緒以後,能慢慢靠自己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作為父母,則是可以開始理解自己有哪些行為其實是出自於自己的需求,理解不是對方做不到,而是我先有求於你。
當我們總是只希望對方能了解自己、滿足自己,我們之間就不會產生真正的對話,而是只會剩下情緒的交換與互相承接,以至於越來越高壓的家庭關係。
下一次回家以前,在想對對方提出「為什麼你的選擇跟我不一樣」、「為什麼你不理解我的選擇」的埋怨以前,可以先停下來試著對自己說,我或許還是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但如果我此刻得不到,我不會因此感到沮喪。因為我已經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或許下一次等你也準備好了,我們會有再一次對話的機會。
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多的覺察,以及在覺察後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與需求負責後,也許我們都能找到更自由的家。也在脫離對父母的渴望之後,我們終於能有一次機會,真正的長大。
▌未經同意不能轉載 ▌ 鄧惠文談家人:父母孩子之間,不可以只剩彼此索取
by 女人迷編輯 Shanni
《家人這種病》
作者: 下重曉子
譯者: 許婷婷
出版社: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