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社交情緒學習|培養孩子情緒調適能力

對好多家長而言,想培養孩子情緒調適能力,一嚟係想佢唔好成日發脾氣,二嚟情緒平穩的孩子,感覺上都「易教啲」,不過就好少家長會將情緒教育聯想到同社交、溝通有好直接嘅關係。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社交情緒學習是什麼?

今日同大家分享一個情緒教育嘅框架,叫做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社交情緒學習。平時大家講如何接納孩子情緒,學習平伏情緒呢啲,都較著重於個人情緒管理;而SEL有一個好重要嘅分別,就係將情緒教育的理解推演到社交環境之中,畀大家睇到高情商如何協助孩子同他人連結,做出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等等。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社交情緒學習|培養孩子情緒調適能力

SEL最初由美國教育研究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CASEL)提出,是情緒教育的框架,當中涵蓋五種核心能力:

  1.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2.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3. 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
  4. 人際關係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
  5. 負責任的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社交情緒學習五步曲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即係理解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和長處短處的能力。有這種自我覺察,就能夠較準確地辨識到自己的感受,了解到情緒如何影響自己,並用以認識自我,接納自己的所長或缺點,同時建立自我價值感。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SEL中的自我管理指我們能採取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關係的方式回應生活中的挑戰,能夠不由情緒主導去執行事情。即是我們會生氣,但可以控制行為,不發脾氣,又或者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自我管理亦包括保持機動及自主性,並具有計劃及組織能力,使自己能按部就班達成目標。

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

如果自我覺察是認識自己,那麼社會覺察就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觀點,展現出同理心和人文關懷的能力。孩子需要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社會的一員,社會內存在不同的文化、多元的想法。孩子得學會考慮他人感受,衡量自己的行為會否影響他人等。當孩子有同理的能力,就較能夠尊重並欣賞他人在多元文化和背景中的差異。

人際關係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

社會覺察是孩子如何宏觀地理解世界,人際關係技巧則是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溝通和建立關係的能力。一般人談到人際技巧未必會聯想到和情緒有關,但其實要和他人建立長久正向的關係,具有剛剛談到的自我覺察和社會覺察等能力正是關鍵。例如我們必需要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才能把想法和感受更好地表達出來,在遇上衝突時,同理的能力,亦讓人能夠傾聽對各方感受。

負責任的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這是孩子能考慮行動的後果,並做出符合倫理標準且對自己與他人負責的決定的能力。他們能夠分析問題所在,思考各種解難方案,並在當中考量不同決定如何影響他人等等。

校園中的社交情緒學習

在加拿大、澳洲等地SEL已被納入課程,有研究指在校施行SEL能協助孩子對自己、他人及任務的態度更加積極,包括增強自我效能感、自信心、毅力、同理心,也有更積極的社會行為,並能改善孩子與同儕和成人的關係,減少行為問題和冒險行為、降低情緒困擾等。

情緒學習實在唔單單係一件「個人」嘅事,而可以影響到我哋同他人建立關係,點樣立足於社會,亦有好多超越大家想像嘅好處。

香港近年也有不少單位致力把SEL的情緒教育帶入校園,你的孩子可能也都聽過SEL是什麼~而我們相信如果家校可以用同一種「語言」去學習情緒管理,也會事半功倍!

參考資料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