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母子:孩子脾氣如火山,也找到育兒路出口

教出平靜的孩子

教出平靜的孩子

#133 Queenie & Theo(9歲)

如果問育兒路難唔難行,相信每位父母聽到都笑問難行又如何,都得走下去嘛。但即使易走一點,也注定不會是條綠草如茵的蜿蜒小徑。有些人的路更像陡峻崖壁,一步一驚心。

孩子內心暗藏熔岩

Queenie的那條路呢,剛好在火山口上。大仔Theo出生後乖巧可愛,但自從“Terrible Two”後,Queenie經歷兒子多次火山爆發。即使兒子平時安靜内斂,外人看來懂事生性,作為母親的她,卻知道他內心暗藏熔岩,只要稍為觸碰,立刻爆發。她步步為營,燙熱的感覺使她也常常處於焦躁的狀態。

「成家人都好激動咁。佢唔會尖叫,唔會瞓地,但係會搣紙巾、搣自己手腳,即使你一開始仲好冷靜,佢都會走黎搣你,整到你好嬲,直到你都爆發咗,佢覺得大家係同一個level,佢先會滿意。」火山噴發,熔岩總會燒到她身上,而且Theo每次噴發,起碼一小時才能收科,名副其實是一座小小的活火山。

Queenie四出尋求協助,接觸到「靜觀」(mindfulness),抱著試試無妨的心態,讓Theo參加管理情緒為本的兒童靜觀小組,學習靜下來聽自己的身體,聽自己的心靈。

今日眼前的Theo已經難以再與「火山」聯想在一起。

即使會爆發,也能迅速平靜

初見記者,他帶點靦腆,卻也努力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跟我們分享他的轉變:「以前係好激烈,同埋好長時間先冷靜到落嚟。而家唔駛半個鐘,可能係15分鐘……」

Queenie當然也把孩子的改變看在眼裡:「佢而家平靜咗,有情緒時會靜靜地走埋梳化到冷靜一陣,就算爆發,都沒有以前激烈,並且會比較快平靜落來。」

兒子的情緒火山開始沉睡,Queenie卻開始意識到家中另一座火山,原來就在自己心中。

她曾陪Theo上過一小節課堂,一心做兒子的「伴讀書僮」,發現靜觀練習對情緒管理的好處,當時已心郁郁:「其實我係咪都應該要去上下堂?」心動不如行動,她暑假時跟兒子一同上課,一同學習認識自己。

媽媽也一同認真練習

不過所謂學習,理論和實踐往往是兩回事,不是明白便能做到。「因為過去嘅習慣令個腦已經一早設定左係咁行,即使知道唔應該,我都係會忍唔住鬧咗佢哋先。次次一嬲我就要爆發、我就要鬧。嗰刻停唔到其實都好沮喪,但係後來我明白到靜觀唔係我地呢一刻嬲啦,先至去做,而係透過平日練習,日復日咁改變我地個腦預設嗰條路。」

Practice makes perfect。Queenie開始認真練習,搭車做、等升降機做、瞓覺前做,也跟孩子一起做。然後,不知由哪一刻起,靜觀練習無聲地影響著自身,乃至家中每一個角落。

「其實一切係自己平靜咗落黎開始。我地有邊個生活唔攰?咁攰嘅時候,可以咁樣平靜下其實好舒服。當一個人平靜,另一個人又會平靜,大家平靜時關係融洽啲。心情好啲,就講句說話都無咁苛刻。」

原以為畀阿仔學靜觀,佢平靜就天下太平;又以為靜觀教養(mindful parenting)是學如何教仔,但原來是要學習先令自己平靜,之後才談得上平靜地教仔,再教出一個平靜的孩子。

「回想Theo以前的情況,可能當時去攬下佢、關懷下佢就無事,但可惜我哋嗰時唔識,變咗話佢,咁樣唔單止處理唔到佢嘅情緒,反而會令到佢越來越激烈。」現在的Queenie不單止更懂得觀察自己的身心,對孩子的情緒也更敏銳,能夠理解孩子的行為受到什麼情緒主導。看到埋藏在表面底下的需要,才能真正地回應。

這回到Theo將媽媽的進步看在眼裡,他說:「媽咪之前嬲嘅時候,會入去廁所掉個眼鏡,而家你都無咁做,都進步咗少少。」說畢他望望媽媽,似有點怕媽媽會不悅,但二人早不介意分享自己的經驗,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習跟自己的情緒共處,而他們已走在火山的下坡道,快要遠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協助Queenie兩母子的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今次特意請佢都分享一下喺佢眼中,Queenie和Theo到底經歷左點樣嘅改變!

以前Theo上堂時比較靜和怕羞,不願意回答問題;今年沒則有了去年的羞怯,現在上堂積極主動,有時更會和同學討論。加上今年有了媽媽參與後,他回家也更願意做練習,日子有功,情緒管理的能力也提升了,這全賴母子二人一起練習給予動力。

幸好媽媽明白家長的參與對改變孩子有多重要,也領會到單靠理論空談並無效用,而是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才能改變大腦習慣的迴路。她堅持每天作靜觀練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明顯較以往有大進步,整個人感覺從容自在了。

見證着Theo和媽媽的改變,真的十分感動,也很欣喜。

其實,過往臨床經驗裡,親子一同學習靜觀,效果比小朋友自己上堂持久。希望更多家長和孩子能受惠於靜觀,建立更和諧的家庭。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