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不過是紙上談兵—你們有這樣想過嗎?

正向教養不是紙上談兵

正向教養給我的印象,就是不用責備和懲罰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當自己的小孩沒有「易養型」的氣質,在趕忙的日程和充滿瑣碎家務夾擊之下,面對著每日挑戰父母底線的「麻煩創造者」,能按捺著不怒吼已花了具大的力氣,誰還能夠心平氣和地鼓勵正在「扭計」的小人仔!?

最近,我翻開了一本有關學齡前兒童正向教養的書《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邊看我邊質疑著:難道正向教養只是紙上談兵的心理學概念?

正向教養才不是紙上談兵

之前曾經分享過,小人仔半年前突然「唔要刷牙」。為了減少上學出門前要跟他「搏鬥」的時間,早上不刷牙我也由得他算了,放過他也放過自己。

我有時會想,小人仔的屬性明明白白就是「難養型」加「慢活型」的混合體,結論就是「難搞」,但是今年一月的某一天,事情又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那一天早上起床,他如常例牌「唔要刷牙」,但吃早餐的時候,他突然說:「食完早餐要刷牙。」我心想他只是說說罷了,只附和一下句:「係呀,咁食完就刷啦。」怎料早餐後我幫他穿好衣服,正想換鞋子出門口時,他又說:「要刷牙先返學。」「吓?依家刷牙?」我即時被他殺個措手不及!「要刷牙,要刷牙!」小人仔堅定地說。雖然有機會趕不及搭校巴,但是他要刷牙沒有錯啊!完成後,小人仔自豪地對著我笑,高高興興地出門口上學。

從此,他每天早上都是先吃早餐,再刷牙。因為已預知了有出門前刷牙這個節目,我便能預留足夠時間,不用像第一天似的抱著一件三十磅重的小人仔飛奔去校車站了。

正向教養幫我走進小孩世界的思維

究竟到發生了什麼事情,會令小人仔自動早上要求刷牙,而重點是一定要吃完早餐之後才做呢?

那本正向教養的育兒書正好啟發了我——嘗試用小孩的思維看事情。

小人仔試過在晚上刷牙後想吃鈣糖糖,我曾對他說:「刷完牙後唔食嘢嘞,因為食咗嘢啲牙仔就會污糟囉!」事情重覆幾次之後,他便沒有再要求刷完牙吃鈣糖糖了。

放下成人習以為常的想法,我改用小人仔思維去想:媽媽說刷牙後便不能吃東西,那麼早上起床刷牙後便不能吃早餐,那一定要吃完早餐才可刷牙啦!按照這個思路,整件事情便完全合理了!

世上所有事都可以快,唯有育兒不能快

換了小孩的思考也意味著正向教養快不得。

自從小人仔不肯刷牙,我常常跟他看保護牙齒的繪本,晚上與他一同刷牙時,亦會簡單說一兩句為何要清潔牙齒。但也是幾個月後,小人仔的小腦袋才逐漸明白和接受了刷牙這個概念。原來當小人仔的知識和理解力漸長,很多生活細節,只要我平靜地根據他的「邏輯」和他多談幾次,他便會「自動波」地配合起來。

很多人都說正向教養要持之以恆有耐心,不責備,不長篇大論地說教,我終於體會到時機成熟,孩子便會自然動手做好要做的事情

試想想,我們成人有很多習慣和常識,都是通過幾十年來的學習和經驗所得,一個來到這個世界才兩三年的小孩,又怎能馬上跟得上呢?同時,當我越了解小人仔,我便更相信要堅定和溫和地用時間(或者漫長的等待)去教導他明白和接受各種生活規律,才可令他願意跟我好好合作。

阿德勒的正向教養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作者:Jane Nelsen, Cheryl Erwin, Roslyn Ann Duffy

換個心態好好過日子

雖然我每天仍被小人仔產生的麻煩忙到死去活來,但是學習緩和自己的情緒和明白他並不是有心跟我對著幹,日子可以容易一點過。

教養真是漫長的功課,要用簡單的溝通模式,反覆地跟孩子練習,他們才會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我們才能見到成果。現在,每當我被他氣得情急敗壞時,我便會先停一停,對自己說:「算啦,火星人都要時間去了解同適應地球人嘅生活嘅!」

其實我們身為父母的也要好好練習如何走進幼兒的世界,令親子間有共同的語言和期望。

圖片來源:Pexel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