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師:父母也可以當上孩子的「最佳輔導員」

在家也可以進行遊戲治療

家長們試過催促孩子而不得要領嗎?相信我們都曾經在同樣的路上,大家會罵還是哄?曾經有位家長告訴我,這樣的經歷……

個案分享

當時已是將近黃昏時間,五歲的男孩子正在玩耍。突然,嫲嫲端來一碗熱湯,催促男孩子快快趁熱喝下。當媽媽的明白嫲嫲用心,是想孩子早點喝湯,免得待會餸菜涼了,於是也幫口叫男孩子先暫停手上的玩耍,上餐枱喝湯。

只要家長願意行前一步,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一樣可以當上孩子的輔導員

但叫了兩次,男孩子也未有理會,仍專注在他的玩意上;這回到媽媽開始著急,如熱湯上的螞蟻,一心想快點完成這個「奶奶的任務」!到第三次,媽媽不禁提高聲線,男孩子也終於有反應,但他不是上餐枱喝湯,而是擺出一副不悅的表情,雙手叉起腰,大聲吼了一聲。接著,一股怒氣地用膠墊拼來拼去。

媽媽意識到硬撞硬也沒有好結果,記起之前學過的遊戲技巧,儘管試試無妨。

媽媽:我見到你好嬲喎。
男孩:哼,我好嬲。
媽媽:我聽到你話好嬲。

媽媽一邊忍耐著,留白一會兒,由得他先處理手上的玩意。男孩將膠墊拼成一個盒子,之後將自己收藏在裡面。他將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一併放入去。男孩在盒子裡自己「哼」了幾聲,像是自己發自己脾氣似的。

媽媽由他去,到內裡的牢騷開始靜止了,便說:咦!唔見左仔仔嘅?HelloHello,仔仔你去左邊呀?
男孩:我喺度呀!(從盒的側面伸出頭來)
媽媽:哦,原來你喺度,我以為唔見左你呀,好擔心。
男孩:我將中意嘅公仔都放哂入去呀,你睇!
媽媽:我好想睇呀,但遮著左睇唔到呀。

接著,男孩將頂部的膠墊都拿開了,心窗也打開了,重新打開對話的渠道。

通過遊戲跟孩子接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通過遊戲跟孩子接通。在這個故事裡,男孩子感到受脅迫,影響了情緒和行為,直到感受到媽媽的接納,對話便從新開始了。過程中,遊戲不單是孩子的玩樂,也是兒童的語言,更有「實際效用」,讓他們用自己感到舒服和安全的方法自行調節情緒,達到情緒管理。

其實遊戲治療不只在輔導室進行,在家一樣可以,只要家長願意行前一步,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一樣可以當上孩子的輔導員。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