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師:想跟孩子打成一片,你需要先懂得遊戲對孩子的意義

遊戲對孩子的意義

個案分享:不懂跟孩子玩的爸爸

最近有位爸爸同我講,他難得一天不用加班,打算同四歲嘅孩子玩一陣,誰知自動請纓後,發現同孩子雞同鴨講,唔知佢玩緊乜!

爸爸:「佢一時拎住個機械人公仔周圍飛,又火山又火燭又救人咁。兩分鐘轉一次場景,個故事完全無前文後理,我想跟都跟唔切呀。」

我:「咁之後呢?」
爸爸:「我都嘗試玩左一陣之後,佢不停話『唔係咁呀』,之後好快佢就唔同我玩了。」
我:「小朋友話『唔係咁呀』嘅時候,爸爸係點同佢玩?」
爸爸:「我好俾心機架,教佢機械人公仔可以點樣整勁一點。」
我:「爸爸認為小朋友想將機械人公仔整勁一點嗎?」
爸爸思考了一會「唔……又唔係,係我想整而已。」
我:「如此一來,似乎係爸爸玩,唔係小朋友玩喎。」
爸爸:「咁佢拎住隻公仔飛來飛去又有咩意義呢?」

我:「如果你嘅小朋友係咁樣玩,真係要替你開心,因為佢喺玩嘅過程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識得用『玩』去滿足佢嘅心靈需要。心理學家佛洛依德都講過,遊戲係小朋友減低焦慮嘅本能反應,意思即係話遊戲其實可以調節小朋友嘅情緒。」

爸爸仍然一臉疑惑。

也許是當大人太久了,沒想到投入跟孩子玩遊戲,明白他們的小宇宙也不容易。

我:「小朋友每一個遊戲都係滿足緊佢當時嘅需要,就以剛才嘅例子為例,小朋友用機械人公仔模擬一個個驚險嘅情景,當中有拯救者同被拯救者,可能就係小朋友當時嘅心理狀態——佢渴望去『拯救』人,又或者佢最近生活上遇到挫折,有渴望『被拯救』嘅需要。所以,公仔飛來飛去係有意義架。」

怎樣遊戲才能跟孩子打成一片?

有時我地都希望可以投入小朋友嘅遊戲,增進親子關係之餘可以明白佢地嘅需要,但到底點先可以做到呢,卻令唔少父母煩惱?

遊戲治療學者 Virginia Axline講過最重要嘅條件係「讓小朋友主導」,即係係遊戲時間入面,家長是演員,小朋友先至係大導演。只要符合安全的大原則,遊戲時間內小朋友主導、設計、指揮;家長投入角色,享受其中,做一位「好玩」的陪伴者。同時,由小朋友自由策劃和掌控,在這個例子,小朋友說機械人公仔去救人,你便跟隨他去救人好了,小朋友根本唔需要一個更勁嘅機械人,家長還是暫時收起意見吧。

過程中,如果能夠同小朋友處於同一水平線嘅高度,仲可以令小朋友感受到你對佢嘅世界有興趣。日子有功,即使是每天短短的15分鐘由小朋友主導嘅自由遊戲時間,家長已經可以見到果效。小朋友會慢慢願意與你分享生活事情和感覺,而你也可以更容易透過遊玩嘅過程觀察到他們當下的處境和心聲。

資料來源

  • Virginia M. Axline. (1974). Play Therapy. New York:Ballantinebooks.
  • David Elkind. (2007). The Power of Play. USA:Perseus Books Group.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