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學家:以靜觀教養陪伴孩子,與情緒同在,減少焦慮

以靜觀陪伴孩子接納情緒

這位四歲女童來到我的活動室,我便感覺到她有很多的焦慮不安。

個案分享:焦慮不安的孩子

表面上她凡事逞強,要贏,要自己話事,倒過來是父母必須聽她的指令,例如控制父母用什麼顏色筆去畫畫,要求按她喜歡的次序回答問題等等。透過「控制」,她得到一些掌控感,減低了她的不安。

不過,在遊戲的過程中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敗或困難,她都很容易氣餒沮喪,面對她的哭鬧情緒,她的父母會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像是叫她如看看這裏看看那裏,但卻刻意逃避她的情緒。這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有短暫的果效,但是小朋友卻沒有機會面對自己的情緒,接納它,學習和情緒共處。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玩轉腦朋友》,其中一段演活了「與情緒同在」(being with emotions)的精髓。

當主角韋利的童年幻想角色Ping Pong因為火箭被掉到堆填區而傷心欲絕,旁邊的阿樂忙著做鬼臉逗他開心,或是說一些正面積極的說話,但是Ping Pong依然垂頭喪氣。這時阿愁卻坐到他的身邊,講出他內心的感受:「你好唔開心因為火箭是你和韋利珍貴的回憶」,這就是靜觀(mindfulness) 中的「與情緒同在」。情緒來到就陪着它,不需要刻意地去改變任何事情,這是一份陪伴和連繫。Ping Pong 慢慢感覺到好一些,他抱著阿愁哭了,但哭出來的都是糖果。負面情緒無需害怕逃避,因為眼淚也能夠轉化成為糖果。

當孩子的情緒來到,我們就陪着他和它,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麼,正是這份陪伴和連繫,讓我們能接納各種情緒,跟它們共存。

同理,透過靜觀,父母處理孩子的行為時,先不要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和急於處理問題,反而可以陪伴著他們一同靜下來,專注於當下,覺察及接納自己的狀態和孩子的情緒行為。當冷靜過後,心靈便有空間去了解他們所需,從而擁有更多的能量和愛與孩子相處。

學習與情緒同在

在我們的靜觀小組,女童的父母也嘗試在她情緒差的時候陪着她,「我知道你現在覺得……我而家喺度陪住你,不如一齊坐一陣,吸氣、呼氣」。無論是什麼情緒,辛苦、疲倦、忟憎、憤怒和驚,都陪着她一起經歷面對。雖然孩子的情緒依然有起起伏伏,但是她多了機會學習與情緒同在。

後來,媽媽分享女孩新學年去到新學校時,顯得非常緊張。在家中也不能定下來,不安得在家中跑圈,晚上也難以入睡,於是她嘗試同女兒一齊做呼吸練習,「我知道你依家好不安,我地一齊試下陪住呢種不安的感覺。吸氣,一二三四五,呼氣,一二三四五」,起初是困難的,但後來女兒都可以慢慢安靜下來。媽媽亦沒有否定女兒剛才不停跑圈的不安,只想她明白她有不安的狀態,同時亦可以有另一個狀態:安靜地面對不安或恐懼。

透過靜觀,父母與子女一同覺察自己身體的狀態以及當下的負面情緒,並包容接納而不是逃避,當靜下來時,往往會看到新的出路和解決方法,正是靜觀中的「迎向困難 懷抱情緒」(Turning towards difficult; Embracing the emotions)。

兒童也可學習靜觀

有人會認為孩子難以學會靜觀,但其實兒童透過畫畫,可以將遇到壓力時自己身體不適的地方畫出來,然後分享,讓他們增加對身體的覺察,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並在情緒剛剛開始波動時練習呼吸。後來,媽媽發現女童對自己的情緒狀態多了一分覺察,不停好快跑圈時她留意到自己有些不妥,自己會說,「我要做靜觀練習」,這就是她與情緒相處的第一步。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