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訓練認證導師:男孩不願吃飯,如偵探般查出背後原因

「兒子吃飯慢,而且吃很少。」一位一年級新生的媽媽郭太(化名)在第一節的父母效能訓練(P.E.T.)課上寫下她的育兒煩惱。

她說:「餐餐都是吃超過一個鐘,他真是連半碗也吃不下。其實自小他就是不想吃東西,我已經想盡了辦法,醫生也檢查過,卻說他身體沒問題。」

「當他不吃飯時,你通常會如何做?」我問。

「我有試過打他、罵他,話他,罰他……我也不想的,我真的很累……特別見到他那麼瘦弱!」 她一臉苦惱。

「他的反應是?」

「哭啊……我再罵,他就哭得更大聲;有時囉唆他,他就一言不發。我已經苦無方法了!」

▌生氣的底下

我問: 「那麼你一看見他這樣子時,你有甚麼感受?」
她說: 「生氣、憤怒。」

「生氣是第二層的情緒,它底下通常潛藏著更多情緒,你可否嘗試找一找?」我著她在感受詞彙表上找,她最後選了「擔心、焦慮、無助、害怕。」

小朋友唔食飯

原來在兒子還小的時候,她獨自帶著瘦弱沒胃口的他去醫院作各式各樣的檢查。「我很害怕再經歷那種往醫院跑的奔波,想起都怕。」 我感到她內心充滿焦慮,當恐懼滿瀉,就會搖身一變為「憤怒」,而我們也習慣把怒氣指向孩子。

P.E.T. 創辦人Thomas Gordon 博士說過:「孩子不是不乖,只是有一個未滿足的需求。」

所以在第一節,我要先協助郭太找出兒子吃飯慢的背後,藏著個什麼「未滿足的需求」?

同學們已偷步熱心地猜度是否菜餚不合胃口,或者剛升上小學有壓力,甚至是功課輔導班讓他太累等等。

(從這些表面證供看,普遍來說如果媽媽學懂第一、二節的要旨,能夠靜下心來探索和令孩子打開心扉,很快就能找到問題根源。可是我猜錯了。)

▌開始不打不罵,仍猜不透孩子想什麼

第二節,郭太表示她有一點進步,過去一星期都能夠先忍住怒火,不馬上責罵。

到第四節,她更分享自己的轉變還得到孩子認可:「阿仔還說媽媽你最近好像不罵我了。」不過,兒子吃飯還是吃很慢很慢……「我問他是否不好吃,是否太累不想吃,他也不置可否。」

雖然孩子還未願意打開心扉,郭太還未了解到孩子的需要是什麼,不過她在課堂上的笑容多了。

同學們又猜想,郭太是否可以試試運用這一節新學習的技巧——「調整環境」——即不讓兒子參加功課輔導班,早點回家,可能會沒那麼累,胃口會好一點。因為大家的預設是孩子的情緒影響食慾,孩子可能有玩樂的需要。

可是到第六節,郭太說兒子原來很喜歡上學,也很喜歡去輔導班,所以不希望暫停。

再一次,又走到了死胡同。我期望她能夠在第五、六節把問題解決的想法落空了。

▌借助角色扮演,深入探索孩子的需要

我們唯有把希望放在六、七節。

Thomas Gordon 說:「孩子一直持續進行某一個行為、不願意改變,一定是為了滿足一個很重要的需求。」

郭太的兒子似乎仍然未能告訴媽媽他的需求,可能是不懂表達,也可能是自小在權威的教養下長大,習慣了等媽媽給解決方法。

這兩節我教導「第三法」──即取代傳統以「輸──贏」的權威方式來解決親子衝突、一個「無輸家」的雙贏方法。家長需要展現出平等的態度,邀請孩子與自己相互聆聽,理解彼此的需要,並一起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可是根據課堂上的觀察, 我發覺郭太和她兒子都不太善於表達感受,擔心她未能成功應用第三法,所以我拿出一些「感受」和「需要」卡進行角色扮演,輔導她回家後如何跟兒子開啓對話。

首先我請她羅列出她的需求。在希望兒子一小時內吃完一碗飯背後,除了「健康」外,還包括「安心」、「休息」和「陪伴」等需求。兒子早吃完飯,她也可以休息和多點時間陪伴他。

然後,我要她扮演她兒子,回想每次吃晚飯時,看見媽媽時的感受,並抽幾張適合的感受卡出來。她抽了「緊張」、「擔心」、「害怕」,然後她眼淚止不住流下來:「他心裡一定很害怕,很有壓力……」我說:「你到時候就這樣一步一步告訴他,你對他感受的理解,然後引導他,讓他自行抽一張需要卡,分享他慢慢吃飯背後的需要。」

▌走進兒子的內心世界

終於在上第八節,即最後一節前的一天,在群組收到她以下短訊:

「我試用了第三法,跟兒子談了半小時,兩晚吃飯都能夠在一小時內吃完,還有時間一起玩和聊天。他有很多想法也是我第一次聽到!」

這一節她剪了新髪型,整個人容光煥發似的。

我們都急不待想知兒子抽了甚麼卡。

原來是── 「幸福」。

「兒子說他很喜歡一家三口,跟媽媽爸爸一起吃飯的幸福感覺。」

全班都被觸動,大家眼圈都紅了……

原來一直以來爸爸都是七時多回家,媽媽顧慮孩子要早起,就讓孩子六時先食飯,然後洗澡說故事就睡覺。

孩子為了得到一家三口能夠一起吃飯的幸福感,於是就採取「拖延」的方法,希望拖到爸爸回來才吃。但媽媽從來不知道,只認為他不乖、不配合,因此令孩子更不敢說。面對打罵說教,他只有用哭或沉默去保護自己。

謎底揭開後,解決方法就容易得多,就是調整吃飯的規律。

郭太也坦承跟兒子分享,如果等爸爸一起吃,恐怕他會太餓,又會太夜睡覺。但聰明的人兒被聆聽後,馬上為媽媽想好辦法,他說:「媽媽我放學回家後,你可以先給我一些小吃,你去煮飯,我去玩玩具,然後爸爸回來一起吃飯,再洗澡說故事,聽完我就馬上睡覺。」

我大大舒了一口氣,為她感到開心和驕傲,在最後一課,她竟然幫助了自己,找到了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法。

這個案讓同學們再一次學懂如何「聆聽」,孩子的需要就是如斯簡單,只是我們大人不懂「聽」。

Thomas Gordon 的老師、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 曾說過: 「我們以為自己聆聽了對方,但我們很少給予真切的理解和同理。然而真正的聆聽,是讓孩子改變的最大力量。」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