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跟你分享|學習大學問(2)有效學習

上一篇我們探討了常見學習方法的誤區,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學習得更高效呢?

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的心理學教授Henry L. Roediger III和Mark A. McDaniel在他們的著作《Make it Stick》中介紹了若干有效的學習策略,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其中幾個關鍵技巧:

方法一:檢索練習(Retrieval Practice)

檢索練習即是從記憶中提取知識,這方法的有兩大益處:首先,它能讓我們知道自己已明確掌握的內容,以及尚未掌握的內容,以便於調整學習重點;其次,回想過的知識會再次強化大腦中的記憶痕跡,加深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有效的學習方法

這種練習隨時隨地都能進行。比如,學習英語單詞時可以用抽認卡,或者在閱讀完一段文字後給自己出幾道小問題進行自測,這些方法往往比單純反覆閱讀更有效。

而你可能意想不到的是,測考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檢索練習」。提到考試,我們都有一種偏見,覺得這只會增加學生的壓力,是對能力的不恰當衡量。不過,這兩位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將測考視作「從記憶中提取知識的練習」,而不是評估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那麼考試其實可以成為一種極佳的學習手段。

有效的學習方法

研究人員曾做過一項實驗:八年級的學生學過的內容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會出現在小測驗中,而另一部分只安排學生反覆閱讀三遍。結果顯示,在一個月後的大考中,有關小測驗範圍的題目,學生的平均成績達到「A-」;而對僅靠閱讀複習過的內容,平均成績僅為「C+」。

這項實驗揭示了檢索練習的價值。與一味閱讀相比,測考迫使學生從記憶中尋找資訊,這種主動回憶的方式能加強記憶,而且提取過程愈費力,記憶效果愈顯著。

方法二:間隔練習(Spaced Practice)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考試有助於加強記憶,但剛學完馬上測驗並不足夠。

研究發現,集中學習的學生在首次測驗兩天後再測試時,往往已經忘掉第一次考試時一半的內容,因為這些記憶僅停留在短期記憶中。要讓知識進入長期記憶,需要多次間隔的練習和測試才能鞏固。

間隔練習利用「忘記」和「再學習」的過程,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很多人以為不斷重複練習就能熟練掌握知識,但研究發現,間隔練習才能實現更持久的記憶效果。

分享一個例子,研究人員曾讓38名外科實習醫生參加顯微手術培訓,半數人集中一天完成四節課程,而另一半每隔一周學習一節。結果顯示,間隔學習的一組在一個月後的測試中表現明顯優於集中學習組,並且誤操作率更低。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集中練習僅產生短期記憶,而間隔學習有助於大腦鞏固所學。

「忘記」是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因為當學習與練習兩者間相隔一定時間,你必然會開始遺忘部分內容,而正因為忘記了,你會付出「腦力」去回憶學習過的概念,這樣就能強化大腦的神經連接,讓學習成效更明顯,記憶更鞏固。

所以下次見到孩子溫習時又忘記了哪個生詞、哪個數式,請先別生氣。我們可以視那為一個鍛鍊的機會,讓他的腦袋可以激活起來~!

方法三:交錯練習(Interleaved practice)

重複練習在數學學習中十分普遍,比如,學生今天學習計算三角形面積,便要重複練習十幾道類似題目。然而,重複練習的效果原來未必比隨機混合題目更好。

2007年的一項研究,兩組大學生先學會了如何計算4種少見的幾何體的體積(楔體、橢球體、錐球體及半錐體),之後研究人員讓他們解練習題。第一組學生的題目按照類型區分(先解四道計算楔體體積的題,再解四道計算橢球體體積的題,如此類推);第二組學生的練習題基本上一樣,但題目的類型是交錯安排的,被打亂的。

在這個練習中,第一組學生的平均正確率為89%,遠比第二組學生的60%為多。不過,在一周後的最終測驗中,第一組學生的平均正確率大跌到只有20%,反而第二組的學生的平均正確率則有63%。

研究結果顯示,將練習題目隨機混合進行的學生,儘管練習時正確率較低,但在一周後的測驗中表現仍能維持。表面上,交錯練習會降低學習的流暢性,可能造成短暫的混淆,但從掌握知識和長期記憶上看,交錯練習遠比集中重複練習有效。

重溫今天的三種有效學習策略

  1. 檢索練習(Retrieval Practice)
  2. 間隔練習(Spaced Practice)
  3. 交錯練習(Interleaved practice)

資料來源

Brown, P., & Roediger, Henry L. ; Mcdaniel, Mark A. (2014). 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

插圖來源:illustAC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