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傷中復原(二):借助他人的力量,扶起自己

父母感到孤獨

很多人說為人父母則強,為了孩子,很多事我們也一一扛下來了。但其實,就像我們照顧孩子一樣,只得一個人的時候,通常很吃力;要重新站得起來,一個人的力量很多時並不足夠……

上一篇我們談到,創傷會給我們的世界添一層灰,又用了Facebook COO Sandberg的故事去講解怎樣能突破創傷的「掩眼法」,並從中復原。

我們今天來看復原的第二步:其他人如何帶給我們復原的力量?

▌我們需要求助的勇氣

也許是情緒太濃烈、也許是不懂如何敍述、也許是怕麻煩了別人,在創傷或壞事發生後,我們有時會「自我隔離」,切斷與外界的接觸;也有些人認為自己的事自己面對才是成人的擔當,又或者覺得「家醜不出外傳」,羞於求助。

事實上,人類天生就有與人連結的需要,尤其是在如此脆弱的時刻,我們渴望被聆聽、被理解。請記住,向他人求助並不代表軟弱——我們只不過偶爾需要借助別人的力量,去幫自己重新站起來;反過來看,求助是勇氣的表現。Sandberg也是從和他人的連結中獲得療癒,一步一步走出陰霾。

「勇於求助」,難道不是我們想教會孩子的一課嗎?

▌建議5:談論悲傷

心理學中有一個用語叫做「MUM effect」,但千萬別看成是「媽媽效應」。它——「緘默效應」——是指人們總是避免談論悲傷的話題。

例如,在重病親友面前,我們不願意談起他的病情;面對一個口吃的人,我們假裝注意不到這一點,但其實對方也能感受到我們的小心翼翼,很難放開舒懷地談論傷痛。

Sandberg失去摯親,她身邊的親友也一樣不敢提起,生怕說錯話,也怕會撩動到她的情緒。

然而,Sandberg喪夫的現實,並不會因為別人不提起而不存在。

身處困境中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清楚自己的處境。一位癌症患者說,當她被診斷出淋巴瘤後,最讓她難過的不是化療時的痛苦,而是「孤獨感」和「分離感」。她說:「許多要好的親友都消失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該跟我說什麼。」

如果沒有他人的理解,處於悲傷中的人就會封閉自己,本可以安慰彼此的朋友間產生了隔閡。

▌打破MUM effect

要打破這種局面,需要雙方都懷有同理心,願意坦誠地交流。要是我們能夠鼓起勇氣的問,對方也不怕我們不舒服而坦白,那麼人和人才能真正的連結。有研究表明,對所經歷的悲劇事件敞開心扉,有助於提升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

Sandberg也是從和他人的連結中獲得療癒,一步一步走出陰霾。她得到了Grant的支持和鼓勵,對他人的問候不再只回答「很好」,而開始直接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很不好,我需要幫助。」她還鼓起勇氣向朋友傾訴,指出朋友的緘默會讓她誤以為他們不關心她。

當然,這並不是叫大家隨便的把自己的傷痛公諸於世,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不幸,而且也不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在何時、在何地、對什麼人表達情感。

▌建議6:尋找他人支持

在一項心理研究中,當受試者執行一些需要專注的任務時,會時不時響起令人不悅的巨大雜訊。許多人變得心煩意亂,以至於放棄任務。

研究人員給其中一些受試者提供了逃離的機會——如果雜訊變得讓人心煩,受試者可以按下一個按鈕,以停止雜訊。果然,按鈕讓受試者變得更平靜,出的錯少了,憤怒程度也降低了。這種結果並不令人驚訝。但事實是,沒有一個受試者真的按下了按鈕。雜訊的消失並不是令受試者發生變化的真正原因,知道自己掌握著令雜訊消失的按鈕才是真正原因。按鈕的存在,讓受試者有了掌控感,也提高了他們忍受壓力的能力。

每個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説明和支持,身邊值得依賴的親人、朋友、社區和組織就像壓力實驗的中「按鈕」一樣,只要知道有一個避風港在身邊,可隨時提供協助,便能夠讓痛苦中的人得到安慰,更快地從創傷中復原。

最後一集,我們會談如何在創傷中成長與重生

參考資料

  •  Sandberg, S., & Grant, A. M. (2019). Option B: 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inding joy. London: WH Allen.

插圖來源:illustAC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