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高與低,跟父母教養有何關係?

孩子為何自尊低

每個人內心彷彿都有一把自我批評的聲音,它會在自己有過失或不足時,跑出來斥責你、貶低你。

「我又搞錯了…」「我係咪表現得麻麻地?」「我咁做,大家一定會討厭我…」

這把聲音到底從哪裡來?美國臨床心理學家Dr. Matthew Mckay認為,在孩童時期所聽到的父母懲罰批評,會一直跟著孩子長大,最後成為了他自我批評之聲,影響到其自尊高低。

Dr. Mckay指父母普遍會根據自己心中善惡好壞的標準來教育孩子,當孩子行為得當,就會贏得父母的擁抱和讚揚;孩子行為錯誤,孩子就會挨批受罰。他將父母這些懲罰行稱為「禁止姿態」(forbidding gestures),而孩子會否發展出自我批評,關鍵就在於父母的禁止姿態是相對溫和,還是很強烈。前者使孩子成年後仍能保持高自尊,不會太常斥責自己;後者很大機會讓孩子成年後習慣向自己開火,並因此感到痛苦和自卑。

父母想認識和檢視自己的「禁止姿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問問自己以下五個問題:

一、你習慣將孩子的品味、個人需求、安全感等與「對錯」掛鉤嗎?

某些家長喜歡家裡清清靜靜,他們會對吵鬧的孩子說「你真的很吵很曳」;有些家庭則會將「考低分」看成是一種罪惡;也有些父母見到孩子打扮得時髦出格一點,便說他「學壞了」。

這些判斷其實跟孩子年齡、性格或文化有關,也涉及父母或孩子自己的品味、喜好,亦可能只是孩子暫時還未有能力控制某些行為。如果我們的回應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喜好、感受或需要是「錯」的(morally wrong),是做錯事,這些一點一滴累積下來,容易形成孩子自我肯定的問題。

二、父母有多混淆孩子的行為和其本質?

拿《年少日記》作例子,戲中哥哥有傑在學校說錯了Glass of water做Cup of water,父親糾正他後,加了一句「垃圾」,這樣的評價日積月累,有傑真的慢慢認同了父親的評價,在天台大叫「有傑,你呢個垃圾!」

當父母把行為和本質混為一談,孩子也會無法區分自己的行為與本質,不僅會指責自己的行為,還會攻擊自己整個人的價值——「我很沒用」、「我總是那麼笨」,容易因為某件事做得不夠好而全盤否定自己。

三、「禁止姿態」的頻率有多頻繁?

孩子每天聽到幾次批評?每周呢?每月呢?家長傳遞負面資訊的頻率對孩子早期形成自我價值有很大影響。

孩子不會因為挨一兩次批評就認為自己不行,但如果「懶」、「笨」、「自私」這樣的話語,被父母成天掛在嘴邊,重複多次後就會被孩子當成真理。孩子會把這些批評內化到心裡,認為自己就跟父母說的一樣——懶、笨和自私。

四、「禁止姿態」有多一致?

每個家庭都會有些行為規範和準則,例如是某些說話與行為可以接受,某些則不可以。

如果父母的反應常常前後不一致——有時會因為孩子的某一行為大發雷霆,有時卻又對同一行為置若罔聞。這種隨意的抨擊會讓孩子不知所措,並產生莫名的負罪感。他們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但由於缺乏明確的準則,因此無從知曉問題出在哪裡。

最終他們會得出結論:「問題不在於我做了什麼,而在於我本身,真正有問題的是我。」他們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並且對自己能夠正確行事喪失信心。

五、父母有多常將「禁止姿態」與自己的怒火或威脅綑綁在一起?

說到這裡,我們得說明,這一切並不是指父母完全不可以批評孩子,孩子也不一定像我們所想的脆弱。

但我們要留意的是,批評孩子時,我們會不會在給予評價的同時展示出憤怒,或威脅要收回對孩子的愛?若有的話,那批評的威力就會巨大無比,很可能會超出孩子能承受的範圍了。

憤怒和威脅會給予孩子一個訊息:「你很壞,所以我不理你了。」失去父母的愛往往是孩子最恐懼的事。那些失控的語言和厭惡的神情,會在孩子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記,以至於孩子在成年以後,這些印記仍會以別的面貌再現,繼續打擊自己。

當然,我們相信沒有父母是為了打擊孩子自尊而說這些話或生氣,但從了解各種教養行為的影響,我們可以更加明白自己可以如何正確傳遞我們的愛。

參考資料

McKay, M., & Fanning, P. (2016). Self-Esteem: A Proven Program of Cognitive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Improving, and Maintaining Your Self-Esteem. Oakland: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插圖來源:illustAC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