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你知道「父母倦怠」嗎(上)|累極了,也是一種症狀

父母壓力_website

疫情與停課之下,你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並且為了照顧孩子而絞盡腦汁,是不是很累了?你可能會答:「哪有不累的父母?」但假如你累到經常控制不住對小朋友發脾氣,其實可能已患上了「父母倦怠」(parental burnout)。

什麼是父母倦怠?

父母倦怠是什麼呢?其實與職業過勞很相似,症狀包括情緒疲憊、自我感喪失和自我實現感下降,是長期暴露於情緒低落的環境導致的結果。

不過兩者仍然有不同,畢竟打工可以辭職,但做父母無得話唔做就唔做。正因為這種不可以抽身的絕望感,以及不能好好照顧孩子的愧疚感,令父母倦怠嘅後果比起職業過勞更嚴重,患者更容易生出自殺及逃避的念頭。

疫情加速倦怠

墨爾本大學多位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所有參與者的精神困擾程度在疫情期間較高,其中學齡兒童父母的困擾程度特別高。研究人員估計,同時是主要照顧者的上班族家長所受的困擾,是非主要照顧者的上班族家長4倍。

無論是哪一種家長也好,心理學教授Isabelle Roskam指出,父母之所以會倦怠,是因為壓力太多與資源太少,是兩者失衡的結果。

事實上,這些狀況在疫情之前已經存在,只是疫情進一步加劇了這些不平衡,促使更多人出現父母倦怠。

倦怠三階段

同樣是心理學教授的Moïra Mikolajczak表示,父母倦怠是有階段性:

1️⃣第一階段中,父母會感到極度疲勞,例如幼童的父母傾向是身體上的筋疲力盡;青少年的父母通常因為與孩子的矛盾衝突,而產生情绪上的疲憊。

2️⃣第二階段,倦怠的父母就會傾向遠離孩子,想行開下,忘記咗呢個世界,保存自己的體力或精神。

3️⃣緊隨的第三階段,是父母開始失去育兒的成就感,出現類似這樣的想法:「我愛我嘅仔囡,但我真係頂唔順佢哋,我唔想再做父母啦!」

父母倦怠的後果

除了上面提到父母會生出自殺及逃避的念頭之外,倦怠可能會令父母忍不住對孩子做出暴力行為,甚至乎父母倦怠程度愈高,他們脅迫及懲罰孩子的機率更高。

這些行為不單對孩子有害,對父母也會有影響,使他們陷入惡性循環。因為事情過後,父母會感到愧疚,然後會反思自己,結果卻在第二天變得更加疲憊和敏感,反倒加劇了負面行為。

聽落很可怕,那不想陷入惡性循環又應該怎樣做?做父母又應如何改善、管理,甚至避免父母倦怠?我哋下集再講~

資料來源:

Abramson, A. (n.d.). The impact of Parental Burnout. Monitor on Psychology. Retrieved January 27, 2022.

Exit mobile version